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王世忠
摘 要:高中學生研學旅行既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又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菏澤元代沉船及出土文物研學旅行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有利于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元代沉船;出土文物;研學旅行
一、課程對象
高一、高二年級有意向參加研學旅行課程的學生,參加人數35~40人,以兩輛客車為標準,每車配備2~3名教師及家長志
愿者。
二、課程主題
菏澤元代沉船及出土文物研學活動依托于菏澤市博物館,本課程主題契合市博物館元代沉船展廳和元代沉船出土文物展廳。這兩個展廳文物資源豐富,與高中歷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聯系緊密,尤其是第4課《農耕時代的手工業》這一課,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古代內河航運史與手工業發展史。
三、課程目標
(一)通過參觀這些琳瑯滿目、彌足珍貴的出土文物,可以一睹考古的神秘,可以體味我市歷史文化的厚重和燦爛,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通過參觀元代沉船,可以研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藝,可以研究菏澤地區漕運史及河運交通狀況,可以遙想當年菏澤內河航運的繁榮。
(三)通過對沉船所攜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元代上層社會文化生活和社會習俗。
(四)通過研習活動,學生暢游其中,身心得到陶冶,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到歷史文明的發展歷程,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與教育。
四、課程內容
(一)課前資料搜集
1.菏澤市博物館官網
網址:http://www.hezebwg.com/
2.報紙、電視及互聯網報道內容
3.相關歷史課程知識復習
(二)元代沉船展廳研學
注意事項:珍貴文物,請勿觸摸!
1.仔細觀察元代沉船船身:步驟一,繞船一周觀察;步驟二,登上船身旁邊的臺階觀察船身內部構造。
2.認真聽講解員講解,不懂的地方可以問講解員和帶隊歷史教師。
3.研學墻面沉船研究資料,欣賞出土文物影像圖片,為進入出土文物展廳做準備。
4.想一想:經過本展廳的研學,你有什么啟發?
(三)元代沉船出土文物展廳研學
注意事項:把包放在門口桌椅上,不準帶入。
1.了解鈞瓷、景德鎮瓷、龍泉青瓷、哥瓷、青花器和磁州窯瓷等瓷器知識。
2.研學元代沉船出土文物及介紹。
3.認真聽講解員講解,不懂的地方可以問講解員和帶隊歷史教師。
4.想一想:描述一下元青花龍紋梅瓶并思考它的價值在哪里?
據了解,這件元青花梅瓶是元代官窯出品,存世數量全球不超過10件,參照以往的拍賣價格,市場價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
五、課時安排
2課時。元代沉船展廳研學1課時,元代沉船出土文物展廳研學1課時。課間可以參觀文化走廊及專題陳列《菏澤市木版年畫展》及《菏澤市博物館館藏書畫展》。
六、評價反饋
高一、高二學生可以撰寫小論文或者研學報告,題目自擬,字數500-1000字,并按比例評出一、二、三等獎,進行表彰。優秀作品在學校宣傳欄進行張貼展示,并在校報《定陶一中報》發表。學校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情況的評價結果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學生自愿選修研學旅行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