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璇 馬驍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服務性質較強,它的經營并不以獲利為最終目的。由于這一特性,行政事業單位更要做到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文章首先分析了正確認識事業單位中財務信息公開的重要作用;其次,針對財務信息的透明化,提出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并在此基礎上給出建議,希望能夠對提高事業單位中財務公開制度的建立提供幫助。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公開制度 重要作用 具體措施 實際建議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將財務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基于我國的社會發展實際,這一制度要求是國家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經營狀況實行有效監督的重要手段之一。事業單位的日常經營中存在著較大的獲利空間,如果不加以約束,將會成為腐敗現象的溫床。
(一)成立專門的公開監督小組
對于企業內部而言,成立專門的公開監督小組可以說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對財務信息公開程度的監督,也是加大企業內部資金運營管理力度的體現,可以通過責任分配到個人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
(二)制定統一的信息公開標準
與此同時,統一的信息公開標準將會是企業下一步財務公開制度實行所依據的重要資料。有了這樣一個統一的標準,能夠進一步約束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透明度,有效避免信息虛報的情況,并且能夠使得各家事業單位的信息報表趨于統一,更加方便管理。
(三)利用多樣化的網絡信息分享平臺
當今,現代科技高度發達我們要學會利用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網絡作為一個多樣化的信息分享平臺,能夠使得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事業單位可以將定期財務信息放置到專門的網頁上,以供社會大眾查閱。
(四)定期召開內部職工的交流大會
管理人員由于其工作特性,無法做到對企業內部各個階層員工工作狀態完全了解,他們所獲取的信息就來源于定期召開的內部職工交流大會。這類會議的召開,能夠促進事業單位員工之間互相交流,從而實現財務信息的透明化。
(五)實現事業單位經營狀況面向社會大眾
為了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資金使用狀況得到有效監督和管理,就必須嚴格實行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將單位的經營狀況披露給社會大眾,以國家部門和社會群眾兩個方面共同監督,加強社會群眾對該企業的了解程度。
(一)定期舉行宣傳和演講活動
定期舉行的宣傳和演講活動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行政事業單位員工的觀念,引導他們認識到財務公開制度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自主參與到財務信息的公開工作中來,從而為公開制度的實行掃清障礙,提供便利。
(二)做好資產的盤點和款項的清算
要想做到財務信息的透明化,就必須首先對本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概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單位資產的盤點和款項的清算,以此來保證所獲取的信息真實可靠,為信息報表的準確度提供保障。
(三)制定完善的信息搜集和公開制度
一個科學完善的制度是工作開展之前的重要前提和主要保障,事業單位的財務公開也不例外。為了保證信息收集過程的可靠性,必須事先制定統一的標準,梳理整個信息獲取流程,做到每一條信息有據可考,在確保其真實度之后再進行編制和公開。
(四)發揮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對于事業單位財務公開制度的施行,必須充分發揮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來,發揮自主監督和管理的只能,從公司的各個階層出發,全面實現財務公開制度落實到位。
(五)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
各部門之間必須能夠通力合作,在明確自身的職能之后,首先保證本身工作的質量不受影響,并在此基礎上,與其他部門之間互相幫助,為財務工作人員開展信息公開提供方便。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公開制度的實行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了能夠使得舉措落實到位,必須站在基層員工的角度考慮,確保整個信息收集流程的可靠性,同時優化部門結構,合理分配職能之后,促使各部門之間通力合作,才能在企業內部的財務公開制度實行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王秀英.以內部控制建設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風險防范水平方式探析[J].財政監督,2013,(09):42- 44.
[2]羅貴鴻.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N].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05):95-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