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萍/閩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輔導員作為一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適應復雜高壓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就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完善自己。隨著兩微一端的發展,如今的大學生個性強,思想活躍,輔導員除了要完成事務性工作外,還應結合自身特長和職能的特點,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寬口徑知和全面發展能力,才能做到輔導員專業化、專家化和職業化發展,擺脫職業枯竭感和倦怠感。一方面,輔導員要系統學習心理學,比如考取心理咨詢師證書,能主動根據大學生心理普查,聯動心理健康中心,解決大學生中頻繁發生的心理問題,努力提升自己在工作中溝通能力和心理將康教育咨詢教育能力;另一方面,針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知識的要求,鼓勵輔導員考取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總之,輔導員做的是“人”的工作,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在工作過程,需要充分利用工作內八小時和工作外時間,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善于學習和進步,是一個輔導員不斷進步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向前進的基本保障。
首先要求輔導員在自己的主陣地上要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工作中嚴格按照規定辦事,在學生獎助貸減補等工作中公正公平公開。要認真為大學生辦實事、解難題,做好大學生的評優評先評困,做好大學生事務管理和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加強家校聯系,共同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奮斗。其次要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增強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感悟。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起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是不斷內化滲透的過程,要求輔導員營造與之相應的接地氣的校園文化環境來固化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輔導員應協助學生處,團委會等舉辦:宿舍文化節、525心理健康活動、各種志愿者活動等喜聞樂見的文化校園活動。最后輔導員要在主陣地上管理好班級事務。班級是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做好班級建設是守住陣地練好內功的第一步。加強班級學風建設工作對班級成員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學校期間接觸最多的就是輔導員,輔導員的言行具有強烈的示范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被同學們容易接受,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就必須重視輔導員的榜樣作用。輔導員根據專業特點制定適合專業班級的班級公約,選拔班干部的時候要遵循民主和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從而實現班級和諧發展。
進入新時代,輔導員要創新工作理念、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作用、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過去輔導員一般只通過單獨談話或召開座談會與學生交流,在信息時代,網絡平臺區別于傳統交流方式,具有的互動性和即時性,能為輔導員與學生間搭建起一條暢通的交流平臺:通過這些平臺輔導員能更加即時全面真正了解學生的工作生活學習。大學生通過各種網絡平臺上發自己的思想動態、學業的疑惑,對社會的熱點新聞看法等,輔導員通過對這些動態對學生進行簡短的評論可以增強師生互通,同時能抓住學生的思想特點,有針對性地通過幫助大學生擺脫思想或實際困境,并適時的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解決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相結合的原則;輔導員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傳播學校的規章制度,通過網絡平臺宣傳宿舍衛生安全用電、注意防火防盜等信息,加強與學生溝通,實現師生雙向互動。大學生是一個對網絡接觸程度較高的群體,個性特征明顯,思維活躍,對新事物掌握能力強。面對95后大學生群體,作為新時代的輔導員,要深入了解大學生的主流文化,增強網絡運用能力,同時要懂得大學生的的網絡語言增進與學生的交流。學生都喜歡“秒回”的老師,學生需要的是:輔導員老師既要無時不在,還要能跟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作為輔導員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新媒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獲得感。
總之,高校輔導員要與時俱進,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樹立終生學習的教育理念,不斷促進大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健全發展,真正把大學生培養成為擔當復興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社會主義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學生家長日益增長的對高質量教育的需要和教育質量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面臨著教育領域的新矛盾,輔導員面對更多的機遇同時也面臨更多的挑戰。新時代輔導員需要不斷的更新觀念,探索工作的新途徑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