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足球與校園足球。足球是世界第一大運動項目。隨著足球運動飛速發展,這項運動也已經走向校園,成為學生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我們稱之為校園足球。近幾年來,校園足球已經在全國大中小學中蓬勃開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讓青少年體驗到足球運動所帶來的特有樂趣,也有助于培養集體主義、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遵守規則等優良品質。當前,除了體育課教學、運動隊水平的提高、足球文化宣傳等,在足球普及方面還急需一些活動的載體。
(2)體育大課間。大課間體育是近幾年在課間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校體育新的組織形式。它既是課表上規定的體育內容,又是為達到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的要求,有組織、有計劃開展起來的一種體育活動課程。現階段,大課間活動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或者說瓶頸。
(3)足球大課間活動。以上兩方面情況使得足球大課間活動應運而生。所謂足球大課間,也就是指以足球為主要內容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她既能解決當前大課間活動的存在問題,又為校園足球發展提供了支持。
作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筆者所在學校自2017年9月起,針對足球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進行了專門研究,制定了一整套活動方案和計劃。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形成了很好的實踐經驗。
通過足球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鍛煉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促進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全面素質。
一是全員參與原則。以“陽光、運動、健康”為主題,將全體學生作為大課間足球項目活動的對象,做到人人參與,人人鍛煉。二是科學性趣味性相統一原則。遵循活動項目運動負荷的規律和學生自身素質的規律,在有限的時間內,適當、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和強度。在項目設置上不斷發展翻新,保持新鮮、有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三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則。根據運動場地條件和實際,合理規劃足球活動場地。結合職業學校特點,按照年級、專業、男女生比例等方面的不同,分層次、分類別制定足球項目活動內容。四是安全第一原則。完善安全工作制度,落實安全工作責任,預防為主,保護到位,避免安全事故和安全傷害的發生。
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后為全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二節課后為系部大課間時間;每月第一個周二、周三、周四的系部大課間為足球項目活動,活動時間為30分鐘。活動內容是:各系部的足球隊進行足球專項訓練。其余三個年級的所有班級進行足球基礎技能的學習訓練及足球游戲。主要包括網兜踢球、踢固定球、四角傳球、運球繞桿、射門、搶截球游戲等,每次進行兩個項目,每月進行輪換。在此基礎上,每學期開展校園足球吉尼斯活動,包括兩分鐘墊球、足球繞桿等項目,評出全校吉尼斯之最。
一是指定專業老師負責各年級足球項目活動的指導,讓所有學生掌握各自活動項目的技術動作和要領。二是指導教師按照活動方案準備足球等活動器材,條件允許的,學生可在指導老師和班主任的指導幫助下自制簡易活動器材。三是要求指導老師和班主任在大課間活動期間始終和學生在一起,作相應指導幫助,隨時關注學生身體狀況,確保大課間活動有序、健康、安全地進行。四是制定大課間活動統一評分標準。學生處、體育教研組對大課間活動情況進行巡查、監督、評分,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和解決,每月一次在校班會上進行講評,列入班主任考核及班級評優評先內容。
經過將近一年的探索實踐,好的方面,足球大課間活動內容相對豐富,參與面廣,強度適中,與足球活動有機結合,學生興趣濃厚,有利于校園足球的發展。結合過程中發現的一些不足之處,就下一步足球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提出幾點建議。第一,進一步加大重視程度和資金保障力度。在學校方面,要結合實際加強足球大課間活動的研究、探索和組織。在教師方面,要充分認識大課間活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和參與。同時,針對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運動場地和活動器材不足的現狀,加大學校專項資金的投入。第二,加強對活動內容的針對性設計。每個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個學校學生的年齡、專業、結構等也不盡相同。在設計足球大課間活動內容與形式時,必須要靈活運用,因地制宜,正確處理好形式與內容之間的科學關系,使之更加貼近實際,增強效果。第三,加強對活動組織者的業務培訓。足球大課間活動只有在體育老師的組織下,在班主任及其他老師的親身參與和指導下,才能讓學生積極投入。教師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到足球大課間的實施和效果。因此,必須加強教師的相關培訓,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第四,探索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足球大課間作為一個新興的活動項目,需要從量化的角度對其活動做出科學的分析。而目前在活動組織管理上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要進一步進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