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
我的女兒4歲半了,很懂得規則,就是不爭不搶,比如別人拿她的東西她只會生氣,也不知道怎么辦。在幼兒園回答問題也是別人都回答完了,老師點到她才說。在社交上只有別人主動跟她玩她才會去玩,從不主動去找別人玩。像這樣的不爭不搶,然后不主動表達自己意愿的孩子怎么引導呢?
青青媽青青媽你好!
你說四歲半的女孩子很懂得規則,就是不會爭搶,而且也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你問我這種情況下該怎么引導孩子,我們先分析一下原因,再給對策。
我們先看一下目前問題的成因,這恐怕與你的教育和孩子的天性都有關系。
其一是你的教育,恐怕你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初期或者與人交往的初期,你就將孩子禁錮住了。比如說,你要留意一下你有沒有這些語言:“小朋友想玩一下你的玩具,你就讓他玩嘛,反正你現在也不玩?!薄班迍e哭,他不愿意還你,你就讓他再玩會嘛!”或者:“別和小朋友搶,他不愿意讓你玩就算了,玩具是人家的嘛”等等!你留意一下,這些話語直接就將孩子禁錮住了,就是在告訴他不可以搶,不可以爭。
另一個方面和你家孩子的天性有關,你的孩子可能就是那種愿意遵循規則,又特別愿意聽從大人教導的孩子。這種孩子內在的自尊感特別強,不愿意被別人數落。在你的提問里也說到,她總是等老師點名讓她回答問題,她才去回答,而不會主動去要求回答。因為這樣沒有風險,不會被別人去數落,“瞧,你不會還舉手!”。也就是說,這類型孩子內在的自尊感很強,不愿意去冒任何風險讓自己丟面子。
首先要留意你教養她的語言。比如我剛才舉的那些例子,“你別和小朋友搶啊”之類的。這些語言把孩子的內在邏輯完全搞糊涂了,自己的玩具別人想玩就應當給人家玩,別人的玩具自己想玩卻不可以,自己的東西別人可以過來爭搶,自己卻不可以搶別人的!那對于這些愿意相信成人并守規則的孩子來講,這個糊涂的邏輯只能讓他裹足不前,只能讓他干生氣、干著急,卻不知道該怎樣應對。
特別好的是,你的孩子看重規則。那么就需要你給孩子一個清晰明確的邏輯。比如說在家里誰的玩具誰說了算,在幼兒園里誰先拿到的,在未歸位之前就由誰做主,這種形式邏輯就可以宣告成為規則。有了這些規則作為參照的準繩,你就可以把孩子的內在邏輯捋順了。當她理解了這些處世的規則之后,你需要協助她做到一次。比如,在家里可以刻意地選一個日子,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玩。事先你和你的孩子說好,這個架子上的玩具都是她的。所有來的小朋友,他們要玩這個架子上的玩具,都需要獲得她的同意,而她是可以拒絕的。然后當其他小朋友來到家的時候,你也要同等的告知所有的小朋友。今天大家誰要玩這個架子上的玩具,都需要征求你家孩子的同意。只有同意了,大家才可以拿走去玩,如果沒有同意就拿走去玩了,那你家的孩子是有權利搶回來的。你就從這里著手,當孩子真的去捍衛自己主權的時候,請你給予她支持,這樣孩子就會體會到可以維護自己權利的那種內在的力量,就會越來越愿意表達自己的訴求了。
不用擔心,你的孩子本質上是愿意遵循規則的人,只要你賦予她“規則內”的自由,她會很棒,她會逐漸地習得審時度勢的能力。四歲半,即將進入社交敏感期,正在摸索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這個時候你介紹方法給她,對她是最好的支持。
海文穎 浩途家庭俱樂部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