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方志/西南財經大學人文學院
高校在開展廉潔教育的過程中,通常采用專題課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由教師主導,學生傾聽,屬于“一對多”模式。該模式創設的教學氛圍相對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影響了教學效果。微信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一對多”教學模式,比如可以通過微信建立微信群,同學在群內就可以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有助于學生探討問題,也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實際想法,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具有幫助。
建立微信討論組有助于學生積極發言,同時,微信討論組中的話題就顯得格外地靈活。其談論的話題包羅萬象,微信作為即時通訊手段,允許討論參與者對當下熱點問題進行實時追蹤,保證了內容的時效性,十分有利于廉潔文化理論與生活實際問題的有機結合,大大增強教育的效果。[1]
首先,高校在教育宣傳過程中,會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的方式,強化高校自身對外宣傳、與外界交流的能力。不過,公眾號內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教育氛圍,話語間充斥著嚴密的邏輯性與理論性,主流語言主要以官方信息為主;[2]較為官方的主流語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脫軌,學生對此類信息的閱讀、分析興趣相對較低。即使內容中增加了廉潔教育的內容,但是,由于語言枯燥、專業化嚴重,也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高校公眾號缺乏專業的管理、維護,限有的少數管理人員很少能夠抽出大量的時間去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狀況。所以,導致高校公眾號內容更新緩慢,更新的少數內容又嚴重缺乏與學生實際生活、學習有關的內容或板塊,從而就導致了公眾號無法發揮廉潔教育作用。最后,學生在現代學習中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往往會借助微信表達、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者看法;同時,也會轉載一些未經證實的信息,這給高校的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
首先,高校應對網絡教育信息、開放性的多元化資源等進行科學利用,要給學生創設溫馨、快樂的廉潔教育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潛在生活體驗與道德感受。其次,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要和班級學生組建微信交流群,通過打造雙向互動平臺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明白廉潔行為的重要性,改善廉潔教育效果。
高校領導、教師等應該齊心合力一起為學生打造網絡廉潔文化環境,與此同時,高校領導及教師也要科學利用網絡環境,做好輿論導向的正確牽引。
在廉潔教育開展期間,教師要及的為學生普及、講解廉潔知識,高校各部門也要攜手為學生宣傳、普及廉潔制度及政策內容。其次,輔導教師要積極運用網絡渠道和學生展開溝通,要鼓勵黨員、班級干部主動參加學習活動,樹立良好榜樣。從而調動高校生學習廉潔教育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廉潔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
最后,高校廉潔教育教師要主動協助高校建立廉潔專題校園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并對校園及社會上出現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辨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相關知識,通過公眾號交流模式為學生面對面解答問題,使學生感受到高校對其生活與學習方面的關愛。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發掘事實本質,為學生樹立科學的廉潔觀念,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高校要為學生培養廉潔公正、誠實守信的思想品質,所以,高校在廉潔教育期間要追隨黨的發展腳步。因此,高校要圍繞“兩學一做”開展廉潔教育,同時要合理運用微信時代中信息傳遞快、共享便捷等優點,建立“兩學一做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中心”,對黨章黨規、系列講座等相關內容進行傳播,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的實際的情況和鮮活的案例,豐富大學生的教育平臺。教師開展廉潔教育活動期間,應合理添加負面案例,強化教育警示作用,給學生的思想、言行添加底線,從而約束學生行為,使學生成為一個“奉公守法,遵守道德”的好公民。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兩學一做”與“廉潔教育”內涵,對為學生培養“廉潔素養”具有積極幫助。
微信時代充斥著網絡謠言與暴力等問題,所以,政府部門應做好網絡信息監管工作。要通過完善法律法規的方式,強化微信審查發布管理能力,一旦發現規定違反者,要及時給予相應處罰。同時,還要構建信息自動識別系統,對微信公眾號信息進行全方位監測與管控。最后,要投入更多資金建設高校微信廉潔教育平臺,為高校創設良好的廉潔文化環境。
做好微信時代高校學生廉潔教育問題的探究與處理工作,才能提高高校廉潔教育水平、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廉潔思想觀念。
參考文獻:
[1]范麗紅.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6):189~190.
[2]林松.微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革淺述[J].東方企業文化,2015(1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