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芬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課堂教學也在與時俱進地變革,近些年來課本劇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通過英語課本劇豐富英語課程內涵,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從而達到讓學生獲得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教學目的,讓他們在英語的學途中收獲快樂,收獲自信,熱愛英語,享受英語。
關鍵詞:優創題材;優良角色;優化排練;優質會演;語言文化魅力
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拓寬視野。課本劇是一種以學生為活動主體,以教材為范本和主要編演對象,以特定的主題為中心展開的活用教材的語言材料,以表演方式展開的情景交際形式。
學校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開拓學生的專業空間,開發學生自身的潛力。而英語課本劇涉及面廣泛,內容多樣,因此,利用具有時代性和趣味性的英語課本劇來豐富英語校本課程,不但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利用英語交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那么,如何有效地在校本課程中實施英語課本劇,讓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呢?筆者認為師生有必要共同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優創題材
課本劇題材的選用和創作是有效實施校本課程的前提。課本劇選材眾多,涉及生活、歷史、政治等,具有時代性、跨文化性和新穎性,在英語校本課程中插入課本劇的表演能使英語課堂成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大舞臺。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創造欲望,但他們的英語實踐水平較為有限,所以目標不能定得太高,應該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選用的劇本篇幅不宜太長,如篇幅較長,可節選其中一個段落。在此過程中,可使學生充分參與,廣益集思,調動其積極性,對所選題材通過增加、刪減、修改等手段進行二次開發,使課本劇的素材更有趣,篇幅長短更適宜,難度和生詞量更適中,以便于角色的有效實施和便于觀眾更好地鑒賞。
二、優良角色
課本劇角色的優良打造是有效實施校本課程的關鍵。英語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要把知識、技能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要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所以通過課本劇的編排和表演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親自去感知和體驗語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課本劇主題的背景、人物、對話等進行發散思維,如增添旁白,增加個性化的人物對話,設計符合情境的音樂等,力求讓課本劇呈現內容豐富實效、形式活潑新穎、表現多樣生動等特點。只有通過優良課本劇的角色,多多地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新,才能使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人物形象,賦予人物情感,從而達到“以演促讀、以演促學”的教學目的。
三、優化排練
優化排練課本劇是有效實施校本課程的保障。進行排練之前,要著重關注道具的準備、場景的設計、表演動作的編排等事宜。表演期間要重點關注每個環節中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同時要對學生參與表演中的情感、行為等進行適時點評。評價時還需注重多樣性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反思,在合作中質疑,重視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此外,在排練過程中進行教學視頻錄像也不失為讓學生在活動后反思自我、調整表演的一種好方法。通過反復觀看錄音、錄像,可以讓學生重視糾正自己不到位的英語口語、不形象的肢體語言,使每個表演組的成員都能正確地把握和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而增強他們對英語課本劇表演的感受和認知。
四、優質會演
優質的課本劇會演是有效實施校本課程的展現。課本劇的會演不僅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經驗的機會,而且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表現自我智慧的舞臺。在觀看精彩的課本劇表演過程中,我們可以注意到時而安靜、時而互動的劇場,時而又會心微笑的觀眾和發自內心的不約而同的掌聲,正是由于同學們演出得惟妙惟肖、形式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節目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由此,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學生的“小組同研、共創佳作”的協作能力一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肯定,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必定能進一步被激發,從而使學生個人的思維方式、經驗積累、情感和價值取向也得到了有效的升華。
主題多樣,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的英語課本劇,相較于教材更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更有利于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所以,充分利用學校校本課程這個平臺資源讓學生創作表演英語課本劇不失為讓學生獲得展示自我、挑戰自我、體驗成功的有效途徑,它既使學生在英語的學途中收獲快樂、收獲自信,又使他們更加熱愛英語、享受英語,同時也可以在英語教學、學生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課程建設等方面起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此類活動,讓師生都能深切地體會到英語語言和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雷夫·艾斯奎斯[M].第56號教室的奇跡[M].卞娜娜,譯.2008.
[2]魯子問.英語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