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鄭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鋼琴教學作為一項綜合而復雜的教學過程,它不單單只是一種學習技巧和技術的傳授,而是要涉及到音樂分析、音樂美學、音樂史學以及教育學、心理學等一系列音樂學知識。然而,在鋼琴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忽略音樂學知識對提高鋼琴教學深度的影響。基于此,本文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利用音樂學知識提高鋼琴教學深度的問題進行探討,以供商榷。
鋼琴學習事實上是對音樂藝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一個優秀鋼琴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應該是只教會學生進行“機械式”的演奏,而應該培養學生對音樂內涵的挖掘與探索。因此,這就要求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音樂學知識對鋼琴教學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首先,學習音樂學知識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教會學生如何彈好鋼琴的知識,而這種知識不僅是“手指應該抬多高”的技術本領,而是“怎么彈好聽”的音樂行為,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在演奏曲目的過程中,應當了解作品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音樂流派以及創作風格等相關的音樂學知識。其次,學習音樂學知識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自古以來,凡是杰出的鋼琴演奏家,均對鋼琴演奏流派、鋼琴音樂史、作品風格、曲式結構等音樂學知識有深入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演奏出觸動人心的曲目,擺脫“機械式”的演奏狀態。
隨著現當代音樂的快速發展,鋼琴教學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因此這就要求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音樂學基礎知識的普及,增加鋼琴教學的趣味性。具體來說,教師應當從如下三個方面做起:首先,通過講解音樂小故事的方式,向學生滲透音樂學相關知識,例如:講解某個作曲家的生平事跡、與作品相關典故等,擺脫傳統枯燥的鋼琴教學方法;其次,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建立音樂學知識數據庫等方式,使學生充分享受網絡信息平臺的便利性,實現數據共享,提高教學效率;最后,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曲式、和聲等相關音樂學知識的滲透,切實將音樂學知識的傳授貫穿到鋼琴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日積月累,逐步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強化音樂學理論知識,應當從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出發,將全面提升鋼琴專業學生的“軟實力”作為重中之重,從而提升鋼琴教學的藝術水平。具體來說,鋼琴教師應當做好如下兩點: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德育、中外文化、音樂學專業理論”作為教學宗旨,讓學生能夠對鋼琴藝術以及音樂學的發展有全面的了解,把握藝術的來龍去脈,從而使學生在鋼琴創作及演奏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情感;其次,鋼琴專業學生通過學習音樂學理論知識,能夠樹立正確的音樂藝術觀,從而在演奏實踐中,通過積累、反思等方式形成自己的藝術思維,并將音樂學理論知識運用到鋼琴藝術中去,最終達到鋼琴教學藝術水平提升的目的。
在當今的鋼琴教學過程中,實際上很多鋼琴教師已經認識到音樂學知識在提高鋼琴教學深度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有部分鋼琴教師墨守陳規,不愿意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或改變原有的教學計劃及教學步驟,使得鋼琴教學始終停留在“動手指”階段,從而對鋼琴教學深度的提高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這就要求鋼琴教師應當身體力行,不斷通過學習、參加講座、進修等方式,更新自身的音樂學知識體系,促使自身藝術修養提升。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鋼琴教師除了要重視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術外,還應當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知識的積累、應用,只有這樣從點滴做起,才有助于鋼琴專業學生在藝術道路上的長久發展。
總之,提高鋼琴教學的深度需要系統性、針對性較強的音樂學知識做基礎。因此,這就要求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認識到音樂學知識對鋼琴教學的重要性,從而普及音樂學基礎知識,增加鋼琴教學的趣味性,強化音樂學理論知識,提升鋼琴教學的藝術水平,并身體力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使得鋼琴教學在充滿藝術感染力的同時,增進學生與作品間的互動性和交流性,促使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使他們在以后的鋼琴學習過程中能夠堅持正確的音樂價值觀,最終實現鋼琴教學為社會培養優秀藝術人才的目標。
:
[1]李娟.音樂學專業實踐教學及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4):208~209.
[2]趙昕.用音樂學知識提高鋼琴教學的深度[J].黃河之聲,2017(24):47.
[3]孫祎楠.試談當下高校鋼琴教學的新思路[J].藝術評鑒,2016(09):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