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飛
江西省信豐縣第八中學
眾所周知,教師的輔助指導是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在于輔助指導學生理解掌握美術的理論知識與畫畫技巧,促使學生自主的學習美術,如此便是有效的教學之道。為此,學校需要極力倡導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借此激發與培養初中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此門學科的主觀能動性,消除學生被逼迫的學習心理,變被動為主動,心甘情愿的學習美術。通過引入合作學習模式教學實踐一段時日后,初中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能力有了明顯的加強,自主學習美術的情緒也非常高昂,在如此學習環境熏染下,初中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便油然而生。
(1)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難免會需要收集整理一些學習資料。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在課前進行分工合作,收集和美術學習有關的資料,經過匯總與整理后進行閱讀,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見解,在此過程中可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
(2)美術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模式,資源共享是常有的事。比如說,某堂課需要預備一些學習所需的道具材料,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可將各自準備的道具材料予以合理分配,避免因短缺用具而出現手忙腳亂與雜亂無章的現象,有效促進學習美術的總體效率。
(3)美術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模式,需要對學生的美術作品給予客觀合理的評價。以小組合作為主,從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幅代表作,組員之間一起進行討論與評價,通過交流,整合組內成員的意見,對選出的美術代表作提出意見與見解,在此過程中使初中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獲得提高。從上述可見,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分工合作到底意味什么,明確自己的任務與責任,經過自身的努力完成任務,最終實現共同進步,有效的提高班級集體美術學習的集體效率”
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分組看似簡單卻也是進行有效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假如分組不合理,組員構成缺乏科學性,組員間的合作不和諧,無法實現互相激勵與共同進步的初衷,這樣非但不能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反而適得其反,影響美術學習。因此,實施分組前,美術教師需要對班上所有同學進行充分的了解,如他們的美術基礎與個性特征,秉著兼顧、公平、均衡的態度進行分組。例如,把一個有40名學生的班級分成5個小組,各個小組盡可能分配一名或兩名美術功底較為出色的同學作為小組長,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帶頭作用。另外,分組時需要兼顧到組員的個性特點,比較活潑或是比較內向的同學都不適合分配在同一小組,盡可能做到動靜結合,讓那些活潑開朗的同學帶動安靜內向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而本分守紀的同學則可作為調皮好動的同學的榜樣,維持小組學習紀律,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在美術課上把學生均衡而科學的分成幾個小組,同時教師應由淺入深的給學生展開小組學習。展開小組學習的過程對老師的引導教學需求極大。老師要先給學生建立一個學習目標,例如,繪畫構圖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布置幾個任務:(1)構圖有幾種形式,其代表作品有什么;(2)每個小組進行詳細規劃人員分工;(3)時限20分鐘,教師在布置完任務以后要開始引導小組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并要求每組學生優先分配隊員的職能,從而完成任務。學生根據老師的任務要求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實施,每組首先由隊員選出小組隊長,并由隊長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分配給每個成員獨立的工作,如網絡查詢員,書本分析員、時間督導員、成果總結與匯報。學生通過這一過程,清晰明了學習目的,并明確了查詢與分析的工作,再由全員進行討論與研究,最后由隊長進行闡述,切實的做到了每位學生都參加、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獲。
評判是分組課程的最后階段,也是總結階段。在如今極力發展素質教育,使得很多教師走入了一個盲區,認為教學當中的過程尤為重要,進而忽視了評判這一重要的階段。過程雖然能夠培養鍛煉學生對學習的樂趣與協同能力,但美術教學更應當教會學生繪畫技巧與一些美術知識,這才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課程當中學生是否得到的了收獲,掌握了繪畫技巧并且提高了繪畫能力,這些都是要經過最后的評判階段作出總結與概括,也使得教師對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綜述全文可知,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初中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與以前相比有著明顯的提高,并且在合作學習中收獲許多樂趣,也逐漸培養了他們的美術學習的興趣、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能力。假如美術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更為細致的因材施教,有效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為初中生營造更優渥的學習環境,合理分組、科學指導、客觀講評,那么合作學習模式一定可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斬獲更理想的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