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敏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中小學教研室 四川巴中 636600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的課程目標是讓小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梢钥闯觯囵B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對小學生發展語文素養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對小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不能將對學生的閱讀訓練局限于教材課文的范圍之內,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增加課外閱讀量來培養閱讀能力,獲取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轉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 閱讀課程開展范圍有待擴大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賴于閱讀的廣泛性,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很少拓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無法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量的增加。
2、對培養閱讀能力的認識存在偏差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對閱讀能力的發展存在疑慮,他們認為拓展課外閱讀會占用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時間,會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很少開展閱讀活動,導致學生的閱讀質量得不到明顯的提升。
1、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通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中所學語文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小學生來說,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是以認識和閱讀文字為基礎的,教師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閱讀材料的文字、詞語等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并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含義,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發展學生的理解力,就是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能夠學會更多的語句表達形式,體會到語文的真正價值,所以說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教學機會,引導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文章中的詞匯和語句,總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要表達的意思,或者開展討論式教學,給予小學生自由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這樣才能完成語文學習的目標,幫助學生正確表達看法,鍛煉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通過閱讀,學生能夠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陶冶情操,并且不斷擴展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學生認知水平提高了,就會相應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1、激發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充分說明,興趣可以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調動起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產生了閱讀動機。從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身心特點來說,小學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都較差,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應當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他們能夠較長時間地參與閱讀活動。閱讀興趣一旦被激發,學生就會樹立自主閱讀的意識,從而自發自覺的培養自身的閱讀能力。
一方面,教師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相對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有趣的故事引入知識的講解,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語文閱讀相關的視頻、音頻,充分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力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其主動探究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在“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的學習中,讓學生自主選擇扮演的角色,從中體會守信用的重要性。
2、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略讀。精讀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略讀即先看序言、提要、編輯大意和目錄,以了解全文的性質、內容和規模,再閱讀全文章節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瀏覽全文,綜述大意。教師應當為學生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對學生學習具有指導意義的讀物。在學生進行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文章中的優美語句、格言記錄下來,同時學會做讀書筆記,摘抄好的詞匯和語句等豐富自身的語言,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通過掌握讀物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從中學習表達思想的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方法,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拓展學生的基礎知識層面,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
3、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可以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一方面,教師可以增加書籍和讀物的數量,并與其他班級互換讀物,實現閱讀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教師應當為學生的建立美好的情感交流氛圍,比如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成果給予充分的表揚和肯定。另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輕松的閱讀,讓學生輕松地進行閱讀活動,盡情享受閱讀的美,在沒有嚴格要求和重壓的環境下閱讀,進而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對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閱讀方法,為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