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游縣文化館
“魅力青年才藝大賽”活動采用激勵、引導、推進、創新的運作方式,結合政府文化惠民中心工作,突出鄉村社區群眾主體地位,堅持“發現新人、培養新人、推出新人”的目的,凸顯“本土性、草根性、全民性、互動性”特色,在龍游城鄉掀起全民娛樂高潮。
(1)引入社會力量運作,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機制。魅力青年才藝大賽活動,著力創新思路和方法,積極探索基層文化活動新型運作模式,將社會企業和文化公司這一要素引入活動操作全過程,多渠道爭取資金,特別注重鼓勵社會資源參與文化建設,將群眾文化活動推向大眾,推向市場,逐步改變文化活動由政府大包大攬,唱“獨角戲”的局面。大賽由龍游縣文化館牽頭,敞開大門,吸引社會文化單位參與,與有著較高創新創作水平的龍易傳媒文化公司合作,通過出讓大賽冠名權和廣告位,引入非遺文化產品推介等方式,吸引了“華都首府”、“嘉溢新城”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在確保活動公益性質的基礎上,將政府公共財政與社會資金相結合結合,推動社會各界進一步支持和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探索出了一條“文化搭臺、群眾主體、社會(企業)參與”的群眾文化發展路子。
(2)找準活動定位,拉動人氣吸引群眾關注。活動策劃舉辦堅持從龍游群眾文化活動現狀出發,將活動定位最具活力、最富朝氣、最有創新的文藝青年層面,作為社會中堅群體,展示的是新時期的“龍游精神”。整個活動過程實行“零門檻”、“零距離”,只要你有才藝就可登臺一展才藝,海選參與者遍布市民、農民、部隊官兵、企業職工、外來務工者、大學生等各行各業,充分展現了大賽“草根性”和“全民性”特色。活動正式啟動后,群眾受現場氣氛感染,參賽愿望尤為強烈。企業員工來不及脫下工作服便登上舞臺,農村女踩著優美舞步變身草根明星……每場海選登臺者踴躍,時間都在3個小時以上,參賽人員均在70人以上,真正辦成了一場曬谷場上的“達人秀”,草根、本土、親民,充滿了民間智慧。
(3)多頻共振宣傳,提高品牌宣傳推廣效應。賽前,活動承辦方印制了近萬份宣傳海報在城鄉廣為發送。每場海選結束后,及時制作網頁通過微信平臺開展向喜愛的草根明星“點贊”活動,并將“點贊”票數計入總分。在決賽環節,為確保比賽結果的客觀公正,還精心設計了由10名文化志愿者和10名“最美龍游人”群體代表組成的大眾評審團,分別向喜愛的“明星”投票活動,同時提高了社會參與面。
(1)探索了一條打造群眾文化品牌的新路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不斷向多層次、多元化發展。但若僅僅依靠單一的政府撥款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資金方面還顯得捉襟見肘、難以為繼,適時適地將社會力量引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等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是對政府辦文化的一種有效補充手段。大賽的合作方為龍易傳媒文化公司,該公司在舉辦文化活動方面有著較高的水準,利用自身團隊優勢,在制定活動的流程、宣傳模式等方面積極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活動氛圍。同時,“華都首府”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通過活動冠名參與其中,既有效宣傳了企業形象,又解決了主辦方的活動經費等問題,實現雙贏。
(2)搭建了一個激發群眾文化自覺的新平臺。開展文化活動,說到底就是讓老百姓可以通過群眾文化“樂”起來。魅力青年才藝大賽打破了原有模式,根據“自愿、自薦、自演、同樂”的原則,讓群眾成為活動主體,許多參賽選手認為一方面能夠使自己的才藝得到展示,同時也能為老百姓帶來歡樂感到由衷的自豪。在老百姓的舞臺,老百姓演、老百姓看,真正實現將群眾的興奮點從麻將桌、是非場中轉移到健康積極的文藝活動中來,滿足了群眾自我超越、情緒釋放的強烈愿望,提升了基層群眾樂享文化的幸福指數。
(3)發現了一批植根民間草根文藝的新明星。大賽活動歷時3個月,數以萬計的群眾參與到活動中來,其時間跨度之大、參與群體之廣、演藝水平之高均創歷史之最。雖然許多參賽人員都是第一次走上大舞臺,但他們都非常珍惜這展示自我的舞臺。比賽中,所有參與演出群眾克服種種困難,認真對待每次演出,有的請來助演團隊,有的請來親友團助陣,努力把最好的才藝展現出來。縣文化館因勢力導,將優秀選手組織起來成立了龍游縣文化館青年藝術團,將重點在輔導培訓、業余演出、節目創作等方面提供機會,他們也十分珍惜機會,紛紛表示要再接再厲,不斷提高自己,為基層多提供更多更好的藝術表演,在2017年“魅力青年才藝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青年歌手張濤、賴心成、李爾,經過龍游文化館專業老師輔導培訓,參加了浙江省文化系統歌唱比賽,獲得了多個金獎的佳績。歷屆大賽獲獎的30多名選手作為文化志愿者,常年活躍在城市社區、鄉鎮街道文化站、農村文化禮堂等基層文化舞臺上,為我縣基層公共文化注入了新的力量。
2018年龍游縣文化館將在前幾年才青年藝大賽的基礎上,盡早提出方案,進一步提升活動組織水平,傾力打造“龍游魅力青年才藝大賽”,讓該活動常辦常新,魅力無限,成為我縣公共文化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