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歡歡
摘 要: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環境,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結合與互補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是當前世界上幼兒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要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家庭和幼兒園兩方面必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園互動形成合力。為提升幼兒園教師“家園共育”的觀念,應樹立家園平等合作的理念,形成幼兒教育服務的雙主體;擴充家園共育內容,立足幼兒個性與社會性的同步發展;豐富家園溝通方式,增加個別形式的家園合作;提升家長學校教師參與度,增加家庭教育實踐知識。
關鍵詞:新手型教師;熟手型教師;家園共育
根據已有研究,新手型幼兒園教師指教齡在3年以內的無職稱的新教師,熟手型教師的教齡較長,一般在5年以上,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能運用廣泛的、結構良好的知識和經驗有效地、創造性地解決各種教學問題。
一、新手—熟手型教師對家園關系的認識比較
新手—熟手型教師家園關系認識的均值差異,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師對于家園關系的認識不存在顯著差異。有數據表明,89%的新手型教師和86%的熟手型教師都認為家庭和幼兒園之間應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幼兒教育。因此,在家園關系的總體認識維度上,新手—熟手型教師達成一致,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師對于“家園共育”的部分內容上認識存在差異。新手—熟手型教師在營養保健、生活和衛生習慣、社會適應和抗挫能力、安全教育、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集體的能力,這些家園共育內容上的差異不顯著。
二、新手—熟手型幼兒園教師家園溝通方式
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師對于家園溝通方式的選擇上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圖1是兩類教師在六類溝通方式上的占比人數,從折線圖上顯示,兩類教師均傾向于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來與家長進行溝通,使用家訪和家長接待日的方式的意愿較低。
三、家園關系的認識
1.在家園關系上,兩類教師均認為幼兒園和家庭應成為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應以一方為主體另一方為依附。這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于幼兒園和家庭關系的闡述吻合。說明在國家的文件支持和幼兒園的組織領導下,幼兒園教師已經樹立了合理利用家庭資源,共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觀念,家園共育的概念已經成為各類教師專業理念中的一部分。
2.家園共育的內容。對于家園共育的內容,在幼兒的身體保健、習慣養成、社會性發展、安全教育等方面,兩類教師的觀念具有一致性。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家層面。隨著各類國家指導文件的頒布,對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界定以及教育行為的指導,使得幼兒園教師已經明確了利用家庭資源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認識。二是現實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要求逐漸提高。幼兒園教師也因此更加注意幼兒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
四、新手—熟手型幼兒園教師家園共育觀念的差異分析
新手型教師初入職場,對于實踐知識處于逐漸積累的過程,教學經驗和策略相對熟手型教師較為缺乏,其實踐的目標主要聚焦于滿足大班額幼兒的保教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更為注重集體活動的有效性和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專業知識與技能成長的階段性使得新手型教師尚且無法滿足所有幼兒的個性需要,甚至有個別新教師還未能在家園合力中意識到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欲滿足的重要性。對于熟手型教師來說,熟練地運用家園中的各類資源加強對幼兒個性的培養,使之獲得個性和社會性的平衡發展是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教師加強自身理論素養的發展方向。這兩項家園溝通內容上的差異本質上體現了新手—熟手型幼兒園教師在專業理念和技能上的階段性差異,也展現了兩類教師對于家園共育內容認識上的不同發展方向,為教師加深家園共育內容的認識、明確專業發展的路徑提供了指導。
五、結論
幼兒園教師需要牢固樹立家園共育的基本理念,促進幼兒教育的全面發展。這體現在對家園共育內容的具體把握上。對幼兒的態度和行為,教師需要做到立足幼兒的全面發展,滿足幼兒個性和社會性同步發展的需求。幼兒園教師,尤其是新手型教師,應在日常的家園活動中關注幼兒的差異性,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利用家長資源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促進幼兒個性與社會性的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妹.家園共育促進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余慧珍.佛山幼教“家園共育”狀況調查研究[J].女性和諧發展,2010(2).
[3]黃冠珠.如何提高幼兒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昆山市仁寶幼兒園小學科學[J].教師論壇,2012(4).
[4]幼兒園工作規程[EB/OL].http://www.jyp.cn.2011-10-08.
[5]葉平枝,司秀月.專家型與新手型幼兒園教師日常評價行為的比較[J].學前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