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麗瑋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正成為現代教學理念的桎梏,如何推陳出新,切實讓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從而收到良好教學效果,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探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筆者就如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做一探索。
一、構建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發點
當多媒體、微課、翻轉課堂等充滿現代氣息的教學方式進入到教師的視野中,不僅沖擊著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也給小學數學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帶來了挑戰。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聆聽,教學氛圍死板的局面顯然成為過去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其自主學習,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創設和諧、高效的學習與教學環境,啟發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是現代教育理念的真正所指。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必然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元素,如數學教材、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具設備、教學環境等,尤其是“互聯網+”等的信息網絡工具蜂擁而至,學生能夠除了課堂多渠道獲得大量的共享資源信息,學生的眼界在不斷打開和擴展,面對豐富多樣的知識,需要教師融入數學課堂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構建師生互動的良好課堂關系,把自己作為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從而暢通師生交流,幫助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教師結合教學實踐,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能夠與現代數學課堂、學生認知相契合的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同時,也通過基礎階段所創設的教學模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未來社會所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構建現代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幾點策略
1.教學目標設計合適
關于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要運用綜合觀點,通過精研教材、學生認知差異等,設計合適的教學目標,既關注知識技能目標,又關注方法與態度的培養?;谠诮虒W過程中建立科學模型和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就教師和學生均設計目標,使得整個課堂成為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有效載體。如,在進行六年級數學上冊“分數混合運算”教授過程之中,老師應該從三個角度進行實際教學目標的制定。從知識與技能的角度出發,目標是運用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分數連乘和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所需要把握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立足實際,與生活相聯。從過程與方法這個角度來看,則是通過自主學習,生生之間互相交流、評價,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推理、反思、總結的能力。而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角度說,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習慣。同時強化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的數學理念。
2.教學策略合理明確
無論是依據教學大綱,還是新課程標準,教師在數學課堂的整個教學過程都要滲透學生是課堂主人的理念,教學策略圍繞學生學習效果實施。首先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不是死板地講解數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且能夠分析探究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建構數學知識體系。教師的教學策略要建立在合適的教學目標之上,以知識的側重點和教學目的達成為實行策略的基點。如,教學“認識負數”這一類型的教學知識,小學生直接通過字面理解負數顯得困難重重,其應用效果更是微乎其微。為了引導學生理解負數,教師讓學生從生活實例中發現負數的影子,用知識競賽加10分和扣10分、小賣部賺了500元錢和虧了500元錢、城市氣溫變化中的零上與零下溫度等例子,引導學生理解負數,并要求學生繼續從生活中發現這樣的一正一反的例子,可自由組合收集資料,展開討論交流。之后,對學生的理解和掌握負數的程度加以評估,最終教師再根據學生搜集的生活實例進行解讀,讓學生最終理解并獲取負數的知識。在創新的教學中,觀看多媒體課件、開展辯論會、自由發言等都可以作為教學策略,從而助推教學效果的落地。
3.教學手段先進實用
科技信息的飛速發展,改變著人們的認知,也成為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手段。毋庸置疑,現代信息技術也為現代教學模式提供了更為新穎、先進的方法和工具,借以提高教學效率,通過更為直觀形象的教學形式,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與思維,學生更為直接地觸摸數學的內核,通過實用而又新穎的教學輔助手段的滲透,開啟學生的思維大門,會思考、會分析、會探究,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信息技術合力應用和滲透于課堂教學中,充當了重要的作用。通過情境創設,在降低學生認知難度的同時,還能夠不斷促使學生學習和創新思維,整個課堂形成人機互動的多角互動,師生交流通暢,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合作者和討論者。當信息技術手段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學生可以更為快捷地認識和理解數學知識,能夠通過信息技術下的教學畫面來啟迪智慧,并成為參與設計課件的一分子,在實踐操作中提高綜合能力。
總之,目前正在實踐的一些小學數學課堂模式,各有所長,但是有些模式已經滯后,必然要不斷順應新課改的要求,順應學生的認知需求,探究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每個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實踐中自我建模、自我完善、自我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