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蔚林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茅店中心小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不僅僅出現在一些企業單位,對教育事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漸漸地,微課已經運用到中小學校的各個學科當中。但是,由于當前微課進入教育教學的改革正處于探索階段,問題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要想更好的將微課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需要老師理解微課的真正含義,找到當前存的問題,進行分析,最終總結確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微課指的是:在精心課堂教學計劃安排下,借助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內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視頻或音頻的講解。這種碎片式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微課教學的特點主要有下面幾點:
第一,課堂教學時間很短。微課中視頻教學是核心內容,結合小學數學這門學科與小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特點,微課進行的時間一般為6到10分鐘,與傳統教學中的45分鐘一節課相比,時間是非常短的。
第二,教學內容少而精。微課教學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是微課中主要是針對某個特定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通過對這個知識點的精細分析,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第三,資源容量小。一般來講,微課中的視頻、音頻以及輔助資料總容量在幾十兆左右。這也就是說,學生在一堂課中所觀看的視頻或者音頻時間只有十分鐘左右。
第四,傳播多樣。微課的教學內容有很強的針對性,而且主題鮮明。小學生很容易將其轉化并進行傳播。又因為多媒體傳播高效、便捷、渠道多等特點,學生傳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網上視頻、手機傳播、貼吧討論等的。
剛剛開始進行微課教學時,很多老師都過于依賴微課資源,沒有思考其他因素對學生影響,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的成分太多,缺少了師生互動環節。這樣的話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僅僅限制在微課教學資源中,并沒有進行真正有效的自主探索學習。
在進行微課教學資源制作的時候,需要將其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聯系起來。但是,很多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只是按部就班課堂教材內容“照搬照用”,沒有引用相關的實例進行說明,也沒有與生活相聯系。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很容易使得微課教學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小學數學教學知識點并不多,但需要學生充分掌握,并能靈活運用。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借助微課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延展,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數學知識的大門,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那么,怎樣才能有效進行課外知識拓展呢?首先,老師可以向學生普及一些名人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更加了解他們,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比如說,關于數學家高斯就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高斯的父親是一間泥瓦廠的工頭,每周六都要發薪水給工人。三歲的高斯來泥瓦廠玩,這時父親正在發薪水,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算,錯了。”然后,他父親重新計算,發現小高斯是對的。這讓在座的人都非常的驚訝。如果老師將這個故事以視頻的形式展示,能很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了解到課堂以外的知識。其次,可以對作業完成方面進行拓展。作業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訓練,同時通過作業的批改,老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態度情況。在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將一些卷面整潔、書寫清楚、態度認真的數學作業在微課中為學生進新展示,作為榜樣的形式在班上出現。以此來激勵其他學生,嚴格要求自己,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微課教學中,課前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由于真正的教學時間非常少,因此每一環節的教學內容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一堂課下來,通常學生只有8到10分鐘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其他時間以自主學習為主。在這個空檔期,老師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強化訓練,很容易使得學生濫竽充數,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教學。所以說,這個時間段對學生進行訓練強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能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同時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往往用練習冊或試卷的方式讓學生訓練,但是在微課教學中,老師可以先進行視頻或課件PPT的例題展示,然后布置相應的訓練題目,讓學生進行課堂訓練。題目的安排一般是有簡到繁、由易到難。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解題的成就感,從而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廣大教師來講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毫無疑問,通過這種方式能加深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得到高質量的教學。但是,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它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改進和探索,致力于構建更加完善的微課教學。我相信在廣大教師的不斷努力下,高質量微課教學的到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