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王冉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信息管理學院
大數據時代為社會進步帶來了更多的信息管理技術,并為信息系統實踐教學提供了創新的思路,為進一步提高大數據時代信息系統課程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保證。而且信息系統作為時代的產物,其發展空間巨大,且受到了不同行業的重視,對學生提出了更多的實踐要求。所以,有必要針對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的專業化實踐教學展開深入的研究,并對教學環節進行完善,培養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提出優化策略,以增強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的競爭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有關的內容,并以此為契機加快信息系統的實踐教學創新,并提高信息系統管理的與時俱進發展能力。事實上,由于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一門融合性的學科,其就業率不高。主要原因在實踐教學環節比較薄弱,學生對實踐教學課程的理解和學習較少,造成其專業性雖然強,但學生能夠操作應用能力卻不高,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導致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優勢不突出,且自身的優勢不明顯。本次研究側重于實踐課程的發展,以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課程的進步,為該專業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參與社會競爭的機會,使得學生可以進一步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保持著良好的競爭意識,成為社會競爭中的佼佼者。
圖1 各類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投資情況
由表1可知,各類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投資情況如下,其中一類大學占比10%,二類大學占比8%,三類大學占比5%,專科占比3%。由此可見,各類院校該專業的實踐教學投資比例通常較低,且實際投資到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設備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的實踐教學資金用于組織管理中,導致該專業課程設置比較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降低了該專業學生的就業水平。所以,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不完善,必然造成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嚴重制約了該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發展,影響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和滿意度。
表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設備教學能力
由表2可知,當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師中能夠應用信息技術設備熟練教學情況如下,其中50歲以上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設備教學占比2%,40以上-50歲占比25%,30以上-40歲占比45%,20以上-30歲占比18%。青年、中年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設備教學情況較好,絕大多數時候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展開必要的實踐教學。以此來豐富該專業課程教學思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但由表2可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授課過程中的理論教學比重均在55%以上,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持續增加,50歲以上的教師理論教學占比98%,幾乎沒有結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學實際,展開實踐教學,這對于學生來講是比較不利的,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知識貫穿學習的能力不足。且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脫節,在實踐中學生很少能夠自主操作完成學習任務,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
圖3 2015年-2017年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產學研投入比例
由圖3可知,2015年-2017年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產學研投入情況如下,其中該專業招收學生投資比例2%、4%、10%,教學投資比例分別10%、15%、25%,教學研究投資比例分別為15%、20%、35%。由以上數據可知,該專業產學研投資比例均低于其他專業45%的水平。尤其是教學投資比例均值在17%的水平,必然使得該專業學生能夠獲得實踐操作設備不足,制約學生素質的提升。且教學研究投資比例不足,資金支持缺口較大,該專業教師的教學研究積極性不高,必然使得該專業實踐教學發展緩慢。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需要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充分調動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讓該專業教師能夠在大數據背景環境下,進一步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努力構建實踐教學模式,提高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實踐可操作性,并開發相應的課程,更好的服務廣大同學,進一步增強該專業學生的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保持學生良好的實踐學習習慣。因此,在逐漸完善實踐環節的基礎上,教師的教學水平獲得了持續穩定的發展,必然使得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獲得了優化,以此豐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能力,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如定期對教師進行實踐培訓和考核,并采用實踐教學比賽、競賽等形式,激發教師的競爭活力,培養教師的競爭意識,使得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師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斷突破自我,并發展個性化的專業實踐教學,突出教學的個性化特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實踐操作能力。完善實踐教學環節,應當從教師入手,全面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思想認知,并通過實踐教學塑造教師良好的形象,突出教師的重要教學地位。
應用大數據工具不斷完善實踐與理論相互結合的教學環節,既可以奠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可以有效的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實踐效果,進而全面的增強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環節的實踐指導效果,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對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應用大數據工具可以進一步完善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步驟,進一步提高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師的理論參與指導實踐能力,實踐驗證理論的能力的發展。奠定該專業教師參與教學研究,推動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的綜合發展,以便于學生更好的發揮其實踐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并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踐操作習慣。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應當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并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融合該專業的多種知識內容,讓更多專業知識能夠融入教學實踐中,并發揮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學實踐的作用。不同課程的教師各自完善其實踐教學內容,并構建實踐教學自主研發體系,提高該專業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使得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獲得全面系統的實踐教學發展,保證學生能夠處于綜合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實踐效果突出的教學服務體系,滿足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并在大數據背景下,全面塑造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的競爭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開展需要進一步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并融合信息技術有關設備的操作實踐基礎課程內容,奠定該課程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注意培養該專業教師的產學研一體化學習能力,并增強教師的深入教學實踐,自我教育和實踐研究教學結構和能力的發展,進一步提高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擴大其就業面。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的相關內容,針對當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發展中的實踐教學環節、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不足以及產學研脫軌教學等具體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專業實踐效果不強,實踐環節發展欠缺,教學實踐缺失,使得該專業學生的掌握的專業技能比較淡薄,且不能滿足學生就業發展的需要。所以需要針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并保證學生的專業技能獲得穩定的發展。該專業雖然作為一名綜合性的課程,但發展速度緩慢,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較多,缺乏實踐。因此,有必要針對該專業學生的弱勢加以深入的研究,克服教學中的壓力,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保證學生可以更好更快的結合理論掌握實踐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