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鵬
摘 要:林木種苗工作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做好這項工作能夠大大提高林木成活率,提高森林覆蓋率,從而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林業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林木種苗工作的重要意義,全面做好林木培育工作,研究先進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構建種苗質量評價體系,加強林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從而促進林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發展措施和建議,希望對相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林木種苗;林業可持續發展;重要性;措施
森林生態系統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有極高的生態效益。推動林業建設良好穩定發展,是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有效性策略,所以要擴大植被覆蓋率,以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就加強林業建設做了一系列努力,這些工作的完成必須借助優質樹苗,這就要求我們立足林木種苗工作,加強各項工作措施,這對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1.保持較高的林業生態效益
最重要的是,森林能夠保持水土,而通過林木種苗的種植,可以使植被覆蓋率不斷提升,從而增加林木的密度。森林在涵養水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林木種苗發達的根系,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有降低污染,尤其是森林在能夠提高空氣質量,能夠間接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同時森林是防止土地沙漠化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導致的各種各樣自然災害的強有力保障,例如沙塵暴和泥石流。就我國的目前的現狀而言,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態建設意識和環保意識相對淡薄。因此,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迫在眉睫,而環境的保護必須立足林業發展。
2.為國民經濟增長提供強有力的動力
要發展和建設林業,我們必須要有穩定的林木種苗來源。而林木種苗的種植是林業產業的一個主要經濟來源,同時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林木種苗的培育篩選工作需要強有力的科學技術為后盾,在樹苗培育的過程中,是我們發展這些新的科學技術的大好時機。憑借這種關系,我們可以加強對木材和林木產品的研究,借助林業發展其他行業,加強林業與其他行業的合作關系,力求林業發展的立體化。在我國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林木種苗的培育篩選工作迫在眉睫,據此,要求各地在林木種苗培育和篩選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各種影響樹苗成長的不同因素實施不同標準的林木種苗選擇。在培育期間,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及早發現各種危險苗頭,確保林木種苗的健康生長。通過林木種苗的培育,使得我們在進行生態建設的過程中又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增長,從而有效對林業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可以作為一種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3.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戰略的實施
在當今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地提高,人們已經不再為吃飽穿暖而發愁,與此同時,人民對精神層面的要求提高了,這其中就有關于健康的需求,關于良好生活工作環境的需求??梢哉f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是滿足人們關于精神方面的追求的主要內容,也是必要途徑。林業給我們帶來較高經濟利益與生態利益的同時,也是文化成果的重要體現,它為人們更好地接觸大自然創造了一個平臺,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難看出,黨和國家把植樹造林工程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就是要靠林業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提高我國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借以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構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做好林木種苗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1.全面做好林木培育工作
在林業工作人員對林木種苗的培育過程中,要關注世界各國關于林業科技工作的最新技術動向,對一些好的,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當予以學習,對一些優良林木品種應當予以引進。在發展林業和進行樹苗培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大科研的經費投入,加強對林業種苗的創新與研究,踏踏實實做好林木培育工作。在區域性林業進行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因地制宜,不同的區域則要根據實際情況,如地形、地質、土壤、地表含水量和適宜種植的植被類型等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戰略。育種工作應該由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實驗,在推廣一項新技術之前應該反復實驗,只有確定該技術成熟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推廣。
2.研究先進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擁有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我們的生產力就會大幅提升,我們要想在林業生產領域取得突破就必須不斷進行技術的革新,在原來所建立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進行林業種苗技術創新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為了提高林業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我們就應該將其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從改善林木種苗做起。首先要注意技術和方法的培養,既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但同時也應該意識到,任何的創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要腳踏實地從現在抓起。創新還需要持之以恒的決心與屢敗屢戰的精神,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改革并完善相應的管理舉措和技術措施,保證創新的各個環節都能順利。
3.構建苗木培育和質量評價體系
對林業育苗技術進行強化管理,其目的就是要確保良好的苗木質量,所以在苗木培育方面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針對那些尚處于生長過程中的幼苗,在各方面的養護管理上都應該做到細致入微,比如病蟲害防治工作等等,一旦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及時解決,切實保障苗木質量。另外,還應該建立科學的苗木質量檢測評價體系,注重對苗木生長狀況進行技術監督,通過一系列指標的考察,真正確保苗木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健康茁壯生長。
4.加強林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林業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林木種苗培育的質量,因此應該注意提升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增強他們的專業素養。同時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可以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從而掌握在林木種苗培育中容易發生的錯誤,增加工作人員對不同種類的種苗的了解,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將種苗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三、結語
總之,林業與人類的利益息息相關,能夠給我們帶來人類不可或缺的生態效益,也能給我們帶來適當的經濟效益。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林業從業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切實做好林木種苗的培育管理工作,應該注意新技術的引進和優良種苗的引進,在追求生態效益的同時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最終實現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豪 . 淺析林木種苗與林業可持續發展[J].綜合論述,2016(35):280- 281.
[2]吳賢江 . 林木種苗與林業可持續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5):284.
[3]賀玉蓮 . 探究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J].中國林業產業,2017(02):98.
[4]安春穎 . 林業可持續發展中林木種苗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7(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