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偉
摘 要:大家都知道初中數學知識聯系緊密,對數學基礎要求還是很高的,而且初中數學知識的難點都在初三,例如:函數、方程、圓等都是難點,本來就比較枯燥的數學課堂,又加上接受難點知識的壓力和中考的壓力,如何提高初三數學學習的效率,如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復習技巧是中考取勝的關鍵。
關鍵詞:基礎;課堂效率;師徒結對
初三的數學教學過程都是差不多的,對于一些常規的課堂和練習,我這里就不一一贅述,只就我自己在初三的這幾年備考過程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基礎知識鞏固
正所謂萬丈高樓始于基石,學習也是如此,數學也一定要注重基礎的。(1)各定理必須熟記,理解記憶。例如: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有關定理一定要牢記、理解記憶,只有牢記了在運用定理時才能靈活。(2)常練計算題,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三角函數以及有理數的運算等應該不斷地練習。我有三個本子是專門練計算題的,一般在假期就把下一個學期的數學計算題做成PPT,幾乎能做到隔天一練,甚至一天一練。數學很重要的能力是計算能力和對數的感知能力。練好了,你的數學涵養也會一步步提高的。只有基礎牢固扎實,才能提高答題效率,才會保證在基礎不失分的同時,更有把握和時間來解決難題。
二、重視批改課堂作業
對于學案滿天飛的數學新時期的數學課堂,我們還是堅持傳統的課堂,一直認為教學的主陣地是在課堂,因此提高課堂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課堂的訓練是最有效果的,也可以檢驗學生的聽課情況。所以我一直要求批改課堂練習本,習題數量不多,但很有代表性,很大限度上克制了學生不聽課的現象,對學生的課堂效果做出評價、嚴格要求答題格式也取得了積極的作用。記得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我利用課后的五分鐘,快速批改課堂作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讓學生能快速地度過配方法的難關。如果時間緊迫,可以選在一兩個小組批改,也可以選擇組長批改。我堅持這個做法好幾年,學生剛開始是不適應的,特別是總要讓他們及時改錯,但慢慢地學生懂得了這樣做的用處,有了很好的效果。
三、訓練適量,但要求嚴格
正所謂先由量變再到質變,初三難免有大量的訓練題,但是寫得太多,或者重復是最沒有效果的。我提倡精簡作業,但是我們的學生好像不習慣這種做法,很擔心,覺得好像數學就應該不停地去寫,機械地寫,而忽略了糾錯。所以我要求學生每天登記作業,不是為了表揚批評,而是重點關注那些作業沒有過關的同學,或者哪些錯誤是要公開講解的,及時督促學生作業改錯。去年我把班級的48個學生以師徒的形式分成24個小組,重點是用來相互檢查作業的錯誤,并及時訂正,有時上課他們也是坐在一起,一段時間內學生的平均成績提高很快。但是這樣也有弊端,就是優秀的學生不會很明顯。后來我就單獨輔導每個師傅,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慢慢就有拔尖的學生了。班級的學習氛圍也越來越好,這種做法雖然辛苦但效率還算高,比單純地在黑板大面積地講有不一樣的收獲。這種做法源于學校的青藍工程老師的師徒結對,我提出這個做法的時候,也當著同學的面分析了利弊,也說出了我的顧慮,擔心影響部分同學的成績。后來有個同學說: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我們互相信任,共同進步。
四、難點知識的長時間鋪墊,利用好網絡資源突破難點
對于一些難點知識,我的處理辦法是:先鋪墊,再接觸,然后仔細講。記得在講解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知識時,學生會遇到中點四邊形這一綜合性的難點知識。其實也只不過是菱形、矩形和正方形等知識的融會貫通而已。我連續三節課都有提到有關中位線性質的題目,也要求同學們嘗試去證明,最后第四節課才提出中點四邊形這個名詞,學生就不覺得陌生,不覺得證明過程有那么難。網絡發展飛速的時代,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來突破難點,是很有用處的。我在這里介紹《洋蔥數學》這一數學APP。我會利用每天下午5:00——5:15分鐘的時間來觀看《洋蔥數學》中一些難點知識的視頻,學生很有興趣,非常積極。對于一些難點知識反復地看,學生自學的同時將會有很大的愉悅感。我認為很多難點知識不是一次能講明白的,是需要長時間的鋪墊、積累,利用好網絡的資源,才能解決的。
五、重視章節小知識
一張試卷要考這么三年的學習的內容,很難面面俱到,我們通常把重點、難點知識講了又講,但是有時難免忽略了一些邊角知識,雖不難,有時也沒有在復習上體現,但如果考試就必須重視起來,我稍微總結了一下這些知識,在每次考試前都過一遍,有一定的效果。
1.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等于斜邊一半;
2.韋達定理、根的判別式;
3.頻率估計概率;
4.相似多邊形(相似矩形)、黃金分割、位似;
5.三視圖、實線與虛線;
6.坡度;
7.圖形的變換與數學方法;
邊角知識的總結是非常有必要的,幫助學生全面地復習,不在小問題、小知識上失分。也是培養學生要細心的習慣。
初三數學課堂有時真的是無趣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過程,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去提高課堂效率,與學生探討一些學習數學的方法與復習的技巧。在幫助孩子提高的同時,自己也會跟著提高,也會樂在其中。我的原則是:認真對待每一節課,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與大家共勉之。
參考文獻:
[1]李素貞.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途徑[J].珠江教育論壇,2010(2).
[2]趙玉琴.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教育革新,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