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工學院
全國各類高職院校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從而大力推廣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的教育培養模式,長期與各類企業保持合作關系。頂崗實習可以實現學生職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自我約束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一方面,由于高職院校的頂崗實習有規模大、時間長的特點,當學生離開學校時,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就產生了困難和盲點。另一方面,校外學生黨建工作也面臨著不小的困難。高職院校學生學制一般為三年,而一名學生黨員最少也需要兩年的培養和考察期,恰處于其頂崗實習期間。因此,如何統籌好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與學生實習的關系,同時切實保證黨內組織生活的開展,是在頂崗實習基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的切入點。
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和基本特征。教育部陸續發布配套文件,基本確定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其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另外,高校的四大職能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與創新。一方面,高校通過建立頂崗實習基地可以進一步改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一方面,可以使得學校為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解決企業人才流失,用人困難等問題。因此,頂崗實習也可以進一步實現高校四大職能中的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的職能,進而在校企發展中實現合作共贏的重要方式。
當前中國制造業發展前景良好,筆者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校企頂崗實習為例,截止至2018年7月,與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簽訂頂崗實習用人協議的高職院校達22所,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累計上萬人次。那么,這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思政教育工作就不容小覷。另外,在這些學生中必然存在大量預備黨員、發展對象,以及數目可觀的入黨積極分子。以河南工學院汽車工程系一所院校為例,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頂崗實習工作的學生人數累計為1241人,另外,其中的預備黨員人數占比4%,發展對象占比7%,入黨積極分子占比20%,并且,這些學生的平均實習時間長達0.5至1年之久。綜上,高職院校的頂崗實習有規模大、時間長的特點,如何加強這些實習學生,以及預備黨員、發展對象和積極分子的思政教育管理,對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及其重要。
由于頂崗實習的思政教育工作出現的問題是伴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改革而生,因此缺少整套系統的借鑒經驗,而習慣沿用在學校的管理辦法。如果在實習單位遇到新的困難,思政教育工作便往往被忽視或者停滯不前。另外,頂崗實習大部分在民營企業,許多民營企業沒有建立黨組織,重效益而輕思政,缺乏對思政工作的重視。由于頂崗實習工作的規模大、時間長,思政教育工作的難度大、重視低,就容易出現不想管、不愿管的現象,在管理上出現缺乏對新問題的研究,不能及時轉變工作思路和工作態度,讓實際工作只停留在一些日常事務的處理上,從而致使在頂崗實習基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成為學校各項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高校往往不專門配備專職思政教育工作者,而帶隊實習的專業老師往往存在“重專業、輕思政”的現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任務一般會放在輔導員的身上。按照教育部規定,專職輔導員與學生比例不低于1:200,而許多高職院校沒有達到這一比例要求,同時,各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往往不是思政教育專業,且有年紀輕,入職短,從事思政工作基礎薄弱,經驗不足,缺乏有效鍛煉,隊伍流動性大等因素,因此責任往往難于落實到位,這使得學生在頂崗實習的思政教育工作難以開展。
學生頂崗實習期間,高職院校多數關注的是實習生產,學生生活與安全,實習單位用人需求,學生的簽約率、就業率等內容,很少關注實習期學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存在對學生思政教育與組織生活不到位等問題。頂崗實習后,學生分散在不同的崗位,原班級建制往往被打破,加上學生自身約束力不強的因素,客觀或主觀上都放松了對思政學習的要求與監督,在離開學校后,加上一旦發現安排的工作與所學專業不特別對口或工作過于繁重和瑣碎,就會產生厭煩心理和抵觸情緒,出現思想政治意識淡化,自豪感衰弱,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難以發揮的問題。
高職院校建立頂崗實習基地后,根據培養計劃的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的時間為一個學期左右。時間跨度長,離校距離遠,就在客觀上造成了黨員培養教育環節上的工作會得不到落實,入黨積極積極分子、培養對象不能按時參加學校黨組織的黨課學習、培訓活動和考核考試,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組織對學生的考察與評定,影響其入黨推優和黨員發展質量。
高職院校要對專兼職的帶隊實習教師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打造一支梯隊合理,黨性原則強、政治素質高、熱愛黨務工作、業務能力強,得到師生信任,具有敬業、奉獻精神,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強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隊伍。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黨校、培訓班、實踐基地、網絡等載體,有計劃地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和實踐。例如組織相關駐廠輔導員到其他優秀院校考察學習,通過各種培訓學習,不斷提高黨務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高職院校要針對頂崗實習安排,配備一定數量的專兼職黨務工作者,從而達到在外實習期間,可以及時建立臨時黨組織,獨立開展組織生活,使得黨課學習、培訓活動、考試考核可以正常開展的預期效果。
通過和實習企業的接洽,在頂崗實習基地建立校企合作黨建活動室,并對黨建活動室進行裝扮,確保黨員在哪里,陣地就在哪里,讓在外實習的黨員有歸屬感與自豪感。建立臨時黨組織,彰顯并利用黨建活動室這一平臺,讓實習期間的黨員、發展對象正常開展學習與交流活動,給師生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使學生黨員在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中能正常參加組織活動,落實黨內生活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同時,在實習基地的思政平臺里建立宣傳墻、優秀實習生事跡展墻等一系列展示實體,挖掘和宣傳在頂崗實習中的先進典型,給學生提供一個及時交流、總結的平臺。
針對高職院校黨員發展周期短、時間緊的特點,高職院校要強化對頂崗實習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考察工作,堅決杜絕“入黨前加把勁、入黨后松口氣”,入黨前“跑步走”、入黨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的現象。
學生離開學校到外地開展頂崗實習,就會出現培養人與培養對象兩地分離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需要實行專人與培養人相結合負責制。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建立思政教育聯系人與蹲點制度實行跟蹤管理,了解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工作情況,把思政教育工作納入到頂崗實習工作全過程;還可以推行黨員教師輔導制度,根據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的專業,定期讓專業黨員教師進行跟蹤輔導,通過座談交流、集中授課等形式,將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專業知識講授和上崗實習鍛煉融匯貫穿于頂崗實習的全過程,以有效地解決學生黨員進入企業后黨性減弱和作用發揮不強的問題,實現高職院校強化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監管效能。
一方面,要在駐廠實習基地切實落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給師生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落實黨內生活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豐富實習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的黨內生活,確保實習期間的黨建工作能有序進行,讓實習期間的黨員、發展對象正常開展學習與交流活動,使學生黨員在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中能正常參加組織活動。一方面,認真做好實習生中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和發展工作,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上要求進步,政治素質高、積極靠攏黨組織,在工作、學習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及時吸收到黨組織中。
一方面,在駐廠實習基地建立黨章宣傳墻、優秀實習生事跡展墻等一系列展示實體,挖掘和宣傳在頂崗實習中的先進典型,給大家提供一個及時交流、總結的平臺,使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在廣大實習生中起到積極帶頭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體開展黨建工作,通過微信平臺中的“實習黨建”、“黨員之家”等思政欄目,在實習生群體的思想教育與行為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從而挖掘一套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黨員典型事跡宣傳、正能量引導的方法。
針對企業派發的各類工作,協助企業引領實習生完成生產任務或廠方臨時任務,應對各種突發事件,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引領作用,突顯黨組織的在關鍵時刻的凝聚力,及時到位地建立起黨員深入群眾的平臺。在實踐中鍛煉學生黨員,使其更好地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進而提升全體實習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校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在頂崗實習基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創新,有效解決了實習期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學生黨員聯系難、考察難、評價難的問題,真正做到讓實習學生學習有平臺、鍛煉有載體,增強了學生思想政治意識的歸屬感,也進而保證了黨內生活的規范化、常態化與制度化,也有利于對學生黨員進行管理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