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
關于榜樣的力量,習主席曾明確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皆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可見挖掘典型榜樣,樹立標桿,弘揚正氣,讓好的榜樣成為最好的引導,讓好的楷模成為最好的說服,就一定會產生哪里有榜樣哪里就有新氣象的化學反應。
習總書記強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還特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習總書記的講話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指明了行動方向。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勇做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這是“以人為本、立德樹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1]。
榜樣教育對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2]。大學生身邊榜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帶給大學生更多的親和力和親切感,他們的高尚品德和先進事跡很容易被廣大學生作為生活學習的參照系,對學生起著示范、導向、激勵和矯正的作用。大學生一旦將身邊榜樣確立為自己的學習目標,就會努力使自己的行為與榜樣的行為相一致,激發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和動力,從而促進大學生個人全面持續的發展。
挖掘選樹大學生榜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大學生榜樣的選樹應注重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要多層次、多類型、多角度挖掘榜樣,不求“高、大、全”,在平凡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表現突出,成績優異的特殊人才,如獨立自強、創新創業、助人為樂,刻苦學習等典型。另外,還要注重榜樣選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要從思想政治、專業學習、道德品質、紀律遵守、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表現嚴格考察,在挖掘選樹中注重要標準的合理性,程序的有效性,選拔方式的科學性,使榜樣的挖掘選樹機制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常態化。選拔出的榜樣要具有代表性、真實性、穩定性,在學生中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榜樣的力量要想在廣大青年學生中起到有效的示范、激勵和引導作用,必須有效的利用和創新榜樣宣傳方式方法,構建系統、完善的宣傳機制。努力做到宣傳榜樣先進事跡要實事求是,準確宣傳,不能為了刻意塑造榜樣虛假宣傳,過度拔高,要以構造共同的生活世界為出發點,從生活化的榜樣增強其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受教育對象從內心深處產生對榜樣的敬佩和仰慕之情,從而引起共鳴,喚起內在驅動力。要充分利用多種宣傳手段,創新宣傳方式,傳統宣傳方式與新媒體平臺推廣相結合,充分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形式,如“青春榜樣風采”人物訪談,作為大學生的一道“精神食糧”;青春榜樣先進事跡系列報道,展示各類榜樣人物的風采;充分發揮彩色展板、宣傳欄、報紙等傳統宣傳手段,還應廣泛應用微電臺、BBS、博客、論壇等新媒體技術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榜樣宣傳格局。榜樣的宣傳推廣要有系統性,對榜樣的宣傳推廣要注重實效性和長期性,從整體布局,避免宣傳報道之后迅速降溫,而應當持續對榜樣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道,要有力度、有深度、有廣度。
榜樣教育要產生長久深遠影響,就要在榜樣的選樹、宣傳、教育的各個過程注重長期性和持久性,應積極創造條件,堅持不懈的做好大學生榜樣跟蹤、指導和保護工作,鼓勵他們化榮譽為動力,一直保持正能量,使得榜樣的力量得到有效傳遞。要根據大學生榜樣成長的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從生活、學業、思想多個方面入手,鍛煉和培育榜樣。除對榜樣進行精神表彰、物質獎勵外,還要深入到榜樣的班級、宿舍或同學中提供幫助和解決實際困難。關注榜樣的思想動態,平時要督促進步,進行積極的學業指導。為榜樣提供更多學習展示的機會和平臺,使其始終保持向上的動力。建立溝通聯絡機制,對畢業離校的大學生榜樣進行定期回訪,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感、所盼,鼓勵他們永葆本色。
參考文獻:
[1]周遠淸.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舉要[J].中國高教研究,2017(04):1~25.
[2]鄭云.后喻文化視角下大學生榜樣教育模式建構的思考和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5(5):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