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英
貴州省都勻市十中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隨著新課改實施,中學階段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相當一部分“差生”,嚴重影響了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下面就如何轉化 “差生”,大面積提高數學教育質量,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1)基礎知識差、對雙基掌握不牢:不能用數學語言再現概念、公式、定理,看不懂課本,不能說清概念的體系,概念與概念之間聯系不起來。例如:對函數與函數圖像,他們往往分不清哪個概念是探討兩個圖像的位置、形狀,哪個圖像是探討圖像本身的特殊形狀。
(2)學生厭學、對數學沒興趣:小學都是混日子過來的,在家長老師的嚴格監督下才勉強及格,學習缺乏信心,學習較為被動,沒有自覺性。
(3)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解題的積極性:課堂上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解題過程沒有步驟,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缺乏積極思考的能力,不肯動腦筋,不動筆。總是漫不經心,對問題避而不答。
(4)課下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不能自覺地預習和復習:教師布置的練習、作業,不復習,不愿意弄清所學的內容,馬虎應付,遇到困難不認真研究,抄襲了事,不能說明解題的依據,不能說出這些作業是哪些知識點的運用。
差生認識能力差、思維能力差,因此根據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靈活多變。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降低學習坡度,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還要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講課速度要適合差生的接受情況,必要時應該放慢講課速度。講課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另外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多媒體教學,凡能利用直觀教具的應盡量利用。比如,在講立體幾何,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正方體,再由模型,找到正方體中的線與線、線與面的關系。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對差生要優先提問,優先輔導。評價時,特別應注意差生的進步處和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耐心激勵差生學習上進,增強他們信心。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去說明數學知識,用數學知識去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比如,講概率統計這一章時,結合學生們喜歡的問題,問如何預測天氣情況、彩票中獎的問題等等。從這些學生常見又感興趣的事物中提出他們沒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問題,能有效地激發其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差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差生,要及時給予表揚。教師不要對差生加大、加重作業量。對待差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的方法,從零開始,耐心的輔導他們,讓他們逐步提高。大部分差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往往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甚至扔在一邊不管,教師在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筋,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不要給他們現成答案,要隨時糾正他們在解答中出現的錯誤,慢慢培養他們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應該用辯證的觀點教育差生,對差生不僅要關心愛護和耐心細致的輔導,而且還要與嚴格要求相結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學習意志不強,生活懶惰,上課遲到或逃學,自習課不來,上課思想總是不集中、開小差,作業不及時完成或抄襲,根本沒有預習、復習。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檢查差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督促他們認真學習。
一般來說,差生的學習動力不足,他們往往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也缺乏刻苦專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更缺乏學習的信心,認為“努力也不會”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對于差生學習動力的培養和激發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應結合所學內容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介紹名人頑固學習的事跡,介紹名人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激發他們為國家建設而學好數學的熱情。
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培養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嘗到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是可以學好的。在考試前應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差生知識的博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還可使部分差生經過努力也有得較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頭腦中在學習上總是差別人一等的想法,從而達到轉化差生的目的。
數學差生是中學教育的老大難問題,要解決此問題必須耐心細致的做好工作,差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他們這邊丟一個數學概念,那邊丟一個定理、公式,從而越來越跟不上,越來越厭煩學習,也越來越差。但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并結合有效課堂的實施與策略,因材施教,一定能構最大限度地解決數學差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