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瑤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太源鄉中心學校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就是數學,買菜付錢計算人數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小學數學所學的就是一些簡單的四則運算啊,測量工具的認識等等,學會了這些知識在生活中可以進行簡單的運用,那么如何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講講:
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未經開發,很多時候處理問題都是通過看到聽到聞到來決定的,例如我們在學習加法時,問到一個小朋友說,3加2等于幾,有時候學生就反應不過來,這時候如果先給他三塊糖再給他兩塊糖問他現在有幾塊,這樣他就會明白,數量上的對比可以加深書本上的記憶,在現實與抽象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很多小學生對于數字并不敏感,學習四則運算時常常算錯或是想不明白,這時候多舉例子,比如學習乘法,3乘以2等于多少,學生會抓耳撓腮的想,其實我們還可以通過糖來舉例,一份有三顆糖,有兩份,那么一共有幾顆糖,因為小孩子都喜歡吃糖,所以一下就明白了運算的過程,等到九九乘法表記憶的相對熟練時就可以將這些帶入,然后進行數學思維運算。
而通過這樣一種舉例的方法是因為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為薄弱,而直觀思維較為活潑,所以將這種舉例法帶入教學一方面是讓學生更容易去理解,還有就是讓學生可以將注意力更加的集中,有助于學習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時的進行一些獎勵,這樣學生學的也開心,老師也輕松。對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有著相當的促進作用。
在小學數學中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我在這里進行簡單的概括,一是數量,例如有幾根手指,還有對于一些長度的測量等,要有相對快速的讀數方法,和一定的思維能力。二是計算,一開始是通過掰手指等方式進行簡單的教學,到了后來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但是這里的計算并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通過理解盡早的培養抽象思維。三是分類,像是三角形、四邊形,需要培養一定的分類和辨別能力,將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這樣對于幾何思維有一定的啟蒙作用。四是對應,將所學知識進行對比與聯系,了解他們的區別和共同點,對于理解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五是解決,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思考去總結,將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然后運用在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中,這樣有助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五個方面是在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和訓練的方向,將這五點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很好的鍛煉出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為以后接受更加復雜的數學知識時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如何培養思維能力呢?我總結了三點:
一是設置懸念,給學生留出時間去思考去創造,要松弛有度地進行講解,講完書本上的內容留下一些懸念,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思考的同時復習課上所學的內容,如在學習10的分于和時,可以通過粉筆的多少讓學生進行猜測,粉筆盒中有十只粉筆,然后學生摸到幾根老師就猜剩下有幾根,這樣一來每次都能猜對,學生就會想這是為什么啊。數學知識的神奇力量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興趣,使學生趣味盎然地參與學習,積極思考。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可以讓學生的靈感噴薄而出,從而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二是溫故知新,數學是一個系統性特別高的學科,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所以在學過舊的知識后,老師可以根據要學習的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來進行復習。以舊知識為基礎來學習新的知識,這樣一來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以讓知識以一種非常緊密的聯系方式所記憶在學生的腦海中。例如我們在學完數量關系后,再進行四則運算時可以將數量關系也帶入進入,舉一些生活中的購物例子對于兩個知識進行融合,學生覺得學過卻又有新的變化,所以就會更喜歡學,更愿意學,更加努力鍛煉思維能力。
三是求同存異,在學習知識時不可以完全的照抄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所以我們才會去思考如何培養思維能力,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體現在自身的思維活躍度,對于知識的舉一反三地能力,再對于所學知識運用自己的猜想和跳躍式思維去理解。擺脫思維定勢,多使用不確定答案的問題來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樣才會有規律的暴露學生的思維弱點,以便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開發。
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所以,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才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