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七
摘 要:一個班級的行動力如何和執行力強弱取決于班級的凝聚力,班級凝聚力影響著班級的班風、學風。在民主建制的班級如何有效的提高班級的凝聚力,促進學生全面提升以及班干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影響班級凝聚力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民主管理班級的班主任應從哪些方面進行考量,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大專生;班級凝聚力;建設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世界教育、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不斷深化,高校和社會也在不斷的融合,大學生的思想逐漸多元化,加之獨生子女個性化比較強,中國高校的教育體制以及培養模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這些都在不斷沖擊著班級凝聚力,大專班級凝聚力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班級凝聚力的含義:凝聚力又名群體凝聚力,群體凝聚力是指群體對成員的吸引力和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它含有“向心力”和“內部團結”的雙重含義。凝聚力強的群體,其成員的“歸屬感”強,群體內部人際關系融洽、和諧,從而群體能顯示出旺盛的活力。凝聚力是班級的粘結劑,是學生精神之源。
一、離心力的來源
環境大方面因素,高校多樣化的辦學方式,愈來愈社會化和網絡化的后勤服務,使得大學生比較松散。另外,學生自身方面因素,有學分制的影響,戀愛的偏向,興趣取向等。
1.環境因素。學校管理方式社會環境、社會文化觀念等都會影響班級的凝聚力?,F在的社會環境實用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多講究互通有無、互惠互利,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好惡以及個人利益得失處理問題,而且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影響。大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也越來越多的受多元化的社會文化觀念的影響,使得他們更個性化。學校的學分制推行,學生擇取一門課的時間和教室地點有了很大的自由,使得班集體比較松散,另外,不同興趣的社團也增加了班級的松散度,這些都影響著班級的凝聚力。
2.自身因素。現在上大學的同學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較好,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因為獨生子女家庭背景,往往與同伴交往不全面,在處理與他人與集體關系時,自我意識很強,大都以自我為中心,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考慮自己利益與得失,而對班級和集體考慮很少,比較狹隘和人性。加之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經濟實力迥異,風俗習慣不一,還有的同學是少數民族的同學。還有的學生把自己注意力用到了戀愛上面,往往脫離班級集體活動。這些因素加之在一起往往導致班級散亂。
二、班級凝聚力的重要性
班級是具有身份認同的同輩集合體,是高校學生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基層組織。高校班級既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班級凝聚力則是此載體的基礎,同時班級又是滿足大學生諸多心理要求的最佳場所,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沃土和搖籃。沒有凝聚力,沃土和搖籃也無從談起。另外班級凝聚力也是形成健康班風、校風的基礎。而好的班風和校風則給學生以好的生活環境以及高校的美譽度。
三、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思考
(一)民主建制
如何提高學生對班規的遵從度,增進與學生間的彼此了解,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領導對于群體的影響能否持久,取決于榜樣是否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樹。班干想要自己在制定班規中掌握主導權,使學生信服,必須不斷完善自身。在班規制定的過程中應采用民主的方式,使學生對班規內容的了解,認同感更強。
(二)班級目標
每位同學如同航船,而班級的目標則是燈塔,可以給與同學們指引航行的方向。一個班級必須要有自己的目標,這樣才能更好的凝聚同學們,使班級更有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大小取決于班級目標與其個人目標的符合程度以及是否一致。如果班級目標跟大多數同學們的心里內在目標和自愿目標一致,那么此目標就能產生出強大的凝聚力,極個別的非自愿同學也會跟隨班級的步伐。這樣班級的工作就容易開展,大多數同學都愿意去做工作。大河無水小河干,如果一個班級的目標不明確,不符合實際,不能與大多數同學的內在目標和自愿目標一致的話,那么此項目標就很難在班級里產生凝聚力。
(三)班干隊伍
好的班干是老師好的助手,是班級目標實施的骨干,是老師與全班同學的橋梁,是能左右班級目標達成的一股力量,班級目標是需要班主任、班委、團支部同心協力來完成。班干隊伍的帶頭表率作用也很重要,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同時班干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其穩定性也影響班級的凝聚力。
(四)感情紐帶
輔導員和班主任的感情紐帶也能起到凝結班級凝聚力的作用,好的修養、言談舉止以及循循善誘的教導都會給學生形成好的印象,班主任和輔導員能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給以指引,豐富他們的知識和閱歷,以誠相待,交友交心,這些都會讓學生產生敬佩和崇敬,班級的凝聚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五)獎懲措施
對于班級目標不能與自愿目標形成合力的,可以適當的用一些獎懲手段。正所謂無利不起早,獎勵到位,學生還是很樂意接受并且去做的。在這個過程中適當的讓學生認識自身的優缺點,給以適當的表揚和提醒,讓學生在過程中不斷增加對班級目標的向心力,進而增加班級的凝聚力。
(六)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給同學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讓他們發揮特長展現自我,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在活動中相互交流,活動中大家為了共同目標而奮斗,增加了友愛和互信,這對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當然活動要適合時宜,時間要合理把握,不能造成反感。
班級凝聚力是組織好、引導好、培養好學生的前提和保障,是協調同學們學習、生活的重要抓手,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思想的多元化,教育工作者應該把班級工作的重點聚焦到班級內在凝聚力建設上來,這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和高等教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孫利.善用集體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12).
[2]熊嬌.基于大學生評價的班級凝聚力特征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
[3]陳慶周.提升班集體凝聚力的三點思考[J].高等教育,2011(6):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