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杉杉
摘 要:現代教育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的人才,音樂具有陶冶情操、培養學生藝術靈感的功能。小學音樂課程具有普遍性,同時也具有常規性。基于此,本文以小學音樂教學為研究視角,從比擬教學法和體驗式教學法兩個方面闡述如何通過常規訓練構建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
關鍵詞:音樂;課堂常規訓練;課堂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感知音樂藝術,受到音樂藝術的熏染,在“聽”與“唱”的過程中認識音樂最基本的構成元素,并在此基礎之上了解音符、節拍、節奏等基礎知識。基于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實現對小學生的常規音樂訓練成為音樂教育工作者集中關注的問題。所以筆者針對音樂課堂常規訓練的討論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一、比擬教學
在音樂藝術當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節奏和音高,其中音高又是難點所在。小學生處于音樂學習的初始階段,對于音樂基礎知識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對于他們來講音樂是非常困難的,也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單純利用理論講解的方式必定會導致學生不能深入的理解,同時還可能使得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節奏相對來講是比較具體化的。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通過比擬或者類比的方式,使得學生在常規訓練中,對音樂基礎知識產生一定的認知。例如,在講解拍子的時候,很多小學生對拍子的相關知識理解是不夠深入的,經常會產生類似這樣的疑惑“一拍到底有多快?”“二拍和四拍哪一個更快呢?”,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拍子的意義。基于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用廣播體操進行類比,廣播體操是學生在校每天都需要進行的活動,比較熟悉,便于對拍子的理解。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其實拍子就和廣播體操中喊得12345678,22345648……是一樣的,就是為了確保我們的活動是勻速進行的。”之后對拍子的相關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在一首歌曲當中,剛開始不熟悉的時候我們可以慢一些,得到熟悉了之后就可以快一些了。但是不管快還是慢,每一個拍子都應該是勻速的。通過此種類比的教學方式,學生對于拍子的相關知識會產生形象的理解。
再如,在音階的教學當中,我們為了使得音階的相關知識更加形象具體,便于學生的深刻理解,可以用樓梯去進行比擬。對于調性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用樓層去進行比擬。如果在教學當中,學生問道“C大調與F大調之間存在什么樣的差異?”“G大調比F大調要高出來多少?”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是難以解釋的,因為很多理論知識學生是不知道的。這時我們就可以用樓層來做比擬,可以將C/D/E/F/G/A/B這七個調比做是1.2.3.4.5.6.7樓,如果在一個曲子當中存在著七個調值,就相當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從1樓走到7樓,盡管每一個樓層的高度是不一樣的,但是內部的結構卻是相同的,告訴同學們這就是調高之間的區別。在學生對調值相關知識具有了初步認識之后,我們就可以利用鋼琴將七個調彈一遍,使得學生在聽覺上對相關知識進行感知。通過上述兩個教學步驟,學生對于調性的相關知識進行了深刻的理解。
上面就是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如何去有效應用比擬教學法的實際案例,所以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感受,就可以將大千世界中的很多實例搬入音樂課堂,從而使得音樂課堂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進而提高教學的時效性。
二、體驗教學
音樂藝術與美術藝術不同,音樂是一個動態化的藝術形式,而美術、雕塑等都屬于靜態的藝術形式。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這一特質。在組織實施教學的時候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其中,而不能單純的利用傳統的那種對立式的教學方法。這是奧爾夫教學法的核心理念。所以我們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利用體驗式教學法。
所謂體驗式教學法,簡單來講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設計一些滿足學生興趣特點的游戲,使得學生在音樂游戲當中潛移默化的感知音樂藝術、學習音樂知識。例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七個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代表著一個調性。或者也可以將七個學生分為一組進行比賽,這七個學生分別代表一個音符。這個游戲的名稱可以創新一些,如“音符我最快”等,之后我們選擇一個教材當中的一個音樂片段,教師利用鋼琴進行彈奏,學生跟著教師的彈奏演唱歌曲片段,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代表的音符將歌曲中的音符以排隊的方式呈現出來,然后看一看哪一個組別的學生排列的比較快。在實施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音符的知識一定會越來越熟悉,那么我們的難度也可以隨之增大,例如可以在音符排列的同時要求體現出音樂的節奏,體現出四分音符的距離、休止符的空位等。再如,我們在針對一些音樂鑒賞的時候,如《沂蒙山小調》的教學中,我們不需要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先將音樂創作的背景的內容進行講解,而是首先去引導學生反復的聆聽曲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找出音樂的拍子,大膽的去猜想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實現了對學生的常規訓練,同時給予了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在構建高效音樂課堂的同時實現了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常規訓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的傳統的常規訓練方法是不能達到教學目標的,所以我們應該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與音樂藝術的特質,探索構建高效音樂課堂的路徑。
參考文獻
[1]黃艷玲.音樂課堂常規訓練有助于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J].音樂時空,2015(05):158.
[2]于倩,陳旭.淺析“非常規”訓練在視唱備考訓練中的應用——從湖南省音樂聯考談起[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7(0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