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可鳳


摘要 目的:探討臨床中闌尾炎手術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11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優質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及下床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 關鍵詞 普外科;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大多數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其飲食習慣以及作息時間也極其不規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急性闌尾炎的發病率。有相關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急性闌尾炎的患者人數一直居于各種急腹癥的首位。此種疾病的病情變化非常的迅速,臨床上表現為持續性并伴有加劇性的右下腹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由于此種疾病屬于危機病癥,因此,大多數患者人院后經過詳細檢查后都要盡快地選擇手術治療[1]。而在治療中,給予患者優質的護理服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還能通過優質護理,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本次研究中,選取了116例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對其中的58例給予了優質護理后,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11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8例和觀察組58例,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經過觸診、血液檢驗及超聲檢查確診為闌尾炎,其中急性單純性闌尾炎60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8例,闌尾周圍膿腫18例。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了研究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男30例,女28例;年齡14~60歲,平均(32.54±6.98)歲。觀察組男29例,女29例;年齡16~ 58歲,平均(33.26±6.7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的工作流程進行護理工作。手術前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手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以及各項生命體征。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給予優質護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①術前指導方面: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講解一些關于急性闌尾炎病癥的基礎知識。包括此種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案、手術注意事項等,講解給患者聽,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護理人員要盡可能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告知患者此種手術的成功率,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一方面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另一方面消除患者內心對手術結果的擔心。②手術前準備方面:護理人員要做好手術室的消毒和隔離、三區和三通道的標志要醒目,準備好手術中需要用到的醫療器械以及藥品,根據患者的診斷結果做好對應的術前準備工作。如果發現患者南于病灶感染而出現休克,應及時報告主治醫生并對其進行給氧抗休克治療。所有患者在手術前,都要插入鼻胃管,通過鼻胃管將患者腸道的內容物吸出[2]。③手術中的細節護理方面:南于患者在手術中需要輸入大量的藥物,導致其容易出現低溫體征,所以護理人員應將手術室的溫度調節在24~26℃,有需要的話,還可以給患者提供恒溫水毯,以此保證患者的體溫保持在正常的范圍內。另外,為了提高治療效果,使患者盡早康復,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輸入液以及清洗液的溫度加熱到37℃左右再進行輸入。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④術后護理方面:患者在手術之后身體處在極度虛弱的狀態,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護理,比如護理人員囑咐患者術后當天不可以進食、進水,待麻醉清醒且輸完液,首先在病床上做些伸展下肢的活動,可以促進患者下肢的血液流動,根據患者情況,指導患者適當下床運動,能促進患者的腸胃蠕動[3],以利于胃腸功能盡早恢復,等排氣就可以進食一些清淡的流質類食物,一般第3~4天(或者排便)就可以食用一些軟食,隨后慢慢就可以食用一些清淡的飯食。護理人員還要叮囑患者多注意保暖,避免著涼,以防咳嗽加重傷口疼痛,有引流管的患者,咳嗽會加大引流管滑脫的可能。當患者清醒后,最好半躺在床上,這樣有利于引流,更能夠減低腹部張力,讓患者感到更加舒適。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如有血性引流液或者引流液較多,應及時報告醫生。根據引流液減少情況,酌情盡早拔除患者的引流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護理人員一定要密切地觀察患者傷口的愈合情況,如果發現傷口感染,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⑤并發癥的護理:護理人員還應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傷口換藥要嚴格手衛生和無菌操作,囑咐患者保持切口處皮膚的干燥和清潔。密切觀察引流管的流通情況以及引流液的顏色、性質以及量的多少。很多患者在術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與患者之間互動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果發現患者疼痛極為嚴重,護理人員應遵照醫囑給患者注射鎮痛劑。 觀察指標:手術后4周,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給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發放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等級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對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統計。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手術恢復情況比較:觀察組的住院時間、腸道功能改善時間以及下床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中有1例發生并發癥,對照組中有4例發生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1.72%)低于對照組(6.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55%)優于對照組(8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胃腸道急癥,其也屬于外科急腹癥,南于此種發病大多都比較突然,所以臨床上一經確診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治療。目前,臨床上治療此種疾病最快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手術治療。雖然說,闌尾炎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手術,但是如果沒有對患者給予合理的護理,也會導致患者發生一些相應的并發癥,甚至會引發患者發生一些傷口感染的情況[4]。因此,在治療急性闌尾炎患者時,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需要對其給予優質護理,在術前,給予患者正確的術前指導,緩解患者術前緊張的心理狀態,術中給予細節方面的護理,使患者能夠與醫療人員積極地配合,并給予術后方面的細節護理,以此來提高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選取了11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對其中的5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另外的58例(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住院時間、腸道功能改善時間以及下床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生并發癥的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張麗靜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55%)優于對照組(8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喬艷玲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6]。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應用在普外科急性闌尾炎手術的護理中,能夠有效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還能在此基礎上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建議將此種護理方法更多地應用在臨床上。
參考文獻
[1]李九燕.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的手術護理措施[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27):3686-3687
[2]王艷平.普外科臨床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0):80.
[3]周萍.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探卡斤[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79.
[4]蘇曉明.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7):272-273.
[5]張麗靜.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7):284.
[6]喬艷玲.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