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2.河南輕工職業學院
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人們的導居住理念,人們對居住區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滿足于遮風避雨。居民小區入口是居住區的“門面”,既然作為門面,就應該具備良好的識別性和顯著的標志,同時這個小小的空間也不失人性化。它的設計和居住區同樣重要,這不應該是一個獨立的設計,而應該將它融入到城市環境中,對人們之間的和諧交往起到促進作用。
居住區入口是一個過渡空間,它連接著居民小區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它是一個居民小區的“門面”,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影響著對小區內部總體環境的想法。良好的景觀設計不但可以美化街道、豐富城市景觀,還可以增強居民的居住欲望。
構成居民小區入口的景觀要素很多,從質感上分類的話,可將景觀大體劃分為兩類: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大門、入口廣場、鋪裝道路屬于硬質景觀范疇,而軟質景觀包括水景及植物等等。
很多時候,為了迎合開發商的偏好,居民小區入口設計常常會顯得過于浮夸,失去了設計的本質目的,更無法表現出設計的意義,施工者將各種形式的景觀材料隨意堆砌,毫無設計感和美感,忽略了居住區入口之間的本質差異,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設計成果也難以使人滿意。居民小區的入口只是表面上的奢華,缺少親切感和認同感。
近年來,異域風情建筑逐漸風靡,各地掀起了一股異域風情景觀風。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各處居民小區風格大同小異,失去了本該具有的可識別性特征,缺少自身特色和地域特征。在進行綠化造景的過程中,開發商一味地追求高檔次,常常異地移植樹種,舍棄當地的優良樹種,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最后的結果就是移植的樹種很難存活下來。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使得缺少居民區地域特征。
為了實現居民小區的更好的銷售,開發商往往分開設計居民小區入口和居民小區內部環境,由于施工期過長,常常導致入口景觀和內部環境的極度不和諧,出現“分段”現象。經常出現的情況有地面磚石鋪貼的銜接不當、入口景觀的樹種和道路綠化不協調。除此之外,缺少人文內涵是大部分居民小區入口景觀設計的通病。并且在選擇主題風格時,常常出現不協調的搭配現象,比如歐式的建筑風格搭配東南亞風情的景觀等。
在居民小區入口的門體設計中,常常出現的問題是:門體設計過大,形式化現象嚴重,大門空間荒廢度過高,不能做到充分利用的現象。有的居民小區入口設計了3個左右的崗亭,設置了人車分流,但是因為不愿出管理成本費,導致崗亭的閑置,造成人車通行的混亂現象,埋下了安全隱患。
什么是人性原則?那就是要滿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不僅僅是物質需求,它是包括多個方面的。比如生理、安全、社會交往、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等等。居民小區入口是居民經常使用的空間,在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人性化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需求。人們從城市空間踏入居住小區那一刻,需要讓居民感受到一種心理上的歸屬感,所以,居民小區入口景觀設計尤為重要。這個設計直接影響人們對居民區的第一印象。
對自然的喜愛屬于人的一種天性,但是,現實是現代城市到處充斥的是冰冷的鋼筋水泥,以及柏油撲面的城市環境,這疏遠了人與自然的距離。現代城市無比繁華,但是也缺少過去的與自然生態相和諧的、清新的環境,如何通過設計手段引入自然、再現自然是我們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讓城市中的人們在有限的入口空間中,領略到無限的自然,帶給人一種舒心、暢快、清新的感覺。目前,許多居民小區在主入口空間開始建造噴泉、假山等自然因素,這不僅緩解了人的心理壓力同時提高了小區的主入口空間的舒適度。
人在社會中生活,和別人交往、聯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居民小區除了具備居住的功能以外,還應該是一個能容納多人活動和社交的場所。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交往,形成良好和諧的鄰里關系。當前,很多居住小區把主入口內設計了小型的廣場供人們使用,這一舉動,增強了入口空間的氛圍的活躍性。無形中拉近了居民之間的距離,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現階段,房地產市場向多方面發展,也使得居民小區入口景觀設計出現多元化。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居民小區是居住區的一部分,更是居住區的“門面”,居民小區入口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最初只是簡單的標識,現在發展為時尚的、富有個性和內涵的景觀設計,這是我國景觀業發展越來越成熟的表現。在設計居住區入口時,我們需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居住區的規模、風格、主題定位、城市外部環境、地域特征等。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實用的、舒適的、具有人性化又不失地域特色的居民小區入口空間。
:
[1]陳振華.淺析人文化的居住區入口景觀設計[J].安徽建筑,2010(6).
[2]張東輝,袁文賢.居住區入口設計研究[J].中外建筑,2011(4).
[3]劉撫英,王育林,張善峰.居住區景觀設計新教程[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