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鳥聲中的鄉愁

2018-11-14 11:46:55祖克慰
山東文學 2018年2期

祖克慰

繡眼:清麗淡雅入畫來

很偶然的,看到一幅畫,是宋徽宗趙佶的《梅花繡眼圖》。一只鳥、一棵梅、幾朵梅花,景物雖不多,倒也淡雅,只是覺得畫面有點暗。我對畫不懂,看了也沒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

再看那只鳥,覺得有趣。尤其是眼睛上的白色眼圈,畫得很清晰,很顯眼。看了那只鳥,感覺很熟悉,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放大仔細看,才知道,畫中的繡眼鳥,就是我們家鄉的“白眼圈”。

繡眼,在我們家鄉叫“白眼圈”。家鄉人,對不知名字的鳥,就根據鳥的特點,起個俗名。家鄉的鳳頭百靈,我們叫“角角”;鵪鶉,我們叫“禿尾巴”;麻雀叫“小蟲”。

畫中的繡眼,是家鄉的“白眼圈”,感覺就多了一些親切。再看畫中的梅花,也鮮活了許多,潔白鮮艷。看梅枝,梅枝瘦勁,枝上疏花秀蕊、色澤清雅、清麗脫俗。看繡眼,那鳥活得一般,蹲在梅枝上,左右顧盼,耳邊就響起悅耳的鳴叫。清麗的梅花與栩栩如生的繡眼,相映成趣。

繡眼,或者是“白眼圈”,我熟悉的精靈,我應該叫它繡眼,恢復原本屬于它的名字。現在,我有必要介紹一下繡眼,我喜歡的鳥。

繡眼,俗名繡眼兒、粉眼兒、粉燕兒、白眼兒等。常見的繡眼是:灰腹繡眼鳥、暗綠繡眼鳥和紅肋繡眼鳥,體型及顏色像柳鶯。眼睛周圍被白色絨狀短羽環繞,形成鮮明的白色眼圈,所以得名繡眼。繡眼,是我國四大名禽,愛者甚眾。

在我的記憶里,繡眼,它嬌小玲瓏、羽毛光滑、動作靈活、姿態優美。它的鳴叫,聲音圓潤、音韻多變、婉轉動聽。在伏牛山區,我見過的繡眼,一種是紅肋繡眼,再就是暗綠繡眼。我的印象中,紅肋繡眼的鳴叫比較單調,“唧——唧唧——唧喳——唧唧喳喳”,聲音短促,雄性的稍微響亮,但總感覺少了一些韻味。暗綠繡眼鳴叫連貫,節奏感更強,余音繚繞。

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很多年了,已經沒有聽到繡眼的叫聲。我現在能感覺到的聲音,是二十多年前留存在我記憶中,一種聲音的復原。

這么多年,總是忙碌,為生存,奔波在單位與家之間。閑暇之余,也曾無數次走進家鄉的山坡,走進伏牛山的深處,追尋豹子、狼、狐貍、黃羊的蹤跡。但每次進山,總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因而忽略了這些小精靈。當我再次想起它們時,繡眼,于我而言,是那么陌生。

是的,它們真的很陌生,那些在山坡上覓食昆蟲,在樹枝上啄食山果,在花朵上吸食花蜜的美麗小鳥,與我漸行漸遠,遠得除了那清晰的白眼圈外,我對它們的印象日漸模糊。

很多時候,人都處在一種遺忘狀態,那些熟悉的事物,一旦離開視覺范圍,就會離開大腦,儲藏在歲月的記憶里。有的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消失,在記憶里死去,有的被偶爾觸碰,在記憶里醒來。

一幅圖畫,觸碰到我記憶的神經,記憶里,那只被我遺忘的鳥,在瞬間蘇醒。繡眼或者白眼圈,就這樣,在歷經二十多年后,再次走進我的記憶,走進我的內心,或者明天,走進我的視野。

記憶,總是美好的,它會喚醒你對一些事物回憶,讓遺忘的場景再現,讓枯萎的心煥發生機,讓停下的腳步重新邁出。

我突然想回家看看,家鄉的山坡上,還有沒有繡眼鳥。

晚上躺在老家的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睡,我在想一只叫繡眼的鳥。它們在我的記憶里,反復地出現,可我記不清在哪里看見過它。

是在我家鄉的山坡上,一片林子里?是在地處伏牛山深處的崔莊鄉的某一座山林里?還是在縣城的青峰山?似乎是,似乎又不是。也許,我在家鄉的山坡上看到過,在崔莊鄉的某一座山林里看到過,也在縣城對面的青峰山看到過。我無法否認,我真的看到過它們,這些我常去的地方,都有它們的身影。

我在無眠中,等來黎明。

窗外傳來一陣鳥鳴,鳥鳴聲很熟悉,是麻雀。我突然想起,這種叫繡眼的鳥,就是在我老家的山坡上看到的,我初次看到它們時,是和麻雀、百靈混在一起。那時候看到一只色彩艷麗的鳥,感到很驚奇,記憶也深。

其實,繡眼在我們家鄉很容易看到,只是我們長時間忽略了它們的存在。伏牛山深處有,我老家有,崔莊鄉的山林里有,縣城對面的青峰山也有。我在老家時,看到的繡眼,大多是紅肋繡眼。在伏牛山深處的大山里,還能看到暗綠繡眼。

第一次看到他們,是在老家西溝的山坡上,那時候西溝還沒人煙,西邊是一片松林,東邊是一片柿子林,橫豎成排,一棵接著一棵,把西溝的山坡覆蓋。深秋時節,柿子樹上掛滿了紅色的果實,成群的鳥,在柿子樹上蹦來跳去,吸食柿子的果漿。

柿子成熟時,我們一群孩子常到西溝摘柿子,那天去摘柿子,看到一群鳥在吸食樹上的柿子。看到鳥與我們爭食,很生氣,就彎腰撿起一塊石子,準備轟鳥。突然就看到一群色彩鮮艷的黃綠色小鳥,混在鳥群里,這是一種我們沒有看到過的鳥,很稀奇。后來在山坡上也看到過這種好看的小鳥,問大人才知道,這鳥,叫“白眼圈”。

年少時,對啥都好奇,看到美麗的小鳥,總想抓一只養,但這種鳥很膽小,離人很遠,稍一靠近,就驚恐而飛。那時就想,有鳥就有鳥窩,抓不到大鳥,就抓一只小鳥養養。我們在山坡上瞎逛,希望找到它們的窩。但在山坡上、樹林里轉來轉去,怎么也找不到它們的窩。

記得問過父親:“山坡上那么多白眼圈咋找不到鳥窩?”父親說:“它們的窩,在五朵山的山林里,它們到咱這里玩玩就回去了,你當然找不到。”五朵山是伏牛山的主脈,離我們家二十幾里遠。父親這樣說,可能是想阻止我們抓鳥。

因為找不到鳥窩,就斷了養繡眼的念想。其實,我們也在山坡上看到筑在樹上的鳥窩,只是樹太高,又細小,我們爬不上去。現在想來,掛在樹上的鳥窩,可能就是繡眼的窩。

吃過早飯,我走向山坡。山坡已不是我少年時代的山坡,原來山坡上長滿了樹,現在的山坡光禿禿的。山坡上的梯田,有的種著花生,有的荒廢著,長滿了草。一片荒地上,長著紫花地丁,開著細碎的紫花,在微風中搖擺。翻白草一棵挨著一棵,開著黃色的小花,這種草我最熟悉,小時候拉痢疾,挖幾棵翻白草,用根熬茶,一喝就好。還有一棵棵的棉花條,也開紫花,一嘟嚕一嘟嚕地開滿枝條,那紫,讓人陶醉。走下山坡,是一片豌豆,還是紫色的花,風一吹,紫蝴蝶在綠葉間翩翩飛。

這都是我熟悉的植物,有的叫得上名字,有的叫不上名字。但它們還長在這里,用花一般的笑臉迎接我。可那些我熟悉的松樹、槐樹、柿樹、酸棗、栗毛,它們已不見蹤影。空落落的山坡,讓我的心徒添寂寞。

有幾只山雀,落在一片草地里,在草叢中啄食著什么,可能是一只蟲子,也可能是去年遺落的草籽,或者是一只螞蟻。我不知道山雀吃不吃螞蟻,也許吃,也許不吃。這個春天,不吃點螞蟻,山雀還能吃什么?

南洼的那座堰潭,里面長滿了水草,堰潭里有魚、河蝦、青蛙、泥鰍、黃鱔,堤壩上長滿了油桐、柳樹,很多鳥落在樹上,時不時飛到堰潭,在水中撈出一條小魚,或者是一只河蝦。每年春天,這里的鳥,嘰嘰喳喳,吵鬧不休。

走到南洼,看到堰潭已經被泥沙淤平,只有潭底,還有一汪水。走近看,水很清,沒有一棵水草,沒魚也沒蝦,更沒青蛙黃鱔,水清無魚,這話不假。堰潭的四周,原來都是樹,現在一棵也沒有,都是梯田,梯田里都是花生。堰潭里的泥沙,就是從花生地里沖下來,淤積到堰潭里。堰潭的堤壩上,還有幾棵樹,一棵樹上有一個喜鵲的巢,一只喜鵲,蹲在巢里,看到人來,伸一下翅膀,飛走了。

繡眼,最終還是沒有看到,這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常見的百靈、鵪鶉、斑鳩、山雀,都沒幾只,卻讓我心生落寞。此刻,空曠的原野上,只有我一個人,很孤獨地站在山坡上。

又想起宋徽宗趙佶。作為皇帝,生活奢侈,任用奸臣,僅此,趙佶肯定不是個好皇帝。是的,趙佶不是好皇帝,但絕對是個好的藝術家。他自創的書法被稱為“瘦金體”,他的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少有的藝術天才。

趙佶的《梅花繡眼圖》讓我感到驚奇,久居深宮的趙佶,能把一只繡眼畫得如此傳神,沒有對繡眼生活習性有著深刻的理解,是不可能的。宮廷里可能會養繡眼,但圈養在籠中的鳥,不可能有大自然里的鳥那么靈動。

梅花自不用說,是宮廷的梅花,作為皇帝的趙佶,對宮梅是熟悉的。宮梅經過不斷剪枝,人工修飾痕跡較重。此種梅的畫法精細纖巧,敷色厚重,彌漫著一種富貴氣息。風格趣味,無不代表著皇家的審美意味。

但清麗脫俗、活靈活現的繡眼,絕不是宮中籠養的鳥可比的。看了這幅畫,我就覺得,趙佶在畫這幅畫前,是多次看到過生活在大自然里的繡眼的。開封是平原,緊鄰黃河,如果去山中,也只有萬歲山。萬歲山是皇家園林,山不高,但樹很多,有樹就有鳥。趙佶看到的繡眼,大概就是萬歲山中的。

對江山疏于管理的趙佶,對藝術是認真的。我想,在畫這幅畫時,趙佶走進了皇家園林,走著走著,就看到了一只鳥,蹲在一株梅花的枝條上,于是,就有了這幅傳世之作。

也或者,趙佶看到籠中的繡眼,突然心血來潮,想畫繡眼。于是,趙佶就去了萬歲山,想看一眼生活在大自然里的繡眼。于是,趙佶就真的看到了一只繡眼,蹲在一株梅花的枝條上。趙佶覺得,這只鳴唱的繡眼,是那么可愛,可愛得讓他心動。于是,趙佶就畫了這幅《梅花繡眼圖》。

再或者,一日閑來無事,皇帝趙佶帶著皇后鄭氏,在萬歲山皇家園林散步,兩人走到一株梅花樹前,看到了畫中的繡眼,回去后,徽宗皇帝就在皇后的協助下,完成了這幅《梅花繡眼圖》。說到這里,不能不說鄭皇后,鄭皇后儒雅秀麗,多才多藝,對徽宗的書畫詞章有著獨到的見解,徽宗對鄭皇后十分地寵愛。我想,趙佶畫這幅畫時,鄭皇后一定在場,而且趙佶也一定征求過鄭皇后的意見和建議。

其實,這幅畫是怎么畫的,我也不知道。上面的幾個場景,只是我的猜測,或者是我的想象。不是我不知道,大概很多人也不知道。知道的人,也隨著徽宗趙佶故去,消失在漫漫黃塵中。

但這幅畫還在,畫中的繡眼還活著,活在一張紙上。一千多年過去了,你看到它時,它依然對著你,不停地鳴叫。

我看到了繡眼,它們的鳴叫,還是沉在我記憶里的聲音,還是《梅花繡眼圖》中那只繡眼的鳴叫聲,一波又一波,一陣接著一陣,此起彼伏。

2016年5月,我登上了五朵山,五朵山是伏牛山中著名的道教圣地。南召五朵山與“南頂”湖北武當山齊名,素有“北頂”之稱。山中奇峰相峙,飛瀑高掛,怪石林立,泉流潺潺,春天杜鵑爛漫,夏日綠意盎然,秋季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山水如詩如畫,被譽為“音畫山水,伏牛仙境”。

五朵山生態保護完好,山中生長著紅豆杉、銀杏、秦嶺冷杉、水曲柳、化香、馬尾松、水杉、側柏等數百種樹木,郁郁蔥蔥的樹,把一座山遮蔽。因為生態完好,這里生活著百靈、畫眉、黃鸝、繡眼、斑鳩、鵪鶉、山麻雀等一二百種鳥,走進五朵山,就走進了鳥的家園。

我去五朵山時,正值春夏之交,山中樹木茂密,遮天蔽日。樹下,是開滿花朵的灌木和花草,不時有鳥從頭頂飛過,留下一串清脆的鳴叫聲。

去五朵山,似乎沒有目的,就是去山上轉轉,放松一下心情,也似乎有著明確的目的,去尋找一只叫繡眼的鳥。與文友去五朵山時,我沒有說去干什么,就是去玩。玩,大家都不反對,每個人的內心,都承受著沉重的工作生活壓力。也許,只有走出去,走到大自然,才是緩解壓力的最好辦法。

從五朵山主峰下來,我們直接去了五朵村,那是一片玉蘭林,站在山頂上,白色的花朵,格外地耀眼,吸引著我們。此時,花正開,潔白的玉蘭花,散發著陣陣芳香。走在玉蘭樹林,就走進了花的家,香的源。走進玉蘭樹林,其實也走進了鳥的世界,“唧溜溜、嘀嚦嚦、啾啾啾”,清脆的鳥鳴,不時撞擊著耳膜。鳥語花香這個詞,用在這里恰如其分。

山里的鳥真多,“咯咯咯咯”叫的是錦雞,“唧唧啾啾”叫的是畫眉,“嘀嚦嚦”叫的是百靈,“咕——咕咕”叫的是斑鳩,還有成群的麻雀“嘰嘰喳喳”。每看到一種鳥,大家就會發出一陣驚叫,震得樹葉簌簌地舞,花瓣翩翩地飛,林子里飄著青蝴蝶、白蝴蝶。

大家瘋興正濃時,一群鳥掠過樹梢,嘩啦啦落在林子里,有的落在樹枝上,有的落在灌木上,有的落在石頭上,還有的落在草地上。這鳥,十分好看,羽色鮮艷、嘴尖細、身腰長、羽毛光滑緊湊。大家屏著呼吸,生怕驚動了鳥們。仔細看,這不正是我要尋找的繡眼嗎?是的,是繡眼,紅肋繡眼。

這群繡眼,有數十只,甚至上百只,這么大群的繡眼,讓我驚奇。在我的記憶里,從沒有見到過如此多的繡眼鳥。記得在山坡上看到最多的繡眼鳥,也就二三十只。那時候的二三十只繡眼鳥,看得我們眼珠子都要蹦出來,難怪大家看到繡眼鳥時,驚得大氣都不敢出。

正在大家瞪著眼看時,突然響起一聲梆子腔:“要吃還是家常飯,要穿還是粗布衣,知冷知熱結發妻……”繡眼可能是受到了驚嚇,鳴叫著飛走了。抬起頭看,是兩個砍柴的老鄉,擔著挑子,唱著曲走了下來。

我走過去,打聲招呼,遞支煙,老鄉放下柴火挑子,點著煙,抽了一口說:“來玩啊!”我問:“咱山里的繡眼鳥多嗎?”老鄉說:“繡眼,啥繡眼?”我說:“就是剛才飛走的那群鳥。”老鄉笑了:“那鳥啊,多著呢,有時候三五只,有時候十來只,有時候上百只,還有時候一天不見一只。不過,上百只的鳥群不多見。”

原來,看鳥也需要機緣,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我老家的山坡上,不是沒有繡眼,是我沒有看到而已。

這樣想時,就又想起徽宗趙佶。趙佶與繡眼,就有機緣,那天趙佶去了萬歲山,機緣巧遇,看到了繡眼,于是,趙佶就畫了一幅《梅花繡眼圖》。巧的是,這幅圖保存完好,流傳了下來。更巧的是,我在寫繡眼之前,看到了這幅畫。于是,就有了這篇文字。

據說,繡眼喜歡在燈下唱歌,鳴叫聲有高、中、低三種音調,聽起來有的帶水音,有的似蟲鳴,還有的能叫出夏蟬的音調。可惜,我沒有聽到,這可能是機緣未到吧。

白頭鵯:飛來飛去落誰家

在五月的花海里,在灌木叢中,在稀疏的林子里,白頭鵯,它們在飛翔。你也可以說,花叢中的白頭鵯,它們與花朵,一起綻放。

白頭鵯,在我們家鄉也叫白頭翁。如果你說白頭鵯,恐怕沒人知道,但你說白頭翁,幾乎人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名字。因此,我想把它們的名字,還原成家鄉人熟悉的名字:白頭翁。

在伏牛山區,在眾多的鳥中,白頭翁是一種極其平常的鳥。它們頭頂白色的羽毛,在山坡、丘陵、草地上飛來飛去。白頭翁性格活潑,不大怕人,在樹枝間跳躍。如果沒人驚動它們,很少飛行,偶爾起飛,也是短距離飛行。更多的時候,它們蹲在樹梢上,“嘰嘰喳喳”地叫,叫聲婉轉。

這種類似于麻雀的鳥,和麻雀一樣,隨處可見。在鄉下,人們把麻雀叫作“小蟲”,把白頭翁叫作“白頭小蟲”。如果從形體上看,它們確實與麻雀無異,甚至叫聲,也極其相似。白頭翁與麻雀唯一的區別,是羽毛。麻雀的背部栗色,灰白相間。白頭翁的腰背部則是灰綠色,翅膀和尾部稍帶黃綠色。如不仔細觀察,還真能把它們當作麻雀。

我一直覺得,白頭翁只是鄉村的鳥,它們是屬于鄉村的。我在鄉下時,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它們的存在。只要有樹林,有草地,有果園,就有它們的身影。甚至城市的公園、行道、陽臺、樹木上,也經常看到它們。后來查資料才知道,白頭翁,它們不僅屬于鄉村,也屬于城市,這是為數不多的寄居在城市的鳥。因此,有人把白頭翁、麻雀和綠繡眼,稱為“城市三寶”。

何以把白頭翁、麻雀和綠繡眼稱為“城市三寶”我不得而知。但我想,它們之所以被城市人當作寶貝,很可能是源于它們美妙的歌聲。是的,當城市人被機器的轟鳴聲、汽車喇叭聲、喧囂的吵鬧聲淹沒時,能聽到美麗的鳥鳴聲,該是多么幸福。也許,一聲鳥鳴,喚起的是記憶中的田園風光。

我在單位的院子里,看到成群的白頭翁,也見過它們筑的巢。單位在南陽市李寧體育園,這里風景秀美、綠樹掩映,有數十種鳥生活在這里,白頭翁就是其中之一。每年三到五月繁殖季節,總能看到白頭翁在樹叢中筑的巢。巢的形狀碗形,多用枯草的莖和草穗。鳥巢筑在樹叢中,很隱蔽,一般不仔細尋找,很難看到。甚至在陽臺的花木中,你也可以看到它們的巢。

每年春天,是白頭翁繁殖的季節,如果細心,你就會發現,一只白頭翁出現在樹枝上,不停地鳴叫,那是它們在用歌聲尋找配偶。如果你看到另一只白頭翁飛來,兩只鳥一唱一和,那就是它們在唱情歌。接下來,它們會選擇在灌木叢中筑巢,然后繁育后代。一般一年一到兩次,每窩產卵3至4枚,一個月時間,就有小鳥出巢。

白頭翁的食物很雜,它們喜歡昆蟲,尤其喜歡蝗蟲、蠅蚊、螞蟻、蟬蟲,甚至蛇、蜂、蜘蛛,都是它們喜歡的美味。它們也吃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山楂、桑葚、苦楝、葡萄等,果子成熟季節,時常飛入果園偷吃果實。很多果實上的累累傷痕,應該歸功于白頭翁。

現在,我們單位的院子里,還有成群的白頭翁飛來飛去。我在去年白頭翁筑巢的地方看了看,去年的舊巢還在,但巢的主人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個空蕩蕩的鳥窩。看來,白頭翁是沒有記憶的,或者,它們沒有故鄉觀念。作為自由的鳥,沒有故鄉記憶是一種大的胸懷,是四海皆我家,天涯任我行。

鄉村是鳥的世界,在鄉村大世界里,生活著無數的鳥,很多鳥,你看到過,但很快就忘記了。我喜歡鳥,對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愛,面對數不清的鳥,你很容易忽略它們。比如我,看到過很多鳥,叫不上來名字;還有很多鳥,知道它們的名字,但忘了它們的模樣。

很多鳥,你之所以記得它們的模樣,記得它們的名字,是因為它們的與眾不同。當然名鳥是不會忘記的,它們的知名度高,早已記住了它們的名字和模樣,比如孔雀,比如百靈、黃鸝。還有那些丑陋的鳥,你也容易記住,比如烏鴉、寒號鳥。還有一些鳥,是大家族,經常在你眼前晃來晃去,比如麻雀、燕子。而那些平凡的鳥,你就很容易忽略。如果一種極其平凡的小鳥,讓你過目不忘,這鳥,一定有顯著的標志,比如白頭翁。

是的,白頭翁,這是一種你看一眼就無法忘記的鳥。

我第一次在山坡上看到這小小的精靈,看到它們頭頂上那片白色的羽毛,我就很奇怪,為什么它們的頭頂上長著白色的羽毛,而不是紅色或者綠色,再或者是藍色的呢?

這鳥,第一次,就讓我記住了它們的模樣,從此就刻在了心中。

這鳥,看一眼,你就會喜歡一輩子。

這鳥,你喜歡就想擁有,就想與它朝夕相伴。

我在鄉下時,喜歡養鳥,但唯獨沒有養過白頭翁,沒養白頭翁,并不是我不喜歡這種鳥。記憶中,我們村莊里沒有人養過白頭翁,因為沒有人養過,不了解它們的習性,沒有經驗,怕養不活。其實,養鳥對于養鳥人來說,是喜歡,但對于鳥來說,是一種傷害。我童年和少年時代,沒有這樣的意識,我覺得,我喜歡鳥,把它們養起來,就是對鳥的愛。

對于生命的愛,不應該是自私的,因為,生命是獨一無二的,是珍貴無比的。愛不是囚禁在籠子里,愛是自由的。

我很長一段時間,盯著它們頭上的白色羽毛,那片白色的羽毛,特別地耀眼。我甚至在很遠的距離,在樹的枝頭上、在凝綠的灌木叢中、在灰褐色的土地和草叢上,通過頭頂上的白,認出它們。我喜歡看它們在田野里尋找農人遺落的谷粒,在草叢中悠閑地尋覓草籽,在山坡上追逐一只螞蚱,那活潑、伶俐的身影,總是吸引著我的目光。

那片白色的羽毛,一直讓我糾結。我想,一片白色羽毛里,一定有一個故事。父親告訴我,白頭翁原來頭頂上不是白色羽毛,是一片紅色的羽毛,血紅血紅的羽毛。

父親說,在很遠古的時代,一片森林里,生活著一種聰明的小鳥,頭上長著一撮火紅的羽毛,模樣很可愛,很多鳥看見它,都很喜歡它。

小鳥覺得,如果自己多學點本領,那不更討大家喜歡嗎?于是它決定學本領。它找到喜鵲,請喜鵲教它搭窩。喜鵲告訴它,搭窩很累,要到很遠的地方去銜樹枝、草和泥巴,小鳥怕把自己的嘴啄破,就放棄了。

黃鶯的歌聲很美,它就想跟著黃鶯學唱歌,黃鶯說學唱歌要先吊嗓子。開始覺得很新鮮,但學了幾天就厭煩了,于是,小鳥就不辭而別。

它后來跟老鷹學飛行、跟鸕鶿學打魚,但都半途而廢,最終一事無成。頭上的紅羽毛也變成白羽毛,小鳥依然沒學到本領。為了讓子孫后代吸取這個教訓,它的子孫后代一生出來,頭上都有一撮白羽毛,于是,大家都叫它白頭翁。

我聽后,深不以為然。我覺得,白頭翁是很勤奮的鳥,整天忙忙碌碌地筑巢、孵卵、捉蟲子,繁育后代。它們的歌聲,優美動聽,與黃鶯相比,各有千秋,并不遜色。它們的飛翔,雖比不上雄鷹,展翅凌空,但也姿態優美。它們雖沒有鸕鶿打魚的本領,但捕捉昆蟲的本領是鸕鶿無法可比的。

多年以后,我已長大成人,但無所事事。為了讓我學到一種安身立命的本領,父親讓我跟著他學唱戲。父親唱曲劇,從家鄉南陽唱到洛陽、平頂山,又唱到湖北襄樊、老河口,唱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也唱出了家中的柴米油鹽。父親讓我學曲劇,我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父親不甘心,就在家中教我,我跟著父親學了半月,連戲詞也記不住,唱著唱著就忘了詞。最終,還是放棄了。

后來母親又讓我學木匠,母親說,木匠很吃香,誰家不用家具,到什么時候,鄉村都離不開木匠,你學會了木匠,到時候吃香的喝辣的。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鄉村的木匠,終究會失業的,因為我看到,家具店已經開到了集鎮上,而且做工精細,花樣翻新。鄉村木匠用老手藝做出的家具,將逐漸被時代淘汰。

對一種事物的認知,來自于自己的判斷,我對白頭翁的觀察,讓我很快否定了父親講述的故事。我覺得,我所看到的白頭翁,是一種美麗勤奮、活潑伶俐、機靈可愛的小鳥。而不是父親故事中,那種懶惰、奸猾的鳥。

白頭翁頭頂上的白,在我看來,是一種標新立異,是一種與眾不同,是一種自我個性的張揚。

鳥是有情感的,它們把感情融入在行動中,是無聲的。人類作為高級動物,對異類帶有一定的排斥性,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它們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情義的動物。

我早年寫過一篇《鳥淚》,當我們從鳥巢里抓出套住的母鳥,母鳥拼命地掙扎,最后看著鳥巢里的幼鳥,絕望地流出了一滴傷心的淚水。這篇散文很多人認為是虛構的,不停地有人質疑。他們問我:“克慰,你真的看到鳥流淚了嗎?”“鳥會流淚嗎?”

記得《狗能記住回家的路》發表后,也有人不停地質疑,認為一只狗離開家鄉一年多后,從三四百里的新家回到原來的家,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在鄉村,有這樣的俗語:“狗記千,貓記萬,老母豬只記二里半。”事實上,這樣的俗語,很多人不以為然。他們覺得,貓根本記不住萬里的家,狗就更不用說,這樣的俗語,是夸張的說法,不足為信。

鳥會流淚,是因為母愛,鳥不是為自己流淚,是為巢中嗷嗷待哺的幼鳥,那是親情,是母愛之情。狗能從數百里之遙,在離開主人一年多后回到原來的家,也是情,是感恩之情。我們不能因為它們是低級動物,就忽視和否定它們的情感。

發一則關于白頭翁的信息:今年5月14日,在湖南武岡市自來水公司大院里,一只白頭翁不知何故意外死亡,另外一只白頭翁哀鳴著從枝頭上飛下來,展開翅膀護住了眾人腳邊那只死去的白頭翁。它抓拖著、奮飛著,想將同伴帶走。可白頭翁無法抓起同伴飛離,但卻不甘罷休,不停地嘗試著。人們發現,在白頭翁的努力下,將死去的同伴拖出了二米多遠的距離。每次嘗試過后,它就仰頭長鳴。死去的鳥兒脖子上的羽毛被抓掉,滲出血跡,拖出的距離在不斷增加,最后,大院保潔員將死鳥移走了。但是,它仍然不愿離去,一整天都在院子里悲哀地鳴叫,十分凄婉。

這是我從網上看到的信息,是否真實,不得而知。但我相信,這則消息是真實的。因為去年春天,我在單位的院子里,看到了同樣的一幕,不同的是,那只鳥是一只繡眼。

那天早上,一只雄性的繡眼,誤入單位的走廊,走廊是用藍色的玻璃封閉的,繡眼鳥飛進走廊后,受到了驚嚇,在走廊里飛來飛去,可能是急于脫逃,誤把玻璃當藍天,一個勁地往玻璃上撞。十多分鐘后,繡眼鳥從撞上去的玻璃上掉了下來。我走過去,想把它撿起來放到窗外,沒等我走近它,它就驚恐地飛起來,然后一頭撞在玻璃上,摔在水泥地上,嘴一張一張地呼吸。我想把它扶起來,但扶了幾次又倒了下去。可能是撞暈了吧!我把它放到院子里的草坪上,心想,休息一陣,涼風一吹,它就醒了過來。

中午下班,我特意去看繡眼鳥。很遠就看見,有一只繡眼鳥,在草地上蹲著,它的身邊,躺著一只繡眼鳥,一動不動。我走過去,驚飛了蹲著的繡眼鳥,它“唧”的一聲,飛到了草坪邊的玉蘭樹上。而那只躺在地上的繡眼鳥,早已沒了呼吸。那只驚飛的繡眼,蹲在樹上,不停地凄厲地鳴叫,始終不肯離去。

幾年前,我在老家的山坡上,看到兩只白頭翁勇斗伯勞,那場景令我震撼不已,它們讓我看到了弱者面對生命,所產生的強大的犧牲精神。

那天回家看母親,閑時去山坡上走走,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上,兩只白頭翁很悠閑地在草地上覓食。突然,從松樹林里飛來一只伯勞,撲過來就啄一只白頭翁,就在伯勞撲倒白頭翁的一瞬間,另一只白頭翁飛撲過來,在伯勞的頭上狠狠啄了一口。伯勞放下地上的那只白頭翁,反撲過來捕抓啄它的那只白頭翁,而剛才被伯勞撲倒的那只白頭翁,迅速地撲上去,猛啄伯勞。兩只白頭翁啄、躲、閃、跳,與伯勞打來打去,勇猛無比。

伯勞有“雀中猛禽”之稱,但面對兩只勇敢的白頭翁,毫無辦法,被打得身上的羽毛紛落,最后落荒而逃。兩只白頭翁飛落在樹梢上,“嘰嘰喳喳”地大聲鳴叫,好像是在祝賀自己的勝利。

現在單位的院子里,每天都有數十只上百只白頭翁,在草坪上、在樹枝上、在竹園里“嘰嘰喳喳”地鳴叫,我時不時走出辦公室,站在院子里看著它們,與它們長久對視。

我覺得,這些小精靈們,值得我注視,或者是仰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欧美性爱网| 日韩a级片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影院| 男人天堂伊人网|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国产91色在线| a级免费视频|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久青草网站|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国产午夜小视频| 国产第一页第二页| 久久a毛片|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国产丝袜91|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 91精品国产丝袜|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热99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v|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在线国产三级|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国产精品播放|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情侣一区| 黄色片中文字幕| AV熟女乱|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色香蕉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a| 999国产精品|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欧美劲爆第一页|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色色中文字幕|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