顏國盛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農貿市場的交易量逐漸增大,但是與此同時,由于我國農村農貿市場的相關人員配備不齊,素質較低,管理相對來說較差,沒有相對完善的體制。當前,農村農貿市場在我國市場中所占比重不可小覷,因此,必須加強農貿市場的日常管理,做好管理工作,監督工作和完善工作,將自身主體責任落到實處,建立優良機制,不斷促進農村農貿市場的發展。本文將分析農村農貿市場中存在的監管意識問題,并對此提出相應對策,從而促進我國現代經濟不斷發展進步。
關鍵詞:農村農貿市場;監管意識問題;對策;探究分析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70%的農副產品都是由農村農貿市場的交易來實現的,農貿市場的交易是滿足老百姓日常生產和生活的必要場所,為其生產生活提供必要食品來源。自從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行調整改革后,我國農貿市場的相關食品安全全權交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因此,對于基層管理部門來說,農貿市場監管意識是一個嚴峻問題,對監管部門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考驗。
1 目前我國農村農貿市場監管意識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農貿市場的交易量也越來越大,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各方面經濟成本的不斷升高,很多經營者為了保持產品的外觀、保質期、口感等,違規使用染色劑、催熟劑、膨大劑、保鮮劑等,給人民的生產生活甚至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接下來,我們將針對農村農貿市場的監管意識方面,提出以下幾點問題。
1.1 經營者的素質有待提高
對于目前的農村農貿市場來說,很多經營者屬于素質較低,缺乏食品安全意識的農村人,有的經營戶一味追求極端個人利益,言行不一,不講誠信、短斤少兩、摻雜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有的生產者和經營戶對于很多食品添加劑,農藥的使用量認識不足,為了賣相好看,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農藥,違規銷售有毒有害產品,甚至認識不到自己已經進入到違法和犯罪的行列。有的經營戶為節約成本,不使用專門工具銷售食品,露天擺放,缺少必要的防蠅、防塵、防蟲設施,計量器具和食品包裝也不符合衛生要求。
1.2 部分經營主體重收費輕管理
近年來,我國農貿市場實行“管辦分離”后,一些農村農貿市場被個人承包,一些農貿市場或直接由開發商興建運營,市場開辦主體重收費輕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淡化入場經營者資格審查,從而增加了農村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的監管難度。由于農村農貿市場的基層監管部門是近幾年來開始實行的,因此,農貿市場的場內經營者與開辦者之間的責任歸屬不明確,相關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和責任落實不到位,基層管理人員也不能定期的進行檢查和報告,嚴重影響農村農貿市場的發展和規范。
1.3 少數監管部門相互推諉各自為政
在我國《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銷售者需提供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物憑證,合格證明文件。這一規定就要求當地各部門之間加強協作關系,但是由于我國農村農貿市場所涉及職能部門多、范圍較廣,少數監管部門相互推諉各自為政,因此各部門之間協調能力不強,導致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無法落實工作,致使監管流于形式。
1.4 有的部門重視不夠監管不到位
目前,我國農村農貿市場交易多,范圍廣,并且隨著近幾年來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而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因為相關技術設備落后,只能通過食品安全定性快速檢測。由于檢測成本較高,有的基層監管部門重視程度不夠,為節約成本,往往不會引進先進設備,對于很多農貿產品不能進行及時有效檢查,從而造成了監測工作上的困難。如目前很多農貿市場的農產品食品安全檢測仍然以目測為主。而實際上在食品、食用農產品中還有很多有毒有害的成份,在目前的農貿市場檢測室中無法檢測,要實現全面快速檢測,仍有較大的差距。
2 針對目前我國農村農貿市場監管意識問題的相應對策
2.1 加強對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的宣傳教育
目前,我國農村農貿市場所涉及范圍較廣,交易量大,產品眾多,很多經營者對食品安全法律了解較少,其安全意識相對較低,因此相關基層部門應該針對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進行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可以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制作宣傳欄,舉辦一些聽證會、食品安全動員會等等,來開展警示教育和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使每一個經營者和消費者都能夠了解相關法律和知識,從而加強他們遵守和落實食品安全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效提高農村農貿市場的食品安全意識,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2.2 落實農貿市場經營主體的相關職責
對于我國農村農貿市場來說,貿易流動性大,而且相關交易對比其他國家來說較為復雜。因此,對于農貿市場的管理來說,必須進行分層管理,層層落實,基層管理部門要抓起對市場開辦者相關責任的落實,使農貿市場的開辦者首先能夠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學習相關法律知識,除此之外,基層管理部門也要協助市場開辦者制定相關管理機制,嚴格市場內的相關交易,對于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產品的責任人員,必須進行嚴厲懲罰,按照“誰舉辦,誰經營,誰負責”原則,落實好經營者以及市場開辦者的相關職責。
2.3 加強農貿市場監管體制的建立
對于我國很多地區來說,其農貿市場管理模式各有不同,這就要求當地監管部門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農貿市場,制定更加簡單實用的市場監管制度。一是建立職能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由各級政府食安辦牽頭組織食品藥品監管、農業、畜牧水產獸醫、衛生執法等相關成員單位,開展農村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強化齊抓共管力度。二是建立嚴格考核機制。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單位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對考核不合格的監管部門及相關單位實行一票否決。
2.4 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能力
由于目前我國農村農貿市場所涉及的農副產品種類多,因此,在對其進行質量檢查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眼手等表面方式,必須對其進行抽樣檢查,加強監管力度。一是要提高思想認識。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上升到各級政府一把手工程,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檢測設備,提高檢測效率。二是要加大打擊力度。一旦檢測到違規產品,就必須嚴厲懲罰,按照市場內的相關規定和管理制度進行處置工作,如果已經超過法律范圍,就必須移至公安部門進行處理。三是要建立市場準入制度。要加強市場內經營者的自我檢查性,使他們自覺將每一個產品的樣品送至當地檢查機構進行質量檢查,獲取檢測合格證明,減少“三無”產品入市。對于一些風險較低的農民經營的自產自銷的農貿產品,就可以建立產地及來源登記制度,要求他們提供戶口本和身份證復印件,聯系方式等,從而簡化監管程序,還能夠在發現問題時及時聯系到相關經營者,兩全其美。
3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農貿市場在我國市場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地位不可小覷。因此,在未來發展農貿市場的過程中,基層監管部門要主動作為,不斷發現和總結在農村農貿市場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研究對策加以解決,從而維護好我國農村農貿市場經營,給老百姓營造一個良好的農貿市場消費環境,為我國經濟的發展鋪好道路,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昭曦,于會,李鳳林.淺談我國農村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及對策分析[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6,(11):10-11.
[2]徐寶領,崔新儀.大型農貿市場農藥殘留監管問題與對策[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3):85-86.
[3]蔣逸民.我國城市農貿市場監管問題與對策建議[J].決策咨詢,2012,(4):89-92.
[4]王艷民.當前農村集貿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科技風,2015,(14):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