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二幼兒園
近年來,甘南藏自治州合作市學前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變化,通過改擴建、新建各級各類幼兒園達到29所,為盡快緩解因改擴建、新建等幼兒園而出現教師緊缺匱乏的問題,截止2017年春季,已有90多名幼兒轉崗到市、鄉村幼兒園工作。這些小學教師轉崗到幼兒園任教。從小學教師轉崗到幼兒園任教簡稱“小轉幼”。全面分析甘南藏自治州合作市學前教育“小轉幼”問題,提高轉崗教師職業適應水平,以促進甘南藏自治州合作市學前教育的發展。
(1)“小轉幼”的轉崗教師的整體年紀都偏大,其身體和心理不能負荷一整天的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有從小學“拋包袱”到幼兒園之嫌;(2)“小轉幼”的轉崗教師所學的專業、所持有的專業資格證、多年積累的小學教學經驗,對幼兒園的保教工作都不對口,不能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解決幼兒保教工作中的實際教育問題;(3)“小轉幼”的轉崗教師在轉崗之前對幼兒教育并沒有做深入了解,導致轉崗之后期望落空,形成心理落差,從而消極對待工作,學習動力不足,專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較低;(4)“小轉幼”的轉崗教師在轉崗入職之處,沒有進行系統和的轉崗培訓,不能調整知識結構,加劇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小轉幼”的轉崗教師,對推進學前教育不僅沒有起到預期的積極作用,反而嚴重的影響和拖后了學前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制約了學前教育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藏族地區的學前教育的發展速度和水平。
第一步:召開轉崗教師座談會。了解她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站在她們的立場對她們的想法和感受表示認可,并予以安撫。第二步:認識新環境。幫助她們疏理新崗位的工作詳情,讓她們對新工作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第三步:點燃熱情。和她們一同找尋新崗位的工作亮點和興奮點,建立起初步的工作熱情。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幼兒園每個班級必須配備兩教一保,但在甘南州合作市有些幼兒園,每個班級只有兩名教師,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教師隊伍不穩定,有流動現象,影響了幼兒園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要克服困難,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藏區新建幼兒園每班配齊“兩教一保”,減輕教師的工作量,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業務,練習基本功,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同時為教師配備教學用書、教參、幼兒教育理論等書籍,加強園本培訓,安排教師多外出觀摩學習,邀請外面的幼教專家來園培訓,加強幼兒教師基本功的練習,短期內讓教師盡快適應幼兒園的工作,成為一群優秀的幼兒教師團隊。
首先,市幼兒園要負責指導并組織部分教研、觀摩活動,骨干教師要分點指導,把教研活動的面覆蓋到新建幼兒園。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牽頭,聯合甘南教師培訓中心中、甘南師范學校、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及市教研室等相關單位、部門,組織具有普及性的培訓或講座,重點關注資格不達標教師的培訓,同時還應注意培訓的周期性,不斷提高所有幼教師資的業務水平。再次,在培訓內容及組織形式方面進行探索、改革,不斷改善培訓效果。
首先,要提高認識。甘南州合作市在中小學教師轉崗工作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應通盤考慮,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特殊性和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長期性。努力遵循學前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從而對“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政策有一個全面、準確、完整的理解與把握。其次,年輕化。鑒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內在需要,幼兒園課程的實施以游戲及兒童獲得直接經驗為主,因此轉崗教師一般不宜超過35周歲。教師要年輕、清純、陽光、熱情、朝氣的帥哥靚妹為最好。最后,能進能出。要建立健全“能進能出”的良性互動機制,實在不適合在幼兒園工作的轉崗教師,經過一定的程序,提供其二次選擇,以人為本、“騰籠引鳳”,不斷加強學前教育師資力量,促進學前教育科學發展。
甘南州合作市轉崗教師的職業壓力相對較重,如何緩解此種壓力,幼兒園的管理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表明,和諧寬松的工作環境,能使人們的心理保持“彈性”,緩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為此,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必須從改變幼兒園的管理運作方式及工作作風著手,優化工作環境,緩解內在壓力,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為轉崗教師提供多種成功、價值實現的機會,以激勵廣大教師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參考文獻:
[1]張曉玲.IBM電腦有利于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幼兒的發展[J].教育革新,2013(04).
[2]張曉玲.IBM軟件與“藏漢雙語”幼兒班漢語言課的整合[J].教學與管理,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