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
伴隨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對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重視程度日益增強,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負面信息一旦傳播,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高校的教學秩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我們要認真分析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形成,科學地提出針對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引導策略。
高校學生突發事件一般發生在校內或校園周邊,嚴重傷害大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嚴重影響高校正常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秩序。高校學生突發事件并不是偶然的,具有一定的預設和關聯性,呈現出突發性、應急性的特點,高校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原則,做好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理應急預案,保證廣大教師和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的形成主要是高校師生針對高校突發事件,從自己認識的角度闡述自身對于事件的觀點和看法,進而通過新媒體傳播引發社會及廣大網民對事件動態的關注。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具有主體特殊性、觀點自主性、傳播快速性等特點。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主體一般是教師或者大學生,針對事件通過網絡媒介發表自身的觀點,但由于個人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層次差異,對于事件持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是,網絡是一個虛擬的平臺,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極易引發網民的偏激觀點,產生負面的論斷,引發持續性的熱議。高校學生突發事件也容易在網絡傳播中被錯誤的理解,形成錯誤的輿論觀點,導致事件朝著歪曲的方向發展,嚴重影響人們的認知和對事件的科學判斷。因此,正確的網絡輿論導向對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認識、處理和解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前,部分高校對于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危機意識較為淡薄,倘若高校發生學生突發事件,高校的第一反應和做法則是處理學生突發事件本身,而缺乏網絡輿論危機意識,沒有重視網絡輿論背后的負面作用和影響。高校學生突發事件一旦發生,高校的一般做法是封鎖消息、規避風險,維護高校自身的形象,卻沒有充分認識到網絡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大舞臺,刻意地隱瞞或規避事實真相,不僅不利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有效處理,而且導致突發事件信息不能正常的傳播,網絡上會流傳歪曲、誤導的真實情況的錯誤信息,嚴重造成網絡謠言肆無忌憚的傳播、人們滋生社會恐慌的情緒,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高校學生突發事件一旦發生,一般情況下,高校采取的是有效地解決和處理好相關事件,避免事態蔓延。但高校卻忽視網絡輿論引導作用,因為伴隨著互聯網事業發展,網絡輿論好比導火索,信息瞬時傳播,一發不可收拾,導致網絡輿情急速升溫,嚴重影響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秩序。同時,高校在處理學生突發事件善后工作時,高校僅僅是給大學生精神的安撫,并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給予大學生真正的引導和幫扶,缺乏健全的網絡輿論引導機制。由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具有較為復雜的因果關系和較難預測的發展態勢,因此高校網絡輿論引導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高校信息間暢通的溝通渠道有助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快速引導,有助于盡快地平息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有助于維護良好的高校教育教學秩序。但是,當前部分高校信息間的溝通渠道較少且不暢通,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信息獲取平臺。每個信息溝通渠道都是獨立的個體、各司其職、各自為政;各個信息溝通渠道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缺乏有效地聯通;單個的信息溝通渠道在搜集、處理信息時,普遍存在搜集速度比較慢、缺乏時效性。因此,高校信息間的溝通渠道不暢通導致高校很難在第一時間掌握有效的網絡輿論信息,不利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及時、快速地處理。
目前,高校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成為衡量高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考察指標。當前,高校網絡輿情應對能力不足,具體表現在:高校行政管理者面對學生突發事件的公關能力、應急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針對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高校在網絡輿情監管方面還存在不足,對于突發事件事前始料不及,事中、事后高校只能消極被動地接受和處理;高校將重心放在學生突發事件本身,然而對于學生的心理狀況的關注較少;高校在網絡共享平臺建設層面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高校要不斷增強網絡輿論危機意識,建立和完善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預警機制。一方面,高校成立應對學生突發事件領導小組,采用新聞發布會、官方媒體及時公布學生突發事件的發生原因、進展情況、處理情況等,積極取得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主動性,有效地避免網絡謠言、不實信息和虛假捏造信息的傳播,保證高校良好的社會形象。另一方面,準確地掌握網絡輿情的演化路徑成為高校化解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關注點,高校要進一步完善學生突發事件的預警機制,時刻關注社會輿論、高校師生對突發事件的觀點看法、認識的傾向性、反響程度等,科學地預判網絡輿情存在態勢和發展走勢,使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引導更有針對性。
為了更好地加強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引導工作,高校要健全和完善網絡輿論的引導機制,加強對學生突發事件的事前監督、監測和預警功能,實現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實時監控,加強高校網絡輿論引導的控制力,拓寬高校網絡輿論引導的覆蓋面。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要密切關注大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幫助大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加強思想教育和引導,提高大學生應對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能力和識別判斷能力。同時,高校要高度重視文化的導向作用,充分發揮高校校園文化的主陣地作用,通過宣傳欄、學校網站、專題講座等形式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輿論觀,做到不傳謠、不信謠、實事求是、不歪曲事實。高校引導師生堅持科學、理性的態度,正確地看待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起因和發展變化。
暢通快捷的高校信息溝通渠道對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引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要不斷加強和完善高校信息間的溝通渠道,充分發揮高校各個信息溝通渠道之間的溝通、協調和聯動作用,使整個高校信息間的溝通渠道成為一個系統的網絡輿論信息平臺,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網絡輿論的實時監控、分析和預測,實現網絡輿情監測、管理和控制的科學化、動態化。同時,高校加強網絡平臺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剔除虛假、不真實的網絡信息和網絡內容,對于每一個發言者的言論都要嚴格的把關,科學地分辨言論的真偽,并規范信息發布渠道和發布內容,切實營造一個純潔干凈的網絡環境和網絡空間。
當前互聯網事業的迅猛發展,針對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高校應該及時調查、處理事件,通過網絡平臺、官方媒體公布事件的真相、確保高校學生突發事件信息的公開透明、真實有效。高校要不斷加強學生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的引導,通過專題培訓、學生突發事件模擬等形式的培訓,不斷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者公關能力、應急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高校要充分利用高校網絡共享平臺,公開發布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起因、進展情況,實現網絡信息的公開透明,有效防止虛假信息傳播,有利于維護穩定的校園環境;高校要強化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監管力度,調節學生突發事件給大學生帶來的不良情緒,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
綜上所述,高校要高度重視高校學生突發事件,加強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管理,不斷增強網絡輿論危機意識,完善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健全高校網絡輿論引導機制,完善高校信息間的溝通渠道,提升高校網絡輿情應對能力,充分發揮正確的網絡輿論的導向作用,不斷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切實維護高校的教育教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