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工業大學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目前遼寧省的居民大多選擇下述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散步以及長跑、棋牌麻將、以廣場舞代表的各類體操、以羽毛球和乒乓球為代表的小球類運動、以籃球和足球為代表的打球類運動以及游泳等項目。而其中散步以及跑步的比例相對較高為54%,棋牌麻將的選擇率也達到了42%。故而目前遼寧省居民選擇的體育運動項目,呈現如下的特點,即場地要求和器材要求相對較小,且休閑性較強的運動項目明顯受到居民的青睞。
根據遼寧省的體育運動調查研究顯示,遼寧省居民的活動時長在1至2個小時,單次活動超過2小時的占比22%,每次時長在0.5至1個小時的占比23%,而活動時長低于0.5個小時的最少,占比僅為4%。總體上來說遼寧省居民的活動時長符合相關的要求與規定,但活動中低時長的占比仍然較大,這主要與城市體育建設不足與器材不足有關聯。
同時,在調查中還顯示了遼寧省居民每周的活動次數。調查中每周活動在三次及以上的人群達到了36.2%,一周進行一至三次的達到了27.9%,一周進行一次體育活動的達到了23.8%而不定期或沒有體育活動習慣的居民數量也達到了12.1%。通過上述數據不難得出,一部分的遼寧省居民目前已有穩定的運動規律及習慣,但仍然有一大部分的人群明顯呈現出沒有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的態勢。而深入分析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空余時間、經濟收入以及場地限制成為最主要制約居民開展體育活動的最主要三個要素。
在調查中可以發現,遼寧省居民最為主要的體育活動場所,是以公園廣場、體育場館等社會性公益單位為主,而在調查采訪的過程中,居民也表示如果要進行體育活動的鍛煉,大多愿意選擇不收費的公共區域。同時,隸屬于同一街道或同一單位的人群大多選擇結伴出行開展體育活動。而部分周邊沒有免費公共體育活動場所的居民,大多選擇在家中或小區內進行簡單的體育活動。
(1)遼寧省城市居民的休閑消費水平。根據調查反饋,在休閑體育上花銷不足50元的居民占到了57%,而消費在51元至100元的居民達到了28%,僅有15%的居民在休閑體育運動上花銷超過400元。從數據中我們得出城市居民在休閑體育上花銷總體偏低。
(2)遼寧省居民消費途徑。調查還顯示了遼寧省居民在消費上的具體途徑,56.2%的居民休閑消費主要來自于雜志報紙的訂閱,51.9%的支出用于衣物、鞋子等體育用品消費,屬于實物型消費。而在勞務消費上,23.2%的支出用于體育賽事的門票購買上,體育場地租賃約占19.7%,電影等娛樂消費占到了20.0%。根據上述調查,遼寧省居民的消費結構仍然不是非常合理,實物型消費遠遠超出觀賞和參與型消費。
(1)遼寧省居民的休閑時間相對較為充足,同時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也較為強烈,對體育活動能夠增強體質的理念也較為清晰。
(2)目前遼寧省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場所大多集中在如廣場、公園等免費場所,而居民結伴前往收費的體育活動區域的現象相對較少。因此,為進一步推進遼寧省居民的體育鍛煉的意識,各職能部門需要做好體育場所的建設工作。
(3)當前遼寧省居民在體育消費上以實物型消費為主,觀賞型體育消費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
(4)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各職能單位應當做好居民休閑體育活動的領導組織工作,并不斷做好如體育站、文化站的建設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如居民的收入情況、居民的閑暇時間等,展開更多趣味性且操作難度低的休閑體育活動,如踢毽子、廣場舞、跳繩等。同時,各區域職能部門還應當推動居民自發組建體育活動小組,營造更好的運動氛圍。相關的地方媒體部門也要積極聯動,做好體育運動的宣傳工作,讓更多的居民學習相關的體育活動知識,進一步推動健康體育活動意識深入人心。
(5)增加資金投入,為居民生活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物質保證。資金不足,居民缺乏體育活動的場所和必要器械,是制約遼寧省居民更好開展休閑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體育項目的建設工作應當成為各職能單位的重點任務,并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提高其資金投入的比例,以期更好開展建設工作。此外,政府還應當積極鼓勵各社會企業注資開展體育場所規劃建設,切實為居民提供更好的體育活動條件。
本文首先對遼寧省城市居民體育生活方式進行了分析,結合對未來如何優化居民體育生活方式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更好的促進遼寧省體育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繁榮。
參考文獻:
[1]曹素芳.城市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的差異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12):111~112.
[2]苗治文,李偉,韓軍生,劉德勝.體育生活方式的社會學評價[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8(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