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慶菊



摘要 目的:探討七氟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異丙酚麻醉,觀察組給予七氟醚麻醉,比較兩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的變化及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誘導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誘導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七氟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成效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并發癥少、恢復快、死亡率低、創傷面積小等優點,能有效避免損傷膽管,廣泛應用于膽囊手術治療。手術時采用正確的麻醉方式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達到良好的麻醉效果[1]。本研究將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80例,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均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5~ 67歲,平均(43.28±9.67)歲。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26~ 68歲,平均(45.17±8.63)歲;排除患有腎、肝、肺、心、腦疾病患者。兩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術前必須禁止飲食,術前0.5h肌內注射阿托品0.5mg,安定10mg;建立靜脈通道后,實時監測生命體征指標,如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等。另外吸氧、吸痰2min,氧流量6L/min;術中靜脈注射維庫溴銨0.075mg/kg;手術完成后,停止使用麻醉劑。對照組給予異丙酚麻醉,即采用舒芬太尼0.25μg/kg進行麻醉誘導,靜脈注射異丙酚2mg/kg,患者入睡后靜脈注射維庫溴銨0.15mg/kg,插管實施機械通氣,術中持續注射異丙酚4~6mg/(kg·h)、舒芬太尼0.4μg/(kg·h),以維持麻醉。觀察組給予七氟醚麻醉,即及時調整罐內七氟醚的濃度,達8%后進行麻醉誘導,患者入睡后靜脈注射維庫溴銨0.15mg/kg,在此基礎上進行插管機械通氣;同時術中持續吸入3%的七氟醚,氧流量l~2L/min。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在插管前后舒張壓、收縮壓、心率、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誘導時間及不良反應等情況。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的變化:觀察組插管時、氣腹建立前與建立后、拔管時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變化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誘導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誘導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七氟醚是一種新型麻醉藥物,具有不良反應低、見效快、安全可靠的優點,在臨床麻醉輔助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異丙酚在臨床麻醉中的應用較廣泛,是一種靜脈全麻醉藥物,其具有蘇醒時間短、誘導麻醉起效快、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藥性平穩、持續時間短等特點,對舒張壓、心率和收縮壓的影響不明顯[2]。手術操作時,科學、有效的麻醉方式能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減輕患者痛苦,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以選擇的麻醉方式較多[3]。因此,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必須選用不良反應低、持續時間短、見效快的麻醉藥物,以免影響生理機能。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采用七氟醚進行麻醉,其麻醉效果優于異丙酚。本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觀點。本研究中,采用七氟醚進行麻醉的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及心率變化均優于對照組,且拔管時間、蘇醒時間、誘導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也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七氟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麻醉效果顯著,安全性高,有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維持生命體征的平穩,減小對人體循環系統的影響,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銳.七氟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麻醉成效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7):115 -116. [2]梅菊香,周泉華,尹永勝,等七氟醚或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36):131-132. [3]王志,于冬梅.七氟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麻醉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3,32(8):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