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琳
摘 要:音樂和舞蹈在藝術教育中密不可分。本文筆者以《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標準》為依據,闡述將舞蹈融入小學音樂課堂,通過創設情境、視頻賞析、體驗互動、創編表演等不同策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切實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關鍵詞:新理念;融入舞蹈;提高實效
一、問題的提出及理論依據
《上海市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學校要創造條件開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教學模塊。
當前,我國音樂教學中主要設置了唱歌教學、器樂訓練、音樂欣賞、樂理知識等幾個板塊,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將舞蹈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使音樂通過舞蹈變成了“看”得見的藝術;使舞蹈通過音樂變成了“聽”得見的藝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鑒于此,筆者圍繞《新課程理念下舞蹈進課堂提高教學實效》這一課題開展實踐研究。旨在將舞蹈融入小學音樂課堂,通過創設情境、視頻賞析、體驗互動、創編表演等不同策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切實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二、研究實踐和課例說明
1.創設舞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的情境教學倡導者李吉林老師指出:“教材中的許多情境,是無法直接進入的。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創設,把學生帶入想象的情境中?!比魏谓虒W都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我嘗試運用創設情境的策略,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的欲望,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案例一:
《金孔雀輕輕跳》小學二年級的內容。課前,我收集了有關傣族的圖片資料,編制成《傣家情》的多媒體教學資源。課始,當電視屏上出現綠茵掩映的竹樓、傣族姑娘河邊梳洗的美麗場景時,我穿著漂亮的孔雀裙模仿孔雀隨著音樂邁著輕盈舞步飛進教室;接著,我抓住學生“好奇、好動、善于模仿”的心理特征,啟發學生通過觀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師的舞蹈,模仿孔雀喝水、走路、開屏等動作。當音樂再次響起,同學們紛紛翩翩起舞。本堂課的教學,我為學生們創設了優美生動的情境,使他們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激發了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
2.欣賞舞蹈視頻,提升學生鑒賞能力
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樂,還能夠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中,我嘗試利用播放舞蹈視頻的策略,通過直觀的視覺刺激,激發起學生聽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教學案例二:
《天鵝》是小學四年級的欣賞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欣賞《天鵝》,運用音樂要素感受樂曲的內容與意境,培養學生感受力與想象力,提高鑒賞能力。課一開始,我以一段《垂死的天鵝》的芭蕾舞蹈視頻導入新課。當音樂響起,舞蹈演員通過曼妙的舞姿,展現天鵝在湖面上緩緩游動、舞動翅膀、突然垂死掙扎的凄慘;在拓展環節,我又為學生播放了《四小天鵝》舞蹈視頻,描繪出了小天鵝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質樸動人的旋律還富于田園般的詩意。學生通過兩段視頻的對比欣賞、感官刺激,直觀感受兩首樂曲在情緒、速度和節奏等音樂要素上的不同,這比教師的講述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同時,還誘發學生想象力,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
3.參與舞蹈互動,培養學生情感品德
《上海市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要求“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寬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痹诮虒W中,我注重挖掘音樂教材中的內在思想情感因素,通過表演互動,塑造美的心靈。
教學案例三:
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是小學一年級的補充歌曲。歌曲采用敘事性手法記敘了烏鴉反哺的感人故事。鑒于本課上完育人立意,我啟發學生通過舞蹈表演,在互動中體驗并激發情感。我提問:“小烏鴉叼著蟲,急忙趕回家,他去干什么呀?”學生回答:“喂給生病的媽媽吃”。我又問:“那誰能把急急忙忙和喂的動作表現出來呢?”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有的提出:“小烏鴉飛的時候,翅膀要煽動得快點”;還有的說:“在喂食的時候要慢慢喂,因為媽媽生病了不能吃得很快”。我接著問:“那媽媽看到小烏鴉叼著蟲回來,又是什么反應呢?”“媽媽抱抱小烏鴉?!薄皨寢屪屝貘f自己吃?!蓖瑢W們邊說邊自己設計動作,在舞蹈表演的體驗互動中,情感得到了升華,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種子也潛移默化地在孩子們心中慢慢生根發芽。
4.嘗試舞蹈創編,提高學生創想能力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于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境,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教學案例四: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小學二年級的內容。課前,我開發了《草原風光》的專題學習網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點綴著幾個漂亮的蒙古包;姑娘們穿上漂亮衣服,隨著馬頭琴聲載歌載舞;小伙子們在綠草地上摔交、賽馬、射箭……然后小組討論,用動作來表現草原人民生活情境。學生們通過想象與討論,有的模仿騎馬奔馳的動作,有的表現載歌載舞的場面,還有的再現草原放牧的場景……接著,我又讓他們選擇幾件打擊樂器,根據樂器的不同音色,通過合奏來表現草原人民歡樂幸福的生活情境。當音樂再次響起,學生和著樂器的合奏聲載歌載舞,有的學生模仿動物發出鳴叫,還有的學生模仿牧民放牧、騎馬、摔交等勞動與生活場景……學生們通過嘗試舞蹈創作,開拓了想象思維的空間,提高了想象美、創作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