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河北科技大學
誠信為立身之本,人無信則不立。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面臨著就業的壓力,而學生的誠信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情況,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及高職院校的教育服務形象等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近年來學生就業誠信缺失問題屢屢發生,需要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管理,構建完善的誠信就業體系,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誠信就業指導,培養更多具有誠信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持續提升高職院校就業質量。
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發展情況來看,多存在著學生求職簡歷存在“虛假摻水”的現象,學生面試期間存在“自我拔高”的傾向等方面問題,影響學生的誠信形象。
用人單位主要通過學生的求職簡歷了解學生的情況,而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一些高職畢業生為了獲得更多的企業的“橄欖枝”,而出現求職簡歷“虛假摻水”的問題[1]。以多種方式“包裝”自己,比如虛報自身的學習成績,虛報以往的工作經歷或者是偽造證書等等,這種問題普遍存在。
近年來高職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學生為了獲得崗位任用的機會而出現“自我拔高”的問題[2]。在求職面試期間虛報自身的工作情況、實踐經歷等,謊稱自己參與過各類技能比賽、獲得的職業資格認證證書等等。還有一些高職院校畢業生在畢業后與多家企業簽訂就業協議等,也會影響其自身的形象。
高職院校需要通過滲透誠信教育理念,構建校園誠信文化環境;融入信息技術手段,健全誠信道德評價機制等方式,加強學生誠信,樹立正確就業觀,打造完善的誠信就業體系。
第一,滲透誠信教育理念,構建校園誠信文化環境?!坝谁h境”具有多元性特點,需要校園、社會及學生的全方位配合,在多層次的教育指導模式下,高職教育處技能培養外,要深入認識到誠信的價值。良好的誠信環境塑造能夠使人自覺的遵守各類道德規范、信守承諾。在全社會加強誠信教育的宣傳與指導,能夠對學生誠信思維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的誠信教育,將誠信教育融入到校園軟、硬環境的建設中,突出誠信教育的主題。高職院??梢越Y合學生接受新事物快、思想多元化的特點,通過校園廣播、網絡、專題講座、社團文化活動等多樣化的形式進行誠信意識的文化滲透。還可以通過定期展開誠信教育、誠信宣傳活動,通過校園網站、微信公眾平臺或者是校級刊物等宣傳案例的形式,弘揚“正能量”,打造美好、和諧且誠信的校園文化環境,將誠信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學誠信、講誠信,幫助學生將誠信內化于心,外表于行,對高職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第二,融入信息技術手段,健全誠信道德評價機制。 高職院校應建立健全學生誠信道德評價制度,加強對學生誠信意識形成的重視程度,可以在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基礎上,完善誠信檔案管理制度,由學生代表與學校共同制定學生誠信道德獎懲規則,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加分或者減分。比如存在愛心捐款行為,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承擔學生服務工作等,均可以在誠信道德評價檔案中加分;存在考試作弊行為、缺課曠課行為、違反校規校紀行為等,則需要在誠信檔案中適當扣分。同時加強誠信道德檔案的信息化管理,發揮數據統計與數據應用的價值,并將其作為學生的學期、學年綜合測評以及各類評優評先活動的重要參考。幫助學生自覺樹立誠信的目標,堅持誠信為人,信守諾言。
第三,就業推薦信息透明化,健全推薦就業誠信評價制度。在推薦學生實習、就業工作中,將學生的誠信檔案信息記錄作為重要參考,選取誠信度高、最適合于崗位的人才。同時,在推薦之前,將詳盡的就業崗位信息公布給學生,實現學生與單位的雙向選擇,對于存在兩次以上就業失信行為的同學,可推遲推薦或誠信再教育,以此提升學生的誠信重視程度,避免出現面試通過后又放棄而占用名額的情況,增加企業面試成本,又嚴重影響學校和用人單位間的長久合作關系。
誠信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高職學生均需要認識到誠信的必要性。高職院校學生誠信就業體系的構建,需要通過滲透誠信教育理念,構建校園誠信文化環境;融入信息技術手段,健全誠信道德評價機制;就業推薦信息透明化,健全推薦就業誠信評價制度等方式來實現。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奠定良好基礎;同時有助于塑造學校良好的對外形象,有助于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長期穩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