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新亞/河南工學院
志愿精神強調“奉獻”,這與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謀而合,兩者都在參與社會建設、服務社會需求、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大學生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更加貼近實際,了解大學生活外的社會,為大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做了準備,學生黨員參與到志愿服務中,思想積極進步,樂于奉獻能更好的帶動其他學生參與志愿服務。
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其基本目標是實現服務質量、服務能力、民主水平、工作水平和滿意程度的全面提升。通過黨員的先進性教育與志愿服務的先進管理模式的有機結合,可以大大推動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
通過志愿服務監督黨員踐行自我義務,有助于增強學生黨員的社會公益心和奉獻意識[2]。高校學生黨員的發展教育與志愿服務結合在一起,起到了在實踐中教育學生的作用,讓學生黨員在實踐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利于建設基層黨組織,學生黨員在實際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能力,也起到了學生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作用,從而大大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2016年9月,河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提出“志愿服務黨員優先”教育模式成立“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共產黨員服務隊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成果,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認真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開展黨員服務活動,使黨員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增強黨員意識、黨性觀念、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服務隊不僅要在校內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還要深入到社區、街道、養老院、孤兒院和貧困地區開展社會服務。黨員要在服務中增強黨性修養,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真正做一個“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經過一年的實踐,“共產黨員服務隊”品牌意識和功效得到廣泛認同和贊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增加學生對學校以及社會的了解。自“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以來參與學校迎新活動、新鄉市交通執勤服務、社區“文淵花園”系列志愿者活動、新鄉市高鐵站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取得明顯的成效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的開展,不但能夠考驗學生黨員的意志品格,還能夠激發學生自覺克服困難的意識,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提升心理素質。
2016年“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之后。機械工程系“青志部”參與志愿者人數較之往年人數有大幅度提升,參與服務時長較往年比明顯增加。志愿服務活動內容涉及很廣泛,關愛弱勢群體、義務勞動、環境保護、社區服務、文藝匯演等都是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學生黨員的加入使得志愿服務人數增加這就保障了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和完成,志愿者組織的長效管理機制得以在活動中順利實施。
隨著“共產黨員服務隊”的成立,機械工程系的志愿者活動項目相應增加,學生黨員參與到志愿活動的實踐中來,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鍛煉人才,更好的促進大學生的就業。
志愿服務一般是由學生黨員作為主導的,但由于學生黨員在總體志愿活動中人數較少,而且活動較為分散,一般以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活動為主,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揚的不夠充分,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在整個志愿活動中不夠突出。
志愿服務活動多為社區服務、關愛孤寡老人、義務勞動等,活動的樣式相對單一。而志愿服務是一項綜合服務,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淺,不能夠做到全方位的志愿者服務。志愿服務者需要綜合的素質,提前做好培訓才能做好志愿者服務,才能使志愿服務內容多樣化。
從機械工程系成立“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實踐經驗來看,志愿服務組織管理機制的建立,需要結合學生實際,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在不斷完善服務體系、豐富服務內容、拓寬服務渠道的同時,創新管理機制、健全服務認證和獎懲機制,結合黨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有效地推動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高校加強對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的管理,豐富服務項目、拓寬服務渠道、擴大服務平臺,發展自主申報、校內、校外提供相結合的志愿服務項目渠道,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目前高校志愿服普遍存在虎頭蛇尾的問題:即項目前期實施良好,后期維護及推廣則差強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志愿活動生搬硬套,缺乏新穎的創造思想,后期容易動力不足。
鑒于對其他高校黨員志愿活動內在動力不足等問題,我們在建設志愿活動的前期應該制定出長期的有效的發展機制,開發出多種多樣的志愿活動形式,將志愿活動同學校的學風建設、文明活動建設緊密結合;志愿活動應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中,從一開始的新生入學報到、新生入學教育、學習困難、生活困難學生的幫助等作為學生黨員服務的對象,通過學生黨員的志愿服務為同學為集體提供日常力所能及的服務。
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充分利用情感、榜樣和榮譽等激勵手段。感情因素對人們思想觀念有重要影響,積極的發現學生中的先進典型事例,積極的推廣宣傳這些事例,用志愿活動中的先進典型事例的示范作用,激勵其他學生以及學生黨員積極進取。我們也要進行相應的榮譽和獎勵,結合年度工作總結和黨建紀念日活動,對志愿服務先進黨支部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此外,加強志愿者活動過程中的經費保障和風險保障機制,對黨員志愿服務完成質量較好的支部可投入一定的黨務經費予以鼓勵[3]。
綜上所述,提出“志愿服務黨員優先”的教育模式,成立“共產黨員服務隊”,把志愿者服務與學生黨建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在實踐中得到增強;黨員群體的加入使得系部志愿服務平臺得到迅速擴展;黨員的加入使得志愿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學生黨員開展的志愿服務行動,促進系部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推動學校志愿文化的大發展,豐富了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