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友
老人突發心臟病,救護車因通道受阻而延誤對老人的搶救。事后,物業管理以老人系舊病復發,且通道受阻與物業管理無關為由拒絕擔責,法律支持嗎?
[案情回放]69歲的金老伯與老伴于6年前入住吉祥小區,成為該小區的業主。2016年4月26日上午11時40分左右,金老伯在家中突發心臟病,老伴曹鳳芹立即撥打120急救。為不耽誤時間,曹鳳芹還請鄰居老劉到小區門口接應。醫院救護車進入小區后,立即開往小區地下停車場,以便從地下乘坐電梯直接到11層金老伯家。可當救護車駛入地下停車庫入口時卻發現車庫限高,救護車無法進入,不得不退回,準備從小區的正北門(消防通道)進入,同樣發現門口有車輛停放,致使救護車仍然無法進入。最終,救護人員只能下車抬著醫療設備步行至金老伯所在的三單元乘電梯到其家中,對金老伯進行救治。12時35分,金老伯經救治無效死亡。醫院出具的死亡通知書記載:金老伯致死疾病診斷為呼吸心跳驟停,心源性心肌梗死。
事后,曹鳳芹與兒子金宇找到小區物業管理公司,要求承擔一定的過錯賠償責任。小區物業公司以無任何過錯為由拒絕承擔責任。
曹鳳芹、金宇遂以物業公司為被告訴至法院,請求判決被告按50%過錯責任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23萬余元。
法院審理查明,吉祥小區地下停車庫入口高度為2.1m,內部高度為2m。物業公司在地下車庫入口安裝了固定限高裝置。
法院開庭審理時,被告物業公司提出兩點答辯意見:1.公司對地下車庫裝置限高與通用保護裝置,意在保護地下車庫,且安裝的“固定限高裝置”高于車輛實際使用高度,對業主有效利用車庫不存在不利影響;2.為防止車輛隨意停放阻塞北門入口,被告特意在門口左右區域張貼了“消防通道嚴禁占用”的提示,在入口處設置了防護欄,阻止車輛亂停堵塞消防通道。至于有車輛停靠在小區門口外兩側馬路邊或直接停放在道路斑馬線上,影響小區車輛進入,但上述區域并非物業管理區域,被告不應對此承擔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金某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其自身疾病所致,故金某某死亡的相應損失主要應由其自行承擔。被告管理的小區地下停車庫入口高度為2.1m,內部高度為2m,其車庫入口高度低于庫內車道凈高,對業主有效使用車庫存在一定的影響,并且被告在車庫入口加裝固定限高裝置未經業主大會討論決定,違反了《物權法》關于改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需由業主共同決定的相關規定。被告對小區的消防通道未能做好日常維護,確保道路暢通,妨礙了救護、消防等特種車輛出入,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當救護車抵達小區北門時遇到有車輛停放在門口及消防通道,妨礙了救護車的進入,被告未盡到有效的管理義務。被告存在一定過錯,本院結合本案實際情況,酌情認定被告對原告的損失承擔10%的連帶賠償責任。遂判決被告某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7日內賠償原告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45610.2元。
[評析]建設部《住宅建筑規范》第5.4.2規定“住宅地下機動車庫應符合下列規定:庫內車道凈高不應低于2.20m。車位凈高不應低于2.00m”。本案物業公司作為物業服務主體,應當對消防通道等作好日常維護,采取張貼警示標志、設置圍擋等方式保障緊急通道通暢,因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未確保消防通道通暢,導致在金老伯出現需要急救的緊急狀況時產生救護遲延的情況。因物業公司未盡到相應義務,客觀上延緩或遲滯了對金老伯的醫療救治時間,對金老伯損害后果的發生具有一定原因力,兩者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正是因為考慮到金老伯自身疾病、物業公司的不當行為對金老伯死亡的不同原因力及相應因果關系,法院酌情判決其承擔10%的賠償責任是正確的,體現了公平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