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廣西藝術學院人文學院
文化是一個區域和一個種族生活方式、行為規范以及價值觀念的集中體現,它的發展與媒介的發展交相呼應,因為技術的變革本身就是文化的變革。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傳播媒體不斷將文化多方式、多路徑、多通道的呈現在人們的面前?;ヂ摼W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傳播媒體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其觸角已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也給文化傳播帶來了各種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現代媒體是相對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對傳統媒體進行技術革新后而產生的一種融入現代科技的傳播媒體。以數字信息技術手段為標志的媒體革命時代,使現代媒體在技術層面、形式層面以及理念層面上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革新。
現代媒體采用數字化的多媒體壓縮技術,蘊涵相當大的信息容量,而且這種信息容量還在極劇增加。現代媒體在信息的獲取和發布上具有較強的即時性和便捷性,信息的更新速度極快,并且已經逐漸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通過現代媒體人們可以隨時了解到世界各地發生的大事,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傳播學者麥克盧漢于1962年所提出的“地球村”概念已成為現實。
現代媒體可以兼具文本、圖形、動畫、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呈現形式,做到形象無限的擴展內容,從而使內容豐富多彩起來,更易吸引受者的注意力。開放的傳播范圍和廣闊的傳播內容使得新媒體所蘊涵的信息更為復雜,一方面,現代傳媒依靠多媒體技術和信息網絡,可實現世界各地的信息共享并存;另一方面,現代媒體傳播的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不同性質的信息在現代傳媒中魚龍混雜,廣泛傳播。
現代媒體具有匿名性,能夠保護個人隱私,使人們更加自由的在互聯網上暢所欲言,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新媒體所具有的交互性也帶來了開放性的對話平臺,媒體與受眾之間,受眾與受眾之間建立了一種多元化的互動交流關系。受眾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他們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遞者,增強了文化傳播的影響力。
現代媒體的出現及繁榮使得文化在全球傳遞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形式更多樣。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張藝謀導演的開幕式將中國的民族文化通過互聯網呈現在全球人民的眼前,為世界驚嘆。上影廠翻拍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把傳統京劇和3D技術完美融合在一起,讓人們欣賞到中國京劇的獨特魅力,在海內外影壇屢獲殊榮。其在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的海外巡展之路,讓京劇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與此同時傳播媒體也扮演著促進地方事件的角色,多元化的大眾傳播媒體將民族文化帶入了大眾的視野,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以其神秘性和絢麗性更受到受眾的關注,促使民族文化的興盛。例如電視、網絡對西雙版納的民族節慶活動“潑水節”進行報道宣傳,使得更多人通過網絡了解西雙版納,吸引國內外游客前來旅游,促進了這一節慶活動的規模和范圍。另一方面,潑水節也在媒體、觀光等外來力量所造就的情境中發生了改變,使得這個傣族的傳統節日演變為展現西雙版納各地區少數民族文化的群體性節日。由于科技的進步,當地的傣族群眾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能夠從另一個途徑看到自身文化的展示。并在一定程度上對自身文化進行改進式的變遷。
現代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現代媒體的興起促進了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現代媒體快速發展使得人們一面追求新奇性、視覺性一面卻忽略了真實性。在平面媒體如報紙中,編輯會根據版面限制對文章本身進行截取,加重自己的“把關”。電視媒體中,制作人會根據時效性和影響力對節目進行篩選和修改。而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把關人”已泛濫成災,而質量卻參差不齊,很多人缺乏專業素養和責任意識。大眾傳播的信息無法進行過濾或篩選,使得虛假信息大量涌入,受眾難以從海量信息中有效篩選精華,規避糟粕,影響網絡傳播的健康發展。
現代媒體尤其是互聯網在文化傳播中的影響力是如此的巨大,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我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我們應該充分把握好互聯網的特性,加強對網絡的建設和監管,注重娛樂的適度融合,不因博人眼球去過分娛樂化,而是站在更理性、更科學的思想高度,認清娛樂化發展對文化傳播的價值,為文化的進步發展提供良好的途徑。在利用現代媒體進行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我國文化的客觀實際,實現文化的健康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