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金文 高光亞
(1、阜陽師范學院 安徽 阜陽 236000;2、華北電力大學 河北 保定 071003)
從快遞企業角度來看,目前國內的快遞企業類型主要分為兩種:加盟類和直營類。加盟類主要包括百世匯通,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直營類包括順豐、德邦等快遞公司。從物流供應鏈角度看,商品的經營商家和需求用戶非常分散,必須把大量訂單做集中處理,這就要求快遞公司具有網點布局的優勢,需要一張規模足夠覆蓋大量買賣雙方的配送網絡,同時還需要信息系統的協同支持。
為方便理解,本文建立了快遞配送供應鏈模型,即從配套零件開始到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一個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所連成的整體功能網鏈結構。

在整個生產——倉儲——包裝——配送的供應鏈中,大多數物流公司都注重于解決最后的配送環節問題,即“最后一公里”問題。然而,對于從生產到倉儲再到包裝完成的始端問題卻沒有得到重視。為解決現有循環快遞包裝和物流模式的問題,必須從“起始一公里 ”環節中獲取解決方法。“起始一公里”可以分成四大階段:收貨環節、運輸環節、交倉環節和包裝環節。
在對幾家快遞公司和幾家大型電商進行“起始一公里”環節研究之后發現,目前有兩種方式完成此環節,第一種是物流服務商從供貨商收貨(循環取貨),通過各種運輸形式集貨至物流企業的倉庫進行分揀,分揀之后再運輸至零售企業進行交倉分揀之后進行交倉,在倉庫中打包完成后進行物流運輸。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省去中間的物流服務商集貨/分揀環節,物流服務商在供貨商處取貨后,直接通過鐵路、公路等形式,整車運輸致電商的倉儲倉庫進行交倉,再進行打包。
改善“起始一公里”服務可以有效連接供應商與零售企業,提高供應鏈效率和服務水平,降低整體成本,實現全面的狀態監控。包括提高倉庫收貨效率,降低倉儲運轉壓力,改善及利用庫存,提升終端客戶體驗,降低退貨壓力。雖然現有的模式對于傳統的不循環的快遞包裝可以基本滿足需求,但是對于新型的智能化環保化快遞包裝,現有的“起始一公里”模式顯然達不到要求,主要集中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物流問題即快遞包裝,二是信息流問題,即信息的傳遞。
物流問題。傳統的快遞包裝不存在循環概念,在對商品進行包裝之后,只會單方向的向下一級即物流方向傳遞,而智能化環保化的快遞包裝要求進行閉環傳輸,在包裝使用完畢后,有一個反向的傳遞過程,即從物流部分返回到倉儲倉庫,包裝會被進行多次打包利用,目前并沒有出現配套的“起始一公里”模塊可以滿足。
信息流問題。信息流是一種非實物化的傳遞方式,而物流轉移的則是實物化的物質。在大型電商中,信息通常采取平行流動的形式:預測信息從一個工廠到另一個倉庫,生產計劃也同樣從工廠到倉庫;每日(或每周、每小時)的裝運單告訴工廠、倉庫下一次要裝運什么。當公司收到客戶要求變更數量的時候,需要調整原計劃以及裝運訂單,并立即調整生產系統,以適應需求的變化。信息流可以說是流通整個“起始一公里”的神經,其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連接生產廠家、倉儲倉庫與物流公司,將三部分連結成為連續不斷的有序活動。這是信息流的聯結功能;當信息流中的信息發生變化將會使生產、存儲、運輸環節發生變動,這就是信息流的調控功能。
目前,快遞業對于信息流的起點普遍都是從物流部分開始追蹤,并未從源頭就開始進行信息追蹤,即在“起始一公里”的交倉和包裝環節,沒有實現信息流的傳遞,這導致了供應鏈首端沒有得到很好的聯結和調控。因此市場需要一種能夠從“起始一公里”就開始進行信息流傳遞的供應鏈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