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可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羅圩初級中學
音樂教學內容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貫徹情感教育是相當重要的,同時,以往人們對音樂理解也不夠深入,忽略了當中情感理解與感受,情感教育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領悟與音樂感受,提高音樂學習能力,養成學生終身學習音樂的習慣,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新課改中明確強調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們創設情境,以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情感。一個生動、形象以及具體的情景創設可以讓學生們身臨其境,體會音樂作品的創作以及表現,重視學生的發展;通過情景的創設,使得學生們有了一個感受音樂的良好機會,為他們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將自己音樂才華展示的同時,張揚自己的個性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對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如,教育者在教《音樂之聲》的主題插曲《DAORENMI》時,要求每位學生在操場上畫上方格,一邊跳一邊唱,下課之后隨機抽取幾名同學談談這節課中的感受,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表示這堂課非常的輕松,沒有任何壓力。可見,情景的創設使得學生們的情感得到了全部釋放,并且,他們的人格及思想等諸多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發展。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們在對音樂美體驗、感受以及情感展示過程中進一步升華了自己的人格和心靈。
再如在教學欣賞課《大海的歌》時,教師在課前先在教室里粘貼小海鷗在海面上飛翔的圖片,學生一走進音樂教室就如同轉身于一望無際的海邊,似乎還聽到了呼呼的風聲與陣陣濤聲。我還創設了一個“小海鷗和我們做朋友,帶領大家游覽“的音樂故事來導入,同時播放舒緩而有大海意境的伴奏音樂,帶領學生做優美的海鷗飛翔的的動作。就這們通過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情境氛圍,也把大家帶入了具體的情境中,從而調動積極主動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充分利用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來表情達意,因而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滲透和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學校音樂教育能以樂輔德。如教唱革命歷史歌曲《義勇軍進行曲》《長江之歌》等,能使學生愛憎分明,能喚起他們對敵人的仇恨、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教唱敘事歌曲 《軍民大生產》《讀書朗》《歌唱二小放牛朗》《小衛士賴寧》等能激發學生愛勞動、愛學習的熱情,能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凈化學生的心靈。
古今中外許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愛因斯坦、盧梭、歌德、列寧等大都酷愛音樂,可以說音樂對于他們的事業成就具有一定的影響。學校音樂教育不僅幫助學生形象地認識客觀世界,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多方面的成長,諸如思維、想象、情感體驗、審美感觀等。如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學生聯想到平靜的江水、皎潔的明月等鮮明如畫的音樂形象;欣賞名曲《二泉映月》可讓學生產生愉快、興奮、痛苦、哀傷等不同的情緒變化,體會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舊社會里追求光明、樂觀向上的可貴精神。
凡長期經過音樂熏陶的學生,其性情、精神、氣質以及思想意識、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具有牢固的穩定性,能讓其獲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學校音樂教育應以育人教育為宗旨,努力做到以樂輔人、以樂生情,從而達到音樂育人的目的。并不斷引入,如名人與音樂、音樂家軼事、名曲誕生的趣事等。
以往音樂教學主要是由老師占據教學主導地位,缺乏師生間的情感互動,這影響著情感教育效果。老師可以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進行音樂課堂上的情感教育。多媒體是當今初中學校逐漸普及的教學手段,老師可以通過視頻影音播放,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兩方面來體驗情感,更為直觀;采用角色互換的教學手段,讓學生來進行音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情感理解更為深刻,老師也能夠同時體會到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進而作出相應調整;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不斷進行知識以及情感交流,可以創造和諧的情感教育環境,加強學生、老師之間的情感溝通,拉近師生距離,為情感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再如,借助歌劇。歌劇是由歐洲傳入我國的一種新型劇種,是音樂、藝術、文學、舞蹈、美術等相結合的藝術。解放后,我國老一輩音樂家、劇作家共同創作了不少舉世聞名的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族歌劇,如教材中的音樂欣賞《洪湖水浪打浪》(《洪湖赤衛隊》)、《繡紅旗》(《江姐》)等,都是風格獨特、膾炙人口的佳作,可通過讓學生欣賞和學唱來教育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綜上所述可知,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不僅突顯了學生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將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全面的發揮,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習效率,培養了他們的音樂體驗能力與表現能力。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制定多樣化的生動、通俗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教材中規定的技能全面的掌握與了解。在音樂課中進行情感滲透,可以使學生感情豐富、思想細膩,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
在中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音樂素材所提供的情感因素,主動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激發學生主動的情感想象與體驗,使學生在感受體驗音樂的同時,提升對對音樂的感知、辨別、欣賞能力。憑借情感的參與,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得以調動,情感得以升化,我們的音樂教學更容易開創一版新天地。