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西昌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大學階段開展教育的重點。其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要求教師對思想政治進行更加深入地滲透,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因此,為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發揮作用,就需要從人文角度對其進行滲透。使得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學習特點,還能夠簡化教育結構,對于強化人文教育效用有較大的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大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主要使其可以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其日后的整體發展提供基礎條件。在人文視角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讓高校規范教育思想及行為,使得教師能夠以人文主義思想為主,發揮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積極性,這樣才能使其進行思想以及情感上的思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具備較強的思想意識。因此,在人文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體現較強的人文關懷,讓學生能夠被尊重、被理解以及被平等對待。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釋放自己的思想特點。部分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由于就業壓力而產生一定的思想情緒,還有部分學生會由于家庭、情感等方面的原因出現一定程度的抑郁傾向。高校就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對其壓力進行緩解,使得學生的精神能夠更加積極,發揮人文教育作用。這種教育行為及思想對于大學生的整體發展來說,有較強的作用。
在人文角度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求教師與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學校負責人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一定的規范,讓教師能夠利用正確的教育行為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人文教育要求高校教師以及負責人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其能夠針對當下的問題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發現學生存在思想問題就需要對其進行改正。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以及交流,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性,體現教育的人文關懷。
不同的學生,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學習能力以及其思想方面。基于人文角度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征進行了解及分析。這樣能夠使得教學方案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大學生正處于思想趨向于成熟的階段,其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并且會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以及性格特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方式等進行了解,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及規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深刻體現自身的主體意識。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體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可以受到思想教育的啟發。
思想政治教育與情感需求有較大的聯系,學生的情感需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其自身的思想特征。為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體現人文性,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情感需求進行關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現自身的情感需求,并且對其進行合理的釋放。部分學生面臨較大的壓力,對于自己畢業之后的需要走的路途有一定的困惑,因此會產生心理問題。這種學生經常會將自己的情感通過網絡釋放出來,因此,為了使的思想教育具有較大的作用,教師就需要對其進行人文教育。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單獨交流,了解其情感困惑,還可以對其進行心理輔導,使得學生能夠體會到教育過程中的人文關懷。
任何教育工作的開展都需要與生活進行一定程度的聯系,這樣才能體現教育的全面性。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聯系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將思想政治理念滲透到生活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開展理論教學,還需要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一定的實踐。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思想政治學習,其可以討論時下的熱點新聞,并且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課后開展課后小課堂。這種方式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人文視角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求教師及學生提升對其的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將理論教學與生活進行聯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實效性。這樣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強化教學實踐,體現教育的人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