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作為消防安全隱患的主體,一定存在著各種問題,因為內因一直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一是許多保衛處不具備專業的消防技能。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當高校發生火災時,要及時采取措施以防止火災惡化,而消防部門從出發點到學校需要一定的時間,在火災現場需要的爭分奪秒保證人員安全、減少財產損失,因而,學校保衛部門是最佳選擇。但是保衛處的工作人員有些并沒有接受過關于消防安全的培訓,加之面臨突發情況可能會手忙腳亂,很難及時減小火勢,保證人員安全。二是許多學校的保衛部門消防設施不足。對于大多數高校來說,滅火器是主要的消防設備,但發生火災時,如果是易燃物品火勢很難控制,僅有滅火器是不足的,需要專業的滅火設備才能在發生大火時防止火勢擴大;有些學校雖然也有充足的滅火器,但因為常年放置不用或缺乏管理維修,在發生小火時才發現滅火器已損壞,錯過了最佳的滅火期。三是學校對學生缺乏相關的消防安全教育。許多高校只注重學生的淺層的教育問題,認為學校只要承擔學生課本教育,對于安全教育卻并不重視;許多高校開設的也有安全教育課程,但是由于其它科目老師占用、學生逃課等原因并未起到教育作用。
內因、外因推動事物發展,高校消防事故發生率高,除了學校自身管理不善的原因,還有一些外部因素。一是高校人員密集。隨著國家不斷重視教育,高校生源也不斷擴大,教師招聘也不斷增多,學校管理人員也會相應增多,學校人員增多,教育水平不同,知識素養也有所差異,安全系數降低;有些人員的防火意識不強,不能時刻注意安全隱患,給自己、他人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二是高校周邊環境不佳。學校的建設可以拉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各種小吃攤、商品店、娛樂場所等會開設,這些也會吸引來一些群眾,周邊也會有當地居民,他們素養參差不齊,有些人會進入學校,給高校消防安全帶來威脅。三是學校用電、電線問題。隨著學校擴招,各類人員駐入,因而學校不僅有教學區、宿舍,還有教師公寓、娛樂區等,這些對需要用電,高校對電的需求大,電器繁多且集中,極易發生火災;有些學校屬于老校區,電線年久失修,電線可能存在老化的問題。
許多學校在招聘保衛部門的工作人員時,對其身體素質、心理應變能力、承受能力、安全技能要求較寬,導致學校在發生火災事故時,保衛工作人員無計可施,錯過了最佳的滅火期。學校保衛工作人員應該不斷增強自己的安全意識,提高自己的消防技能,不斷充實自己。保衛部門可以定期組織關于消防安全的講座,講解消防隱患,使工作人員可以時刻注意一些火災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組織保衛部門工作人員入職前在消防部門進行為期一周的實訓,參加消防演練,學習消防理論知識和急救方法;當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消防知識。
保衛部門在發生火災時,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火災現場,避免火災的蔓延,但是許多高校保衛部門由于設施不完善,錯過了最佳的滅火時間。雖然學校保衛處的消防設備不能做到如消防部門完善,但是可以在資金足夠的前提下購買簡單的消防設備,如滅火器、防火卷簾等;除此之外,也應該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電話、應急廣播等設備,使學生可以最快的逃離火災現場,并第一時間通知保衛部門和消防部門,使他們快速救火。
學生作為學校的主要群體,對安全問題也容易忽視,因此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一是可以組織學生定期進行火災逃生演練,使逃生技能真正用到實處;二是講解火災事故的嚴重性,引起學生對火災隱患的重視;三是每月組織學生學習消防器材的理論知識,并教會學生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在火災初期可以憑借自己的知識撲滅小火。
對于有些老校區,線路老化是嚴重的安全隱患,對此,保衛部門要不定期地進行檢查,避免火災的發生;學生公寓有時會有因為使用大功率或質量不佳的電器造成火災,保衛處應協同宿舍樓管共同管理學生用電問題,使電器安全隱患消失在萌芽。
高校火災問題已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學生在校接受良好的教育,高校也應該承擔起保證學生安全的責任,對于學生成長來說,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當然,做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離不開保衛部門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