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州航海學院
黨的十九大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海洋強國,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
目前我國航海人才缺口較大,航海類畢業生供不應求,造成航海類人才供不應求的原因主要是就業觀念的變化和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學院航海類學生培養為例主要有以下問題:(1)招生困難。由于陸地聚居與農耕為中心的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海洋文化氛圍較為淡薄,社會對航海類專業的了解度比較低,海員職業的缺點被無限放大,大多數人認為海員生活特別艱苦和單調,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船岸收入差距縮小,造成了多數學生不愿意報考航海類專業,對航海類專業的招生造成一定的困難。(2)專業思想不牢固。一方面因為學生是被調劑到航海類專業,對專業的認識不夠,對專業的學習興趣冷淡,一進來就想著轉專業,存在人在心不在的現象;另一方面,航海類專業學生實行半軍事管理,管理強度相對其他非航海類專業來說要求高得多,航海類學生有一定的心理不平衡。(3)船員大證通過率不高。在船員培育方面,因為學生是調劑的原因,認識基礎相對較弱,專業思想不夠牢固,在專業學習和船員訓練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全身心投入,造成船員大證通過率不高。
針對社會對航海類專業和船員認識不全面的問題,學院結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如2017年暑假,由學生黨支部牽頭,以學生黨員為牽引,開展“喚醒藍色基因 激發航海熱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分別到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居住地的十幾所中學進行海洋文化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黨員服務角”工程結合黨員培育和朋輩教育,一方面,在黨員的發展與培育上,學生黨員簽訂幫扶《責任書》,精準落實幫扶對象,同時要求黨員在幫扶的過程中,每月寫思想匯報,匯報幫扶情況;另一方面,利用學生主體作用,發揮朋輩教育的優勢,以學生黨員“一對一”幫助受困學生的形式,有效地加強學生專業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正確認識。
組織學生到廣東海警3307輪等教育基地參觀,進一步牢固了學生的專業思想。黨員教師利用其專業背景,主動承擔班主任工作,結合班級日常管理,深入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同時,黨員教師義務帶領學生參觀專業實驗室、結合實驗室設備講解專業知識,進一步加強專業思想教育。
教師黨員帶頭,組織學生進行考證復習,并且利用課余時間,對考證學生集中指導;同時,學生黨員積極組織同學進行復習交流,互相探討考證相關問題。通過師生黨員帶頭,課后輔導,考證通過率取得明顯進步。
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需要航海人才支撐,人們對海洋文化認識不深入,影響了航海人才的培養。本文充分發揮黨員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黨員為牽引,通過對海洋文化的宣傳、幫扶和輔導航海類專業學子的學習與成長,有效促進了航海類人才的培養。
將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與專業建設和推廣相結合,有效推動專業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利用社會實踐對專業文化進行宣傳,更加有助于增進社會對專業的了解程度,破除因專業認識不足帶來的招生瓶頸。
將黨員發展與朋輩教育相結合,進一步豐富黨建工作內容。黨員發展考察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黨員與受困學生的一對一幫扶,促進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與成長,發揮了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結合朋輩教育的優勢,補充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更好地優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黨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帶動全體學生成長成才。通過教師的縱向指導和學生之間的橫向探討,發揮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人才是第一資源,高校要充分調動各種人力物力,設置各種載體,為培養優秀人才提供重要保障,這是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