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溪
(中國傳媒大學 電視學院,北京 100024)
主旋律電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在中國開始興起,最初是一種意識形態化的特殊電影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主旋律電影在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背景、商業化電影為運作模式的環境中得到了創新型的蓬勃發展。在新時代如何將主旋律電影更好地進行商業化路徑轉型,將意識形態與電影市場相結合以達到文化傳播與票房的雙贏,這是中國電影界亟須解決的問題。筆者將從五個方面分析《戰狼2》這部現象級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成功要素。
著名的電影理論學家貝拉·巴拉茲說過:“電影是具有最大思想影響力的現代藝術,所以電影藝術對于一般觀眾的思想影響超過了其他任何藝術。”任何電影都不可能完全刨除意識形態,因為電影本身就帶有意識形態,本身就是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之一。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戰狼2》的意識形態以一種更加藝術化的方式進行表達,受眾很難感覺到它的說教性,甚至很難感受到意識形態的存在,只是單純地在欣賞一部“好萊塢式的”商業化大片。但是細細分析不難發現,《戰狼2》巧妙地將意識形態隱藏在了自己的敘事之中,不露痕跡。
《戰狼2》整部影片的核心主題就是“愛國主義”。以往的主旋律電影,都會以說教式的方式直截了當地表達意識形態,等同于強制灌輸。愛國主義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具備的最基本的價值觀,是不需要過多解釋的真理式的存在。《戰狼2》中講述的非洲撤僑的故事,完美地契合了愛國主義。影片運用“茅臺”這個文化符號,巧妙地展現了對國家的致敬,將愛國主義的意識形態寓于其中。影片最后,冷鋒將中國國旗套在手臂上的鏡頭將影片氣氛推向了最高潮,它講述了一個聲音:“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是強大的中國。”影片最后出現的那幾行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影片背后,承載的是日益強大的中國,意識形態在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現,沒有過多的說教,而是巧妙地隱喻在了劇情之中。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少英雄,在精神上同樣也崇尚英雄,這種在絕境中的“英雄主義”已經上升到了一種意識形態的高度。冷鋒在危難之際敢于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孤身一人營救落難同胞,他的拼搏與堅守最終完成了從個人價值到國家價值的升華,完成了從小我到大我的轉變。所以在愛國主義之外,個人英雄主義在影片中的體現,也是意識形態的一種藝術化表達。
1.時代化特征的巧妙利用
著名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森曾經指出,語言符號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傳播活動的全部意義,交流的所得,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語境。《戰狼2》所利用的是當今中國“大國崛起”“強國強軍”“中國夢”等大環境中的時代化特征。它對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正確把握,使它找到了一個“恰逢其時”的時間節點。2017年暑期檔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歡慶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黨中央在朱日和進行了盛大的野戰化閱兵儀式和軍事演習,極大地吸引了民眾的注意力。而且近幾年一些周邊國家蓄意挑釁中國,企圖阻礙中國的和平發展,故意制造爭端,《戰狼2》將意識形態巧妙地融入大的時代背景之中,讓敘事有著天然完美的生存環境,用愛國主義、國家形象等符號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受眾的民族情感,并且最終演繹成為全民的文化狂歡。
2.空間場域的延伸
哈羅德·英尼斯在其著作《傳播的偏向》中指出:“文化在時間上延續并在空間中延展,一切文化都是要反映自己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影響。”《戰狼2》作為主旋律電影的代表以及特定意識形態的載體,同樣也要在空間上得以延伸和拓展。《戰狼2》把故事發生的地點設定在了非洲,這就是電影敘事在空間場域的延伸,突破了第一部地點在國內的限制。空間場域的延伸使得電影在敘事上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非洲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符號與中國的文化相互交融,這不僅是文化上的表層結構,更是現實的縮影,中國的國家形象和意識形態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表達。
符號是用來指稱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一個符號包括“用什么來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兩個方面,即符號的形式和內容或符號具和符號義,稱之為“能指”和“所指”。《戰狼2》這部電影中運用了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符號,這些文化符號的外延使得受眾找到了價值上的歸屬感,從而加深了對影片的理解和共鳴。影片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文化符號就是冷鋒最后時刻套在手臂上的國旗。國旗本身只是中國的國家象征,但實際上它的引申含義卻是國家的尊嚴和強大。最后時刻中國國旗高高飄揚,非洲的政府軍立即停火,這從根本上體現了中國國力的強大,當受眾觀看到這一幕時,對國旗這一文化符號有著極深的共鳴,深深融入影片營造的氛圍之中。芝加哥學派曾提出著名的“符號互動論”,該理論認為,符號是聯結人們的紐帶,人們對某一事物的看法,是從符號互動中產生出的個人意義構成。人們會對符號賦予意義,轉換成自己的理解,從而支配他們接下來的行動。受眾在觀影時會對《戰狼2》中的文化符號冠以自己的理解,進行自己的符號互動與意義交換,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觀影感受。受眾在觀影的過程中會對“冷鋒”這一文化符號產生獨特的感受,參與到電影中文本的意義生成;他們會采用“以鏡觀我”的方式對照自己,觀照他人,在英雄情懷與國家形象的背后有著自己獨特愛國主義情懷的抒發和意義生成的符號。
傳統的主旋律軍事題材的電影,往往圍繞宏大的敘事主題展開謀篇布局,例如《沖出亞馬遜》《大決戰》系列等。這些電影主題宏大,但是在具體的表達中缺少細節化的處理,對意識形態的表達灌輸性太強,敘事策略也略顯單調,這樣就會給受眾一種臉譜化、程式化的感覺。《戰狼2》采用類型化的敘事模式,遵循類型化的敘事結構技巧,從戲劇沖突、場景設置和人物心理挖掘等方面帶來敘事格局的提升。《戰狼2》是國內第一部采用“好萊塢式”超級英雄的敘事模式,加以中國元素的軍事題材類型電影。《戰狼2》對“好萊塢”電影進行了參照性互文敘事,充分借鑒了其敘事套路,再加以中國元素。從另一個層面來講,《戰狼2》采用的是平民化的敘事視角,從冷鋒這樣一個普通軍人的角度出發,從根本上不同于以往主旋律電影的上帝視角的敘述視角。影片以平民化的敘述視角展現冷鋒的人物性格與精神,使整個故事情節更合理,情感鋪墊更到位,改變了以往主旋律電影將個人家庭的幸福與國家民族的利益對立起來,主人公為了大義放棄自身幸福,成就大我的悲劇色彩。
一部好電影要想獲得高票房收入,優質的內容創作永遠是核心元素。《戰狼》系列電影是一個擁有自身IP的軍事題材的電影,至今已經推出兩部。從第一部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到第二部的“在你身后,永遠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兩部的主題都是鮮明的愛國主義。在內容創作上,影片以愛國主義為意識形態契合受眾的心理需求,對“戰狼”系列的主題思想進行了又一次迭代和升華,將故事地點帶到了非洲,挖掘了新時代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實現了媒介文化的價值引領,講好了中國故事。“冷鋒”這樣的超級英雄形象展現的是新時代中國軍人有責任有擔當、為了國家和民族挺身而出的硬漢形象。這就擺脫了以往中國式英雄臉譜化和情感空洞的特征,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敢打敢拼的“冷鋒”。《戰狼2》的籌備歷時4年,拍攝歷時10個月,導演吳京花重金請來了國內頂尖的武術指導團隊,甚至高薪聘請了《加勒比海盜》的水下鏡頭拍攝組,以求提高每一個細節的質量,精益求精。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吳京親自上陣拍攝的片頭,這是一個長達6分鐘的“一鏡到底”的水下長鏡頭。冷鋒在水下與海盜搏斗,解救人質,中間鏡頭沒有絲毫切換,逼真、傳神地還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水下搏斗場景。
《戰狼2》巧妙地運用了借勢營銷的營銷邏輯。影片上映的日期正值2017年的建軍節,正逢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朱日和的沙場點兵熱血進行,全民對軍旅的情緒高漲。《戰狼2》借助了建軍節這個天時,“在你身后,永遠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的影片主題更是徹底點燃了國民的愛國熱情。其次《戰狼2》充分利用了新媒體進行口碑傳播。全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戰狼2》借助網絡這一渠道實現了全渠道線上裂變的傳播效果。《戰狼2》上映之后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客戶端一夜爆火,迅速霸占各大媒體平臺的頭條。這種傳播的影響力巨大而且范圍廣泛,好評度會在受眾之間呈現指數爆炸般的擴散。傳播學者格伯納曾提出“共鳴效果”論,他認為媒介傳播的內容、表達的觀點若與個人所持的觀點相一致,就會引起受眾的共鳴,涵化效果就會有顯著擴大的趨勢。網絡大V對于影片的助推作用功不可沒。網絡大V實際上對應的是傳播學中意見領袖的概念,他們對于《戰狼2》的贊譽必定會帶來旗下粉絲受眾的推廣與傳播。這就是微博這個自媒體的轉發層級效應,由最初的傳播節點,經過意見領袖的轉發,再到粉絲的轉發,最后實現傳播的裂變效果。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媒介的演變總是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生活。媒介是文化的載體,同時本身也影響著文化。媒介文化既可以表示文化工業產品所具有的性質和形式(文化),也囊括它們的生產和發行模式(技術和產業)。主旋律電影則是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反映意識形態的尖兵。《戰狼2》作為新媒體時代軍事題材類型主旋律電影的杰出代表,首要的借鑒意義就是對媒介文化的意識形態導向與價值引領。主旋律電影必須傳播國家意識形態,可以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宣揚,也可以是對愛國主義的演繹。《戰狼2》為電影界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我們不應該只是借鑒西方電影的敘事與技術,而是應該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屬于我們的IP體系。主旋律電影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找準自身的價值定位,宣揚主旋律,弘揚我們的意識形態。
IP(知識產權)的存在方式非常多元,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某一個人物形象。在電影產業,優質的IP往往等同于好的角色和故事基礎,這也是影視作品深入人心的根本要素。“漫威”電影是火遍全球的系列電影,從其誕生至今總共攬下100多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塑造獨立的IP人物、故事體系。將故事劇情進行拓展延伸,吸引更多的受眾,打造更為龐大的IP電影鏈條,這是國產主旋律電影需要從“漫威”借鑒的經驗。《戰狼》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冷鋒”是一個深受喜愛的IP人物形象,拍攝多部續集就是將人物的線索連接起來,構建不同的故事,貫穿一個主題:愛國主義。國產主旋律電影同樣應該借鑒“漫威”電影的IP產業鏈,在電視、音像產業、動漫游戲、外圍衍生產品等關聯產業間延伸、互動和傳遞。
《戰狼2》的成功不是因為單獨一個方面的突出,而是多重要素結合在一起的整體構架的強大。影片將意識形態做了創造性的表達,同時融入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符號,順應時代的發展,成就了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輝煌。這部影片對主旋律電影商業化路徑的轉型帶來了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