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貴
摘要:油氣儲運技術關系著國家油氣資源的利用率,只有不斷提高油氣儲運技術,才能夠使我國豐富的油氣儲量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因此未來我國應進一步重視對油氣儲運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爭取早日跟上國際發展腳步。本文主要探討了化工油氣儲運技術,并對其技術創新進行分析,以期為改善化工石油儲運技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化工油氣儲運;技術;創新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西氣東輸等大項目油氣儲運管道的建設投產,我國的油氣儲運技術也得到了很大進步。如油氣混輸技術、海洋儲運技術、凍土地帶管道敷設技術以及天然氣水合物儲運技術等先進的儲運技術都在不斷革新。在新的時代下,伴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及人們對油氣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多,油氣儲運技術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擁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
1 目前我國化工油氣儲運技術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油氣開采儲運主要依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國有企業,我國油氣發展歷史較短,開采儲運技術雖有所發展,但是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較仍然在技術管理、高科技運用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通過近幾年頻繁發生的油氣事故,可以總結目前我國油氣儲運設備暴露出的問題。
1.1 海洋儲運
一是海洋油氣的開發需要涉及到很多高新技術,除必要的油氣開發技術之外,還需要運用到一系列配套技術和相應設備,如水下自動化技術及其處理設備等,而這些技術對專業性的要求很高,同時容錯率很低,任何一點差錯都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油氣開發工程;二是海洋油氣的開發涉及到了油氣儲運設施,但深水地區油氣儲運設施的建造難度較大、投入較大,而目前我國的相關技術尚不成熟;三是由于深水區海底的地貌十分復雜,具體的地質情況難以掌握,因此對設計與施工要求非常高,就我國現階段的技術而言仍舊無法有效解決其中難題;四是海底長距離油氣儲運需建設長距離輸送管道,而這也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需要運用到高難度技術,而我國尚未有能力解決。
1.2 油氣儲運管道腐蝕嚴重
長距離油氣運輸管道一般為埋地管道,像西氣東輸等工程管道跨越我國東西部幾千公里的距離,要面對管道外部不同地質環境,同時還要面對管內油氣對內壁的腐蝕。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均容易讓管道出現腐蝕開裂,管道壁變薄等問題。除去客觀因素之外,管道焊接工藝以及管道防腐涂層也決定著管道抗腐蝕能力的強弱。
1.3 凍土地帶管道敷設技術
由于我國疆域遼闊,因此在敷設長距離油氣儲運管道的過程中,經常需要經過一些多年凍土地帶,這給敷設技術上帶來了很大挑戰。我國由于油田開發較晚,所以在相關技術上也較發達國家有所落后。在油氣儲運管道的實際敷設過程中,面對凍融、融沉等問題,都需要攻克技術上的難關。現階段我國在凍土地帶管道敷設中主要是采用常溫輸送管道的方法,而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凍融問題。雖然相關施工工藝和技術已經較以往有了很大進步,但在具體敷設施工中仍舊存在較大難度。加之受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很多凍土地帶的凍土退化現象比較嚴峻,更給油氣儲運管道敷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帶來了較大隱患。
1.4 油氣儲運設備設計不完善
我國油氣儲運從建國之后才開始正式發展,起步較晚,與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技術落后,設計及施工工藝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國自主研發的降阻劑、降凝劑雖然可以使油氣在不加熱狀態下進行運輸,但是面對我國油氣種類多、運輸路線長、運輸環境復雜等情況,油氣輸送能耗居高不下,油氣運輸效率低下。另外,由于我國在油氣的側重點集中于產與銷,對于油氣運輸設備投入的精力少、資金少、人員少,造成我國油氣儲運技術工藝不成熟,設計存在缺陷,阻礙了油氣管道運輸行業的發展。
2 化工油氣儲運的技術創新
2.1 吸附儲氣技術創新
目前國際上正在大力開發吸附儲氣技術,這是一種先進的天然氣存儲技術,原理是通過使用特殊方法將活性炭輸入到儲氣容器中成為吸附劑,使分子之間相互作用,這樣容器內相對氣體濃度就會低于吸附劑濃度。相較于常規的存儲方法而言,吸附儲氣技術可以大大降低壓力(約可降低十倍),從而減少了能耗。同時,該技術不但可以存儲大量天然氣能源,還能夠用于回收油氣田內的零散天然氣,故而有著十分良好的發展前景。
2.2 管道防腐蝕技術創新
根據管道腐蝕區域的特點,企業應當將其分為內外兩部分,對其原因分別進行分析。另外,企業應當根據致使油氣儲運管道發生腐蝕的原因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最后,為了達到切實保障油氣儲運管道防腐的目的,企業應當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方法對管道開展定期檢測,如超聲波檢測、漏磁通法等。只有切實減少化工油氣儲運管道的腐蝕情況,才能保證我國化工油氣儲運技術的發展。
2.3 油氣混輸技術創新
油氣混輸技術同樣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對油氣混輸技術展開了研究,通過該技術能夠同時儲運石油和天然氣兩種資源,從而提高油氣儲運效率,減少運營成本。不過,目前該技術仍舊存在著兩項難題:一是長距離運輸管道的建設難題,二者是海底運輸增壓的難題。
2.4 在地下水封洞庫和地下鹽穴方面的技術創新
油氣存儲技術在地下水封洞庫和地下鹽穴方面也有著十分良好的發展前景。雖然目前我國對這類油氣儲備庫的開發建設尚比較少,其多為發達國家開發,但據野外勘察顯示,我國很多地方都符合其建設條件,因此未來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3 結語
受各種現實條件的限制,雖然現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但石油、天然氣仍舊是目前的主流能源,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相應的,油氣儲運工程也是一項值得重視的大工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油氣儲運技術獲得了很大進步,但在新時期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未來,油氣儲運技術仍舊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蔡俁.油氣儲運技術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前景[J].化工管理,2017,07:101.
[2]張意.油氣儲運過程中加熱爐的節能技術及進展[J].石油石化節能,2017,01:14-17+8-9.
[3]宋喆.談化工油氣儲運技術及其創新[J].現代國企研究,2016,0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