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文理學院
在新形勢下,如何運用高效的社會化服務機制,在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建立和諧積極的學生社區文化,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對于學生將來立足社會有重要意義,也為我國新的學生公寓社區管理體系形成,解決當前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困境做出有益探索。
傳統的學生公寓一直由校方集中統一管理,學校由后勤部門協調其他各職能部門,完成對學生公寓的管理。學生根據年級、院系和班級,統一安排住宿,同班級、同院系的學生,大多被安排在同宿舍、同樓層。每棟宿舍樓會配備樓管,負責監控樓內人員出入,樓層由保潔人員負責衛生,定期安排維修人員進行水電檢查,保衛部門人員負責學生的人生和財物安全,各班級指定輔導員,定期檢查學生內務,傳達學校、院系通知,組織學生活動,宿舍旁配套超市、餐廳、水房、澡堂等設施,方便學生生活。這種模式主要關注學生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需求,管理相對簡單,學生在公寓管理中的參與度不高,集中管理的目標是保證學生安全、學校穩定,但由于受行政部門管理,辦事效率和服務意識都有所欠缺,更加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情操的關注和培養。
近年來高校后勤不斷進行社會化改革,部分高校引入社會上專業的物業公司管理學生公寓,專業公司在人員專業性、服務意識、專業設備方面都有優勢,并且制定了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能比較好的進行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在上崗前都經過專業培訓,在公寓樓監控、設備維修、安全隱患排查等方面經驗豐富,專業素質比較高,對學生提出的需求響應快,完成質量高,提升了公寓管理的效率,使學生滿意度有較大提升。物業公司會通過引入社會資源,豐富食堂的餐飲品種,增加更多方便學生的便民服務,讓學生感受到社會服務的多樣性,通過競爭保證服務商家的服務質量,不斷進行服務創新,這些都對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但由于社會企業追逐利潤的本質,在增強服務多樣性的同時,也引入了更多的有償服務,引導學生消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更是空白,這也是學生公寓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校企共管模式下,由學校成立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學校行政任命,作為學生公寓管理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負責人。公寓管理可以通過招標程序引入社會專業的物業公司,充分發揮其在公寓管理方面的優勢,其工作成果由委員會進行考核,優勝劣汰;同時由各院系學生成立公寓管理委員會,組織學生進行自我管理,院系派駐輔導員到學生公寓與學生交流和互動,了解學生動態,對學生進行思想和品德教育。這種模式由學校、學生和社會團體共同參與,在公寓的管理方式上更加專業化,也充分調動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學校在管理學生日常生活的同時,也能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是當前比較普遍的公寓管理模式,但由于參與方更多,各方訴求有時會有沖突,學生更注重服務品質和自我意識,企業更注重經濟利益,學校需要維持校園穩定,因此各方在互相協調、共同管理時會存在矛盾,導致出現服務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或者思想教育執行不到位的情況。
歐美在學生管理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例如英國的“住宿學院”制度,住宿學院不僅是學生休息居住的場所,也是宣傳學校文化,讓學生結交朋友的平臺,住宿學院提供一流的基礎功能設施,住在這里感覺像是在一個大家庭,不論是關于學術討論,還是個人愛好,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宿舍已經超越了居住的范疇,成為了另一個教育和學習的場所。在住宿學院中也會打破按院系、專業劃分的規則,讓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混住,讓不同背景、不同思想的學生互相學習,這樣的教育方式比單純由老師灌輸知識要生動和有效的多。
受到“住宿學院”模式的影響,亞洲高校在吸取歐美先進學生公寓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創新,探索出很多全新的管理模式,同樣值得我們借鑒。例如香港大學以現代化公寓的標準,為學生配備了齊全的各種家電,如冰箱、電視、洗衣機、微波爐等,方便學生的生活,還有先進的門禁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以一流的設施保障學生住宿的安全和舒適。其最大特色是為每層樓建立活動室,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組織豐富多彩的宿舍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體驗參與和創意的快樂,通過這種體驗式的教育方式,寓教于樂,注重對學生文化的熏陶。學校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也頗具特色,安排教授作為學生公寓的重要管理者,能直接指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拉近了教授與學生的距離,同時也能感受學生的思想變化,真正做到對學生從生活到思想上的關懷。
2016年10月8日,四川文理學院頒布了《四川文理學院學分制實施辦法》,2016級新生已經實施學分制。實行學分制后,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相對充裕,自主學習的空間得到了重組,原有的自然班級被打破,每個學生可以通過選修課成為多個班級的成員,學生公寓成為了大學生教育管理的主要載體。
新形勢下的公寓管理不能只強調對學生的控制,要注重對學生活動的引導和教育,與之對應的是管理上要有所變革。學校需要建立一體化的學生服務管理中心,由統一的組織來協調學校、學生和社會化公司之間的工作,加強服務意識,豐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在基礎設施管理,例如樓層衛生、水電維修、公寓安全、生活配套等方面,要發揮社會化物業公司的專業優勢,學校引進并對其工作加以管理,學校組織輔導員深入宿舍,貼近學生,了解學生心聲,發揮學校在思想教育上的長處,同時由服務中心統一協調各部門配合公寓管理工作,形成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
學生是公寓社區的主體,在公寓管理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大學生的參與度,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以宿舍為單位,建立學生黨組織和學生社團,讓學生發揮主人翁意識,組織多樣的學生社區活動和評比,比如“最美宿舍”評比,衛生評比,讓學生更好的行使管理和監督的權利。對于學生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學校要積極響應,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讓學生感到被重視、被尊重。學校還可以借鑒歐美住宿學院的經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放寬學生的自由度,使學生產生家庭的歸屬感,自然也能讓學生更加愛護學生社區,愿意為學生社區的發展獻策獻計。
公寓社區文化對加強學生凝聚力,陶冶學生情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文化不僅能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能幫助學生加強自律意識,更具責任感,防止一些非主流思想的侵襲。學校通過自身在文化建設上的優勢,可以組織多種多樣的社區活動,寓教于樂,通過研討、娛樂、訪談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注入正確的思想道德觀,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的過程中得到思想的升華,同時鼓勵學生之間的自由交流和討論,包括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營造自由的社區氛圍。
學校規模的擴張和教育方式的轉變,為高校學生公寓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針對當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弊端,我們要積極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積極性來自我管理,同時要注重學生公寓的社區文化建設,以學生為本,以文化育人,學校作為管理主體,要充分協調好學校、學生和社會化公司的關系,才能保障新形勢下的公寓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程勇,姚大明.探索新形勢下學生公寓社區的管理與服務[J].中國高校后勤研究,2004(04):77~78.
[2]顧書.創新高校學生宿舍管理模式創建和諧高校環境[J].社會視窗,2010(10):234~235.
[3]時長江.高校學生社區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