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政
重慶市開州區云楓街道文化服務中心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時期下各種先進文化不斷引領社會思潮,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不斷加強,對豐富群眾精神和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部分鄉鎮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1.文化設施利用率不高。當前各級黨委、政府都高度重視群眾文化建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由于村級經費不足等原因,導致部分村鎮文化活動、農家書屋、鄉鎮文化站的正常活動和運轉難以高效進行。大部分村因缺乏管理經費,沒有配備文體管理員,導致文體設施損壞丟失,文體活動不能正常展開,文化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有的新農村書屋建成后缺少后續經費投入,運行一時不能正常堅持開放,文化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2.文化活動內容亟需豐富。部分鄉鎮的文藝活動搞得不經常,往往只是在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前后,組織開展一些簡單的文化活動,沒有形成規模和常態化,即使搞一些棋類、球類比賽,但也不經常、不正規,缺乏常態化。特別是部分農村農民在農閑期間文化活動十分單一,集體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缺乏,除了看電視就是上網,很少從事其它文化活動。
3.文化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從管理隊伍看,文化行政管理人員理論水平、知識結構和層次、管理能力等有待進一步提高;從創作隊伍看,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老中青”式的創作人才梯隊,文化部門的創作、編導、音樂、舞美等專業主創人員力量薄弱,影響精品的創作生產。特別是農村文化隊伍組織松散,人才匱乏,素質較低,后備力量明顯不足。民間文藝團隊均是自發形成,開展文化活動也僅限于鄰里之間、本村之間,橫向輻射面不大,群眾參與面較小;農村文化方面有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也很少,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但只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次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尤其部分傳統優勢項目后繼乏人,面臨消亡。
4.文化產業發展步伐遲緩。各地通過積極幫扶,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金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努力培育繁榮的文化市場。但由于一些文體產業單位缺乏人才和資金,思想不夠解放,開拓新的產業領域,拓展新的項目還不多,應對市場的變化能力不夠強,導致整體文化產業發展不快。
1.加強管理,提高文化設施利用率。要完善文化館、圖書館必要的設備和裝備,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通過完善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文化設施利用率;要健全鄉鎮文化站、農村文化室管理人員,管理經費應及時到位,充分發揮其作用。充分發揮機關、學校、企業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凡有條件對社會開放的,要采取多種方式開放內部文化設施,為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提供方便。
2.開拓創新,加強文化隊伍建設。要努力培養文化管理人才,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通過有計劃的干部培訓,逐步提高文化干部的整體素質和知識水平。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把一批有潛力的后備干部派出去學習、鍛煉,并外請一批專家人才前來作指導。同時,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對文藝創作、演出等特殊拔尖人才、各門類優秀人才給予特殊傾斜政策。積極扶植專業和業余文化隊伍,提倡科技文化下鄉,文化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科技、書法、美術、攝影、文學、舞蹈、器樂等各種培訓,為農村培養科技文化人才。
3.加強扶持,豐富文化活動內容。政府要積極扶持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農戶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文化室、圖書室等,以市場運作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引導和推動農民形成自演自賞、自娛自樂的文化骨干隊伍,營造崇尚科學、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圍;以文化下鄉為載體,深入鄉、村巡回演出,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自娛自樂的積極性,通過改進服務方式,變文化“下”鄉為文化“留”鄉,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切實抓好鄉村文化、家庭文化、農村校園文化建設,推進農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質量,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扎實推進,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4.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文化事業發展的新出路,是一種大有可為的新興產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組織人力、財力,立足文化優勢,開拓市場,力爭在印刷、圖書營銷、廣告、娛樂、藝術品經營等方面創出一條新路。制定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政府部門對有發展潛力的文化企業,在資金、土地、稅收、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優惠,為文化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積極扶持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農戶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文化室、圖書室等,以市場運作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給予政策優惠和經營扶持,走好“政府引導,多方投入,企業運作”的發展道路,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寬松的社會環境,不斷提升文化事業的規模、實力、品位和形式。
新時期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是一項惠民工程,政府部門要給予鄉鎮特別是農村文化建設充分的重視和支持,相關文化機構要積極了解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舉辦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的文化活動,開展好基層群眾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以及文化修養,使人民群眾能夠真正充分享受到豐富多彩的、高尚健康的、振奮精神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