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方
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嚴密的符號體系,獨特的公式結構,形象的圖像語言。相比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對很多學生來說,數學是學習經歷中的噩夢,甚至因此放棄學習;但對另外一些學生來說,數學則是思維的體操,是讓他們的大腦施展拳腳的廣闊平臺。而要學好數學,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挖掘自己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商和潛能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包含看、說、聽以及肢體動作的訓練,讓學生能在情緒上完全投入其中。運用全腦教學方法,能夠創造出秩序井然、妙趣橫生的課堂,因為它創造出了一種模式,能夠讓學習比上課走神更有意思。
所謂全腦教學的提法是相對于傳統的左腦教學而言的。大家都知道人腦分左右腦,左腦是語言、邏輯和數學的運算加工系統,主管邏輯思維;而右腦則主要是音樂、美術、空間知覺的辯證系統,主管形象思維。這也是古人們說的左思右想,左腦思考右腦想象。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中,孩子們的學習是從小學開始,學習的內容是語文和英語的識文斷字、以及數學的邏輯思維。學習手段主要依賴老師在講臺上用語言來傳達。孩子通過老師的語言講解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記憶然后通過做習題和考試的方式來練習以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以抽象思維為主導的,因此負責管理抽象思維的左腦便啟動工作。在大量的上課、補習、作業、習題中左腦得到不斷地訓練和發展。音樂、美術等能夠訓練右腦的課程在學校里只作為副科,一周一兩節而已。即便是這些具有訓練右腦效果的課程,在傳統學校里由于教學方法仍舊使用的是左腦方式,所以并不能達到訓練右腦的目的。
與傳統的課堂管理系統相比,全腦教學法更像一個大型生動的游戲。眾所皆知,在所有游戲中,有受罰也有獎勵……但就好像“大富翁”游戲里的“進監獄”一樣,我們的受罰也很好玩。
如果學生的整個大腦都參與了學習,那么他們的大腦就不會有時間去創造叛逆行為。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無論學校在市中心還是距離油路有好幾英里,都沒有什么差別,成群的難管教的學生和孤立無援的老師之間的游擊戰和每一條戰線上的游擊戰都是相同的。具有破壞性的孩子們打破規則,分散其他同學的注意力,與其他難管教的學生交好,像墻壁一樣不發一言,這些都是為了反抗老師的善意,因為他們大腦需要的活動是教室無法提供的。大腦沒有開關,并且總是在不斷地學習積極或消極的行為。
每天傍晚,我們成千上萬的同事心力憔悴地回家,理想幻滅,垂頭喪氣。我們開始教書是因為我們希望學生成功,可我們卻日復一日地被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孩子打敗。我們心中黑暗而痛苦的真相是:我們沒法教那些不聽講的班級。
我們知道吼叫和謾罵不會起作用。如果憤怒的成年人可以控制學生的行為,那么來自問題家庭的孩子將會是非常有禮貌的,我們想要通過大發脾氣來使學生控制他們的情緒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們知道不斷加重懲罰根本無法改善難管教的孩子的行為,難管教的孩子具有叛逆性,懲罰只能使他們更叛逆。清醒的成年人不會想要懲罰孩子,我們懲罰孩子只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能做什么。的小孩其實很想融入教室環境,這就是為什么他們這么辛苦地持續搗亂,以博取大家的注意。每個學生想要的東西難道不明顯嗎?孩子們就想要歡笑和游戲。
在全腦教學法中,我特別推薦讓學生當老師:學生運用到他們的前額葉皮層,在說話時激活布洛卡區,在聆聽時激活韋尼克氏區,在看到并做出手勢時激活視覺和運動皮層。這一全腦活動將有力地刺激海馬區,從而形成長期記憶。
將班級視人數不同分成6~8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學生構成。合作就是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學習小組內的互動、合作、交流,解決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合作方式可以是學生問學生、學生引導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評價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在這個環節不僅能使學生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實現共贏,同時還能張揚每個學生的個性,實現智力與人格品質的共同發展。通過交流學習,學生將在自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逐一得到解決。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關注需要幫助的學生,適時加入小組學習討論過程,對有需求的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
當小組抽簽得到內容后,由小組長調控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將板演和展示知識進行分解,然后由相應的組員進行講解展示。需要強調的是無論哪個小組展示后,都要提出這樣的問題:本部分的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易錯點是什么?還有問題嗎?這些問題可由生問生答;如果學生沒有指出的知識點,教師給予點撥、引導并明示,以達到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全腦教學是一項源于基層的教育改革運動,被譽為全球發展的教育改革運動,全腦教學就是全面素質教育,全人教育,全程教育,終身教育。所以全腦教學對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貫徹有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