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山林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必須立足于對當前山林經濟發展的歷程進行研究,通過注重對地方經濟發展來源以及農民增收渠道和國家政策導向進一步的探究,立足于山林資源的充分應用,從而打造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獨特性。
關鍵詞:資源;山林經濟;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國家逐步開始重視改變當前農村貧困的主要問題,在山區經濟發展方面注入了更多的心血,希望通過不斷地努力與探索使山區林業經濟得到有效的發展。目前,山林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主要在調整和優化林業結構方面做出了較大的改變,致力于提升林業建設質量和水平從而保證林業發展方式得到有效的轉變,山林經濟在我國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獲得了較為優越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部分的問題,我們通過本文立足于山林資源的角度,對山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研究。
一、山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山林經濟發展認識存在嚴重不足,其發展較不平衡。目前,由于地區之間的差別對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認識嚴重不足,更不能夠掌握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核心優勢,也不能夠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導致對林業經濟發展只注重眼前利益,使得林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較大的阻礙,在不同的區域之間產業發展存在嚴重的不足。
2.林業發展投入嚴重不足,林業發展的基礎較為薄弱,整個園區的規模小,而且林業發展與其他經濟層次相比較低,林業承載能力不足。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常常通過建基地和原材料生產的方式,以林業經濟發展獲得較大的利潤。然而,由于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品牌意識不足,出現的品牌更是雜亂無章,因此不能夠樹立良好的作用,導致林業經濟發展投入不足,取得效果較差。
3.林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充分利用科技帶來的優勢,其推廣知識體系并不健全。當前,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技術推廣過程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因此很多林業經濟問題并不能夠得到實際的解決。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園主常常是外出打工或者返鄉的人員,其整體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當前林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技術存在嚴重不足,更不能夠與時俱進依靠當前科技的發展及時推動林業經濟的進步。
二、實現山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建議
1.圍繞經濟發展的目標,打造產業獨特性。當前,山林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常常以山林發展的綠色作為主要的內容,我們通過對山林資源的不斷開發與培育,從而生產出越來越滿足于市場需求的生態產品,保證生態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目前,根據我國山林經濟發展的主要情況,必須要找出山林經濟發展的主要特色林果,從而注重拓展山林的旅游產業,保證山林在發展過程中種養產業的有效性,加強對山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研究,通過科學分類指導,從而使山林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到綜合開發,實現山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及時更新現代林業經濟經營理念,逐步構建完善的林業經濟體系。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重對農產品加工體系的研究,從而使林業經濟促進工業的發展以工業經濟促進林業經濟的進步,林業經濟以工業經濟融合為一體,只有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才能夠扶持龍頭企業快速發展。通過引進新的方法與技術,保證林業經濟得到進一步的加工,加強林業經濟產業鏈條的發展,保證林業產品的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注重對中間服務組織體系的有效構建,當前林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之前必須通過相關組織協調,強化林業橋梁紐帶,注重產品貿易服務,保證林業自立和監管等各項職能的實現,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使林業經濟具備獨特的功能,保證政府有效解決林業經濟問題,使得林業產品及時地進入市場,林業經濟發展的問題在林業經濟監管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保證林業經濟和各大企業以及各大公司進行有效的合作,實現資金籌措的目標。
3.注重對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構建。當前,在農產品發展的過程中,農產品較為零散,而關于農產品交易市場的建設并不完善,因此,我們必須要注重對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構建,積極號召各類營銷主體參與到農產品營銷的過程中來,加強對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等現代物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夠鼓勵城市和農村社區逐步建立屬于自己的直銷門店,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倡導各大超市通過進農村進行選購的方式來選取適合自己營銷的農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產品在發展過程中的綠色通道得到有效的拓展,保證農產品的流通有效性,實現農產品的快速發展,并鼓勵樹立自己的品牌積極拓展市場,加強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拉動山林經濟的快速發展。
4.注重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運用,科技帶來的生產力從而創建產學研為一體的科技示范園區,只有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才能夠推動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其標準化和生態化,并積極注重對新產品的運用,加強技術的研究提高農產品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保證山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注重對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的完善,從而規范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夠得到農產品綠色有機等各項農產品的認證,實現農產品質量的全程監督,保證農產品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綠色天然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山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政府必須要認真規劃智能惠農等各項政策,加強對我國山林經濟的財政支持。同時,我國要注重對現代園區的規范化建設,加快其功能的組合,推進園區發展中的規模經營實現綠色標準,并且要注重對特色品牌的逐步建設,推動生態產品特色的打造,加強對山林經濟制度的建立強化,山林經濟發展政策的落實,激發農民創業熱情從而推動山林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山林經濟的拓展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聶學祥. 山林經濟 商洛綠色發展的重要路徑[N]. 商洛日報,2017-07-04(005).
[2]記者 劉銳萍 艾蓓. 山林經濟發展示范市創建工作進展順利[N]. 安康日報,2016-11-04(001).
[3]付穎.安康山林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3):216.
[4]李建華,張旭.立足獨特富硒山林資源 拓展綠色生態產業鏈[J].茶業通報,2015,37(01):18-21.
[5]中共鎮坪縣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羅武俠. 發展山林經濟 富裕鎮坪人民[N]. 安康日報,2015-01-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