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龍
(西安培華學院 傳媒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5;陜西師范大學 宗教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2)
2014年,網絡大電影的概念和標準首次被愛奇藝提出,同年,網絡大電影的產量為437部,2015年已經增長到622部,到2016年達到2500部左右,平均每天上線7部。3余年間我國的網絡大電影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在視頻網站、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一系列新媒體時代的“大”產物所席卷的浪潮中應時而生,以相對完整的結構與容量,表現出極高的概念、活力和標準,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受到了眾多網劇用戶追捧。2017年6月,由陜西旅游集團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西安紫牛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小橘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網絡大電影《搖滾三國》,在愛奇藝正式上線。網絡大電影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敘事語言配音,因此,筆者以自己的配音作品《搖滾三國》為例,探討網絡大電影敘事語言配音的特征及其影響要素。
在網絡大電影講述故事的聲畫表現形式中,敘事語言配音是探索藝術美感的重要元素,其在網絡大電影引導和強化傳播效果的敘事訴求中顯得必不可少。敘事語言配音的表現形態是表現出所配聲音的形狀或狀態,而表達功能是指個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意愿和想法等,用有聲配音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并利于他人體會。
一方面,生活形態和講述形態是敘事語言配音主要的表現形態。敘事語言配音是以生活為獨創材料,是一個極為繁雜的心理過程。敘事語言配音基于生活材料,靠真實性的語氣及語調傳播情緒,因此,其生活形態相對于其他形態而言,自由受限。在敘事語言的配音中恰當地使用氣息和節奏,能夠很好地表現出作品或淡或喜或悲傷的生活情緒,缺失敘事語言配音的修飾是無法想象的。再者,講述形態則有特定的講述對象,且講述雙方基本上互為平等。敘事語言配音的講述形態要求聲音完美和諧,節奏較為輕緩、自在,聽從于配音者內心的情感。因此,滿足生活形態和講述形態的敘事語言配音是網絡大電影作為一個影視產品再現于用戶面前并產生期望傳播效果的首要條件。
另一方面,突出網絡大電影的表意訴求和深層寓意成為敘事語言配音的主要表達功能。網絡大電影從文學以及歷史中攝取、精煉和創設出的故事形成影像,又要在相對有限的時間內完整地展現出作品內容,這就需要借助敘事語言配音補充具體信息以及梳理邏輯關系。例如,《搖滾三國》中采用了敘事語言配音,故事開頭筆者用最舒服的聲音狀態準確表達出“東漢末年”的歷史年代,確定了“天下大亂”的故事背景,加上故事片段連接恰當,這一切充分調動起受眾的收看興趣,更為演員的發揮提供了充分的空間。敘事語言配音在與影視畫面協同表意的基礎上又無形中引申了內容的深層寓意,同時這種引申使得畫面和聲音渾然一體、相得益彰,成為網絡大電影作品的點睛之筆。之所以對網絡大電影深層闡釋,源于互聯網平臺用戶群體廣泛,許多有思想深度的用戶對作品內容的表意要求會更高,只有引起他們思想上的共鳴,才會受到用戶極大的眷注顧。
網絡大電影具備完整電影的結構與容量,制作周期較短,兼顧通俗和審美,表現情感時強調與真實生活相一致,并且在較長的時長內采用緊湊的結構來進行敘事,沒有較多的鋪墊,而是用真實且具有藝術創作的表達來吸引以中青年為主的受眾。這些都使得敘事語言配音呈現以下創作特征。
院線電影中很少出現固定的敘事語言和與之對應的后期配音,受眾花費較多時間才能認知故事的年代以及具體的人物關系。網絡大電影特有的樣態要求敘事語言配音要快速切入,用真實清晰的聲音,讓中青年為主的受眾迅速接收到影片所展現的故事主旨。比如筆者所配網絡大電影《搖滾三國》剛開場敘事語言有一分鐘時長(205字),概括了東漢末年以來禮崩樂壞的現實,其中含有排比句式及專有詞匯,不僅要用聲音準確,還原這些文字信息,還要領略文字背后編劇的創作意圖以及特有的寫作風格。比如影片開場:“面對天下樂壇禮崩樂壞的現實,有人選擇沉默,也有人選擇及時行樂,但也有人選擇面對,奮起補救,正所謂,世事紛爭之際,英雄再造之時。”這一句中“有人”這種表意性語言,引申出影片的主題思想將以不同個體的人物為主而展開,表達時采用真實、厚重、扎實的聲音展現出一幅幅不同的圖景、一段段過往的故事、一個個真實的人物。所以,敘事性語言配音要與題材表意的內容以及影片的風格相呼應。
每個網絡大電影都有自己的整體風格來鮮明地體現出聲音與畫面的貼合度,表現影片的整體性。通過敘事語言配音把畫面表達到位,才能在網絡大電影作品的聽感上有著與作品主題相符的一致感和舒適感,從而增強影片的收視效果。網絡大電影《搖滾三國》聲畫合一的呈現就較為明顯。開場有一句描寫建安年間的故事,有對故事時間的描述,還有故事人物曹操的表述,更有相關畫面的承接對應。配音內容是:“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筆者的配音要在總體定位上盡量采用沉穩、悠遠的語氣,此刻畫面回溯到建安十三年許昌的宮殿上,宮殿的大氣、沉穩和配音的沉穩、悠遠渾然一體地結合,給聽者一種整體的代入感,使受眾進入影片“真實”又“虛空”的意境中,而將這種情境整體呈現,才有后面內容的展開。所以,敘事語言配音盡量統一在一種整體的意蘊上,與畫面的情緒完整貼合,才能很好地詮釋劇情,達到整體效果。
在網絡大電影的敘事語言配音中,樸實語氣的運用是拉近與受眾距離的重要方式。在有聲語言表達中平和語氣的配音就是影片接地氣的基礎,網絡大電影的諸多作品融故事性和藝術性于一體,這就需要網絡大電影的敘事語言配音更加注重聽感上不過分雕琢、視角上平實親和、語感上柔和舒緩。比如網絡大電影《搖滾三國》收尾句:“從那天以后,我再也沒有唱過歌,離開的時候,我回頭看了看涿郡桃園的方向,雖然我再也沒有回去過,但是我知道,有一個叫桃花的女孩,在那里等我。”這一段的配音,需要用親近平和的語氣形態來表現此刻主人公張飛的心理情緒,同時平實的敘述反而接近了受眾的思想,和他們的心理感受同步進行,“要把聽者慢慢地帶進這種氛圍中來,所以聲音和語感上一定是柔和的”。
敘事語言配音要求配音表達不但情感到位,而且要充分尊重表達規律,從而實現有聲語言配音的精彩呈現。敘事語言配音的影響要素主要體現在心理規律、聲音造型、作品定位上。
把握配音演員的心理規律極大地強化了配音作品的真實性和超越性。而這種心理規律主要是指專業的配音演員在創作時能揣摩文字的情感變化,掌握它的心理規律,在把握劇情心理的基礎上進行文字創造再配音。值得注意的是,配音心理會隨著場合、人物關系、影片類型而自發地進行調節,甚至有了立體化的心理感知。比如網絡大電影《搖滾三國》講述了出生在漢末亂世之中的一群搖滾青年,用“愛與和平”的搖滾樂拯救天下蒼生的故事。文章開場的敘事語言配音要選用回溯感的語調,結合影片中的歷史畫面,用最平和、最投入的心理狀態和說話狀態帶領受眾回到三國時代。所以說真實的敘事配音心理可以使聽眾從配音的感受中獲得視覺感受、觸覺感受、嗅覺感受甚至味覺感受,極大地強化了配音作品的真實性和超越性。
在影視作品表達中,聲音造型的綜合運用是觀影效果的堅實保障。“造型本身就是選擇加工的過程,影視聲音造型藝術也必定在影視作品中顯示出它獨特的功能特征。”敘事語言配音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關于聲音造型的美學意蘊,核心是節奏感,然后是聲音元素的疊加,最后創造自己獨有的意境節奏。網絡大電影《搖滾三國》,在確定配音節奏的同時,影片開場以及劇中不斷重復“搖滾”。許多影片也有大量重復相關節奏的內容,除了能表現影片人物執著追求搖滾的性格特征,又能加深觀眾對影片的印象,而敘事語言的聲音造型甚至影響劇作、解構乃至整個影片的風格。和之前聲音造型反復重復不同,聲音各元素的疊加在某個意義上可以說也形成了敘事語言配音的群體感和真實感。再如,網絡大電影《搖滾三國》開場最后一句:“搖滾三國時代到來了。”雖然這句話的背景是虛擬的,但在配音中要把握收尾語氣,這樣敘事語言配音才能穩而有力,伴著二胡背景音樂同時交融,由于人聲和背景樂音色的相近,疊加所表達的情緒相似,不僅豐富了聲音的造型,而且傳達出聽感上的飽滿與和諧,是聲音造型美感的外在表現,也是網絡大電影敘事語言配音整體性得以體現的重要方式。
符合作品定位的敘事語言配音技巧,是網絡大電影得以迅猛發展的首要體現。既要讓聲音的定位符合敘事語言配音創作規律,同時又要審時度勢,不能脫離網絡大電影作品的整體定位。比如《搖滾三國》的定位為歷史故事片,敘事語言配音男性的聲音形象,應該是堅實、厚重、飽滿、有磁性的,具有一定的力度,當然偶爾也不失柔和。在網絡大電影作品中,隨著作品的全面定位,配音的聲音形態也會因“原片和文稿的風格、題材、體裁、時代特征的不同而產生不同作品的整體色彩、基調的不同”。與此同時,作品風格的定位越鮮明,規定越具體,敘事語言配音的魅力也越大。
總之,網絡大電影的敘事語言配音以其概括到位、語言精練以及傳播及時等特點,“既與目標受眾的生活形態、心理價值以及產品的象征意義相貼切”,又能在視聽傳播方面凸顯出極大的優勢。在網絡大電影中,敘事語言配音是影片中豐富和細膩的情感傳達,承擔了諸多功能,表現出更多的自身特征,而網絡大電影的迅速發展也給敘事語言配音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網絡大電影的主題多樣化,領域廣泛化,與之對應的敘事語言配音也愈加豐富。與此同時,隨著受眾欣賞水平的進步,敘事語言配音也需要不斷完善。在愛奇藝網絡大電影生態全面接入開放平臺后,網絡大電影制作方可獲得愛奇藝大數據服務、人工智能技術、文學IP和愛奇藝號營銷資源等全方位支持,這就需要敘事語言配音既要吸取互聯網平臺上各種配音的優勢,又要緊跟市場最新的動態和趨勢,在貼合主體創作的同時,也不能僅限于聲畫統一,而是讓敘事語言配音深入人心,并與影視文化積極融合,內化為一種有聲語言傳播文化,同時讓有聲語言的功能成為網絡大電影發展的有力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