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乃濤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涪江路小學
在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中,要注重數學學科與其它學科,以及學生生活、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系,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及時創設活動平臺,挖掘活動課程的資源,注重技能訓練,才能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這幾年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情況,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具體實施的教學策略:
“數學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氟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因此,實踐與綜合應用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樹立正確的數學觀。例如:四年級下冊《營養午餐》一課,“營養午餐”是學生非常熟悉一個課題,因為學生每天都必須接觸,但是學生對于什么樣的搭配才是合乎營養標準的 “營養午餐”還沒有達到科學合理的認識,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在學生群體中比比皆是。這樣的活動素材取自于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在課堂中,若能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充分調動起來,思維也會激活,在現實生活中,學生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盡管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涉及自然、美術、思品與生活等內容,但它首先是姓“數”,其落腳點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不是主要為了讓學生掌握其他學科和其他領域的知識。例如:以“汽車中的數學問題”為主題,讓學生進行數學綜合實踐課的學習,盡管需要學生搜集、理解有關汽車的常識,或者讓學生知道有關交通規則、安全防范措施等,但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計算、理解、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讓學生獲取有關汽車的知識。《新課程標準》對各學段數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階段目標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學習空間上,體現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的有機整合;在學習內容上,體現自然、美術、思品與生活同數學課程內容的綜合;在學習方式上,體現實踐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例如,在學過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計算后,六年級教師便組織學生到環衛設計部門和施工現場參觀考察,并讓學生實際測量一個圓柱形涵洞的長度和直徑,計算其體積和表面積,再讓學生思考下水道為何通常做成圓柱形而不是長方體形或正方體形?最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評選最佳設計方案。這樣的活動綜合了測量、估算、計算以及如何運用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比較選擇,增強了學生的策略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了教學目標的綜合性。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學會合作、學會評價、學會反思。探究活動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當今社會,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只強調排名次爭第一,忽視合作意識。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活動中以知識教學為載體,把關注人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通過創造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自主發展的開放式活動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從而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中,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課堂教學策略研究深入人心,豐富多彩、富有創造的教學策略改變著我們的教與學,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著前所未有的質變,我們要竭力把多種有效教學策略貫穿于數學教學活動始終,進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新的課程,在課程實踐中,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多元感受,在實踐中獲得了應用新知,在實踐中培養了探究意識,在實踐鍛煉了操作技能。我想我們的教育應以學生為本,盡管這部分內容不在考試范圍之內,但它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命運,關注環境問題,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形成社會責任感和培養愛國主義精神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那就讓我們跳出應試的藩籬,不做分數的奴隸,為學生的發展而堅持,為社會的需求而堅持,讓數學實踐活動課真正走近學生,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
[1]沈文選.單形論導引——三角形的高維推廣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35).
[2]霍益萍.讓教師走進研究性學習[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