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本報特約記者 吳碩
“他們眼中只看到一個黑人拿著槍!”上周日,治安堪憂的美國芝加哥南部再次爆出特大執法丑聞——當地警員誤將案發現場的一名黑人保安當成“槍手”射殺,而事發時受害人其實剛剛制服真正的持槍兇徒。這起因“刻板印象”而釀成的慘劇,為美國警方一連串的不當執法記錄再添一筆,并引發當地民眾的強烈憤慨。輿論怒斥,肇事警員的行為堪比“殺人犯”。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2日報道,當地時間11日凌晨,一群醉漢在芝加哥羅賓斯鎮的一間酒吧鬧事后遭到驅趕。隨后,其中一名心懷不滿的醉漢持槍重新返回,在酒吧內一通亂射,導致多人受傷。出于自衛,合法配槍的酒吧保安羅伯森開火還擊,并當場制服兇徒。
此時局面本已得到控制,但警方隨后的介入卻制造出戲劇性反轉。當時,羅伯森用膝蓋牢牢鎖住槍手,并用槍對準他的后背,讓他不得亂動。而這一幕顯然被趕來的警察當成了“持槍行兇”,不由分說就開槍射向羅伯森。現場目擊者稱,肇事警員的行為非常魯莽。他們并未搞清現場狀況,也沒有要求羅伯森先放下槍,就直接開火。一名目擊者稱,“當時現場所有人都在喊:那是保安,別開槍”,但警察還是扣下扳機,“他們只看到一個黑人拿著一支槍……是他們殺了他”。
事發后,肇事警員所在的警局迅速召開發布會介紹案情,并將涉事警員“雪藏”。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稱,警局并未披露這名警員的身份,只表示已經要求他休“行政假”。據報道,伊利諾伊州“警察公共誠信任務小組”將介入這一案件的調查。“今日俄羅斯”新聞網稱,警方此舉實屬“走過場”,該州不少民眾都對警局包庇警員的做法表示不滿。據報道,當地媒體對羅賓斯鎮所屬的庫克縣進行調查發現,在該縣十幾年來發生的113起警員開槍傷人的爭議案件中,沒有一名肇事警員受到紀律處分。多數情況下,調查者自己就把這類案件“壓了下去”。輿論擔憂,射殺羅伯森的警員最終也很可能逃過一切懲處。
美聯社稱,羅伯森的家人已提起訴訟,并向警方索賠100萬美元。一些熟悉他的人說,羅伯森是個虔誠而有愛的人,他酷愛籃球和音樂,還經常去教堂演奏樂器。更諷刺的是,羅伯森生前一直立志成為一名警察。與他相熟的教會牧師希爾說:“正是那些他想與之稱兄道弟的人,如今奪去了羅伯森的性命。”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羅賓斯鎮槍擊事件再次折射出美國社會廣泛存在的“種族差別待遇”現狀。在這種大環境下,非裔群體尤其容易受到警方“暴力執法”。有數據顯示,2018年全美至少有840人在執法過程中被警方擊斃,其中黑人高達181人,占據總數的22%,而非裔群體僅占美國總人口的13%。另有統計顯示,在全部死者中,配槍者人數過半。于是,有媒體得出頗具諷刺意味的結論——配槍的非裔人士在美國屬于“高危人群”。
芝加哥地區一直治安狀況不佳,除了羅賓斯鎮事件,上周末當地還發生20起槍擊案,造成至少3人死亡、17人受傷。美國“思想進步”博客稱,羅伯森之死對提倡“以暴制暴”的人來說,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包括美國總統和全美步槍協會在內的支持擁槍個人或機構,多次表示在公共場所“讓好人配槍”才能終止暴力。但上述觀點似乎“并不適用于黑人”,因為羅伯森就是個典型的“配槍的好人”,最終卻死于非命。▲
環球時報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